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大热

促促客行远,悠悠山路长。
南归当六月。
复值此骄阳。
祝融秉炎火,清晓升扶桑。
流焰缎地精,兀兀驰涧冈。
篮与如入焙,坐席似探汤。
晴瞳熨不醒,背汗雨洋洋。
否闷几至死,忍渴尚徘徊。
愿借万里云,蔚蔚排穹苍。
护彼三足乌,潜行天中央。
继之以冷风,淅淅吹衣裳。
岂独一身轻,与物共清凉。

作品评述

《途中大热》是宋代孔武仲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旅途中的炎热天气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于酷热天气的感受和思考。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行走在路途之中,客人匆匆远行,山路漫长而悠远。南方的归程正值六月,却又遭遇这骄阳的炙热。祝融神秘地掌握着炎热之火,清晨的阳光升起在遥远的东方。炽热的火焰在大地上流动,奔腾的热浪穿过幽深的峡谷。像进入烤炉一样,篮子里的东西都变得炙热,坐下来的席子也像探入滚烫的汤中。明亮的瞳孔都被热浪熨灼得无法清醒,背上的汗水如雨般汹涌流淌。无法摆脱这种闷热,仿佛忍受着即将死去的折磨,口渴却犹豫不决。多么希望能够借助万里的浮云,蔚蓝的天空无垠无际。保护着那只三足乌鸦,它悄然飞行在天空的中央。接着来的是一阵凉风,轻柔地吹拂着衣裳。这并不仅仅是身体的轻松,而是与周围的万物共享清凉的感受。

诗意:
《途中大热》以山路旅行中的酷热天气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于炎热的感受和对自然的思考。诗词中的炎热景象通过描写火焰、热浪和骄阳等形象来展现,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于炎热的不适和困扰。然而,诗词的后半部分通过渴望凉爽的浮云和凉风,以及对自然界中清凉元素的描写,传递出对于凉爽和清凉的向往和渴望。

赏析:
《途中大热》通过对于酷热天气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于炎热的真实感受。诗词中的形象描写如炎热的火焰、流动的热浪、炙烤的篮子等,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所受到的酷热困扰。这种真实感受通过对比而显得更加强烈,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作者的不适和焦躁。

然而,诗词的后半部分又展现出了作者对于凉爽的向往和渴望。通过对浮云、凉风和清凉元素的描绘,诗词传递出一种对于凉爽和清凉的渴望之情。这种渴望不仅仅是对于身体上的解脱,更是对自然界中清凉与舒适的向往。通过对炎热与凉爽的对比,诗词传递出对于舒适和宜人环境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炎热和困难时对于凉爽和舒适的向往和渴望。

整首诗词以炎热的旅途为背景,通过对炎热景象的描绘和对凉爽的渴望的表达,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环境的思考和个人情感的体验。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炎热的压力,同时也能够对凉爽与舒适产生共鸣。这种对于自然环境的感知和情感的表达,使得诗词在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情感体验方面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爲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歷集贤校理,着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復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着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爲《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爲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丈夫无苟求,君子有素守。不能垂竹帛,正可死陇亩。邯郸枕中梦,要是念所有。持枕与农夫,亦作此梦否?今朝栎林下,取醉村市酒。未敢羞空囊,烂熳诗千首。

端的公宜语个中,对山萦碧照清冬。鹤毛雨渍苔钱古,蚁穴风堆橡斗重。已乏尖新陪世话,断无阔匾拆书封。一轩煨芋方题榜,进过松扉慰我慵。

宗伯旧为丞,曲台今作长。钦闻孔圣言,德理政刑上。

年过五十到南宫,章句无名荷至公。黄纸开呈相府后,朱衣引入谢班中。诸曹纵许为仙侣,群吏多嫌是老翁。最幸紫薇郎见爱,独称官与古人同。

平生诗作祟,肠肚困藿食。使我忘归忧,亦自得诗力。绝知是余蔽,且复求今日。不如付杯酒,一笑万事毕。毛颖仅升堂,麯生真入室。

霜力风威各逞强,老夫絮被不离床。一贫已幸官将满,百计无如归最长。别后交朋难得信,梦中文字不成章。从来心似梅花白,莫入东风桃李场。

客里因依三日语,爽气津津见眉宇。自云纵酒少年场,抛掷黄金如粪土。倏焉四十发斑斑,手板青衫才一官。江湖陈迹不复梦,食贫月俸仍酸寒。别去不劳重叹息,富贵有时君努力。青春难再却堪怜,恨不相逢十载前。

上林蝴蝶小,试伴汉家君。飞向南城去,误落石榴裙。脉脉花满树,翾翾燕绕云。出门不识路,羞问陌头人。

青春来几时,腊雪消未已。苍茫陈根中,新绿已映趾。高风变冰霜,和气从此始。青芒缀蒲柳,红粒妆桃李。融泥发新阳,暖日动生意。经年不窥园,偶此携妇子。提筐撷野甲,若苦寒蔬美。新年酌尊酒,佳节聊燕喜。优游自有趣,朝市苦多事。闲暇不易求,宁须叹留滞。

二月春风江上来,水精波动碎楼台。吴王宫殿柳含翠,苏小宅房花正开。解舞细腰何处往,能歌姹女逐谁回。千秋万古无消息,国作荒原人作灰。

七返还丹人怎晓,晓后有何难。夜静存神向内观。神水满泥丸。搬运金精无夜昼,呼吸不会闲。功行成时出世寰。名姓列仙班。

天机自动岂关情,能作人间物外声。暝聒一堂无客梦,晓悲千嶂有猿惊。庙中奏瑟沈三叹,堂下吹箫失九成。俚耳纷纷多郑卫,直须闻此始心清。

桃李漫山,风日暖、朝来开彻。东溪上、落花流水,暮春三月。一片花飞春意减,有花堪折君须折。恨百年、春事短长亭,匆匆别。金缕唱,金蕉拍,休直待,芳华歇。到绿阴青子,只供愁绝。坐上常看尊有酒,镜中莫管头如雪。料醉来、人说次公狂,从渠说。

几日无书,举头欲问西来燕。世情梦幻。复作如斯观。自叹人生,分合常相半。戎虽远。念中相见。不托鱼和雁。

东风自动故园枝,未见终期不雨时。遮莫年光浮水嫩,定应春色上花迟。山川惨淡随人意,车马艰难误客期。万瓦烟青犹足慰,始知井屋有晨炊。

华顶峰头空侍者,家在全闽九峰下。后山妙香今始闻,西江一口元非假。可但枯木已阳艳,更喜淮碑仍续雅。天风海雨会入诗,况近梅花欲盈把。

璧月香云,小院重门。办诗愁、多是黄昏。梨花淡淡,柳絮纷纷。对古铜炉,神品画,靓妆人。半醉多羞,一笑欺春。有丹青、描写难真。秋波侧媚,云岫轻颦。是蕊珠仙,巫峡女,洛川神。

晴日烘林百草香,杖藜徐步兴何长。残花的皪明幽径,老笋参羞出断墙。

任安与田仁,周仕将军门。厮养恶啮马,实坐贫失身。发忿骑奴席,拔刀徒自分。不会赵少府,何时别奴群。乃知圣贤仕,端不与贱贫。

暂到山中礼法坛,空明云气逼面寒。当年孤鹤是何处,遥想天风坠羽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