送宁国军辛崔寺丞移临安

六月畏岭险,乃陟川程迂。
遥看云中雁,不乱江上凫。
鱼网离飞鸿,我邑望何殊。
鳞方怀其剖,鸟反值以刳。
为言等王民,岂限楚与吴。
是维见恋慕,作诗赠路隅。

作品评述

《送宁国军辛崔寺丞移临安》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六月畏岭险,
乃陟川程迂。
遥看云中雁,
不乱江上凫。
鱼网离飞鸿,
我邑望何殊。
鳞方怀其剖,
鸟反值以刳。
为言等王民,
岂限楚与吴。
是维见恋慕,
作诗赠路隅。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送别宁国军辛崔寺丞离开宁国,前往临安的情景。诗人在六月的时候,对于山脉的险峻感到忧虑,但是他还是决定踏上曲折的旅途。他远远望见了高空中飞翔的雁群,它们有序地排列在江上飞行的凫鸭之上。诗人思考鱼在水中游动,鸿雁在天空中飞翔,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但是对于诗人的故乡而言,它们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尽管鱼和鸟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但是它们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于不同地域的人民而言,他们也都有着追求幸福和安乐的权利。诗人由此感叹自己对于离别的思念和眷恋,他用诗歌表达了对离别者的祝福和赠言。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深情厚意的情感。通过描绘山川和自然景物,诗人将自己的感受与读者分享。诗人以鱼和鸟的形象,寓意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但是对于追求幸福和安乐的愿望是一样的。他以此表达了对于人民的关怀和祝福,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人文关怀。整首诗抒发了离别时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离别者的祝福和慰问之意,具有一定的抒情和感人之处。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情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寓意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离别者的思念和祝福,展现了他的情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北河风高水生骨,玉垒银桥堆几尺。新戍云中千骑马,横津直渡无行迹。下流湍悍川途开,吹笳官舫从南来。帆樯山齐排浪进,牵船百丈声如雷。雪深没髁衣露肘,背挽头低风塞口。相逢羡杀顺流船,急问来时河冻否。溜过湖宽放闸平,长年稳望一帆轻。夜深侧听流澌响,琐碎玲珑渐结成。

至人知姓不知名,闻道黄金骨节轻。世上仙方无觅处,欲来西岳事先生。

千颗丰融怕日侵,楮生调护贵於金。直须待折囊封了,方见冰霜一片心。

夜发游山兴,扶筇涉翠微。虫声摇绝壁,花影护禅扉。远岸渔灯聚,危窠宿鸟稀。更残万籁寂,踏月一僧归。

冬温榆柳未全雕,黄蝶飞飞缀野蒿。华发不堪悲世故,斜川归兴满东皋。

江蓠生幽渚。微芳不足宣。被蒙风雨会。移居华池边。发藻玉台下。垂影沧浪渊。霑润既已渥。结根奥且坚。四节逝不处。繁华难久鲜。淑气与时殒。余芳随风捐。天道有迁易。人理无常全。男欢智倾愚。女爱衰避妍。不惜微躯退。但惧苍蝇前。愿君广末光。照妾薄暮年。

中剑斫耳缺,被箭射胛过。为将须有胆,有胆即无贾。

一雨未辞泥至腰,新寒疠气喜全消。都人得此正希阔,远客幡然成寂寥。声在疏檐与黄叶,梦听禁漏近丹霄。愁心却被诗勾引,始觉君家我里遥。

杨柳发初齐,春阴废苑西。故人乘醉别,新鸟傍愁啼。舟重全家去,诗多一路题。杏花开北郭,谁复共招携。

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岁。梨园献旧曲,玉座流新制。凤管递参差,霞衣竞摇曳。宴罢水殿空,辇馀春草细。蓬壶事已久,仙乐功无替。讵肯听遗音,圣明知善继。

平生诗誉更谁过,归老东吴命若何。知己凋零垂白发,故园寥落近沧波。酒醒藓砌花阴转,病起渔舟鹭迹多。深入富春人不见,闲门空掩半庭莎。

先生深卧菊花丛,曲几围屏杳窕通。本为红尘辞俗眼,岂因多病怯秋风。交情尽付炎凉外,身计聊凭吏隐中。相过不嫌憔悴质,只应风味与君同。

燕坐万书围,高吟八窗空。是间足佳处,何用皇壑中。南山有玄豹,翠雾泽茸茸。一朝文章成,平林啸秋风。

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鸟拂琼帘度,霞连绣栱张。目随征路断,心逐去帆扬。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黄。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

苇萧萧,风摵摵,落日江头何处客。斜倚帆樯不唤人,五湖浪向心中白。

汾晋地形美,古今多钜贤。况承勋烈后,宜有庆灵传。著位登朝右,声华出众先。起家从此始,圭组遂蝉聊。

以炎为政。以火为官。位司南陆。享配离坛。三和实俎。百味浮兰。神其茂豫。天步艰难。

老去具一只眼,向来隔几重膜。尽见夫子宗庙,遍观弥勒楼阁。

锦绷玉立纪双清,瑞牒千年重得名。龙竹高标俨元致,熊湘素节凛皇英。质同陇麦两歧秀,奇并庭柯连理荣。却羡次峻尤特立,虚心直道不孤生。

六年归老掩柴扉,今日天涯有所思。山阻雪深无去路,凄凉只咏四愁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