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象之方叔过净因琏上人

二十年来野逸身,懒能奔走傍埃尘。
偶逢闾里闲游伴,同过丛林燕坐人。
世事纠纷宁有尽,劳生萧散不妨频。
晴阳缓辔殊多适,它日重来访道真。

作品评述

《同象之方叔过净因琏上人》是宋代诗人韩维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二十年来野逸身,
懒能奔走傍埃尘。
偶逢闾里闲游伴,
同过丛林燕坐人。
世事纠纷宁有尽,
劳生萧散不妨频。
晴阳缓辔殊多适,
它日重来访道真。

诗意:
这首诗以作者韩维与方叔相遇为背景,表达了对闲逸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诗人二十年来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愿意沉浸于尘世的纷扰之中。偶然遇到闾里的伙伴,一同经过丛林,共同坐在燕子飞舞的地方。诗人认为世事的纷纷扰扰没有尽头,辛劳的生活也无法避免频繁的波澜。然而,在晴朗的阳光下,缓缓地驾驭马车,可以找到一片宁静的乐土。诗人表达了对真道的向往,预示着他将来会再次寻访真道。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闲逸生活的追求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诗人通过描述自己二十年来过着野逸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的向往。他懒得奔波于尘埃之中,更喜欢偶然相逢闾里的伙伴,一同在丛林间坐下,享受燕子飞舞的美景。诗人深知世事纷繁无尽,辛劳的生活也无法避免频繁的纷扰,因此他希望能在晴朗的阳光下,缓慢地驾驭马车,找到一片宁静的乐土。最后,诗人预示着他将来会再次寻访真道,表达了对理想和道德追求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追求闲逸生活和远离尘嚣的心境。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自己的表达,反映了对宁静、自由和真理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清新,给人一种宁静、淡泊的感觉。它呈现了宋代文人士人追求闲逸生活和内心净化的心态,展示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作者介绍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诗词推荐

向来风前见桃李,今日纷纷落风尾。老人於花亦何有,不用天公事嗔喜。漫天高跨风力长,更飞急雨湔余香。雪儿歌底踏舞马,燕子泥边随滥觞。明妆皎皎争前列,触手还羞疑不洁。芳菲已断阳台梦,只有消烦嚼冰雪。明年祢应花更奇,岂无方略留春辉。欲作短章凭阿素,只待西邻之子归。

夜香烧了夜寒生。掩银屏。理银筝。一曲春风,都是断肠声。杜宇欲啼杨柳外,愁似海,思如云。背灯暗卸乳鹅裙。酒初酲。梦初醒。兰炷香篝,谁为暖罗衾。二十四帘人悄悄,花影碎,月痕深。

嫁作商人妇,牙筹学算商。元来有胎教,生子肖弘羊。

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绯袍金绶紫微臣,郡国如何借寇频。停鹢北堂还彩服,画熊南国又朱轮。晴逾梧岭随征雁,秋渡潇湘忆故人。自愧素餐淹岁月,羡君随处布阳春。

封高四尺宁从险,穴锢三泉岂不愚。客过唐陵悲石马,盗穿秦冢得金凫。蛩吟不必人歌挽,鸡絮那无客吊孤。自作铭诗差实录,免教人谤退之谀。

筑室少闲地,种花能几畦。松筠旧满眼,桃李渐成蹊。无计通湖水,长思种藕泥。幽怀终不惬,拄杖出城西。

琐文结绶灵蛇降,蠖屈螭盘顾视闲。鳞蹙翠光抽璀璨,腹连金彩动弯环。已应蜕骨风雷后,岂效衔珠草莽间。知尔全身护昆阆,不矜挥尾在常山。

儒风凋落尽,生意仅如丝,一自先生死,深为吾道悲。颓波谁砥柱,善类孰纲维。有子森如玉,斯文想未衰。

来问维摩室,因参不二门。一龛间日月,方丈别乾坤。风落岩花暖,雨晴山鸟喧。何当分半席,默坐听潺湲。

雨歇长虹淡欲收,疏疏寒霭暮依楼。西风满院催摇落,已觉梧桐不耐秋。

秋色在潇洒,佳气夜充闾。人传好语,君家门左正垂弧。毕万从来有后,释氏果然抱送,丹穴凤生雏。未作汤饼客,先写弄獐书。参军妇,贤相敌,古来无。钟奇毓秀,应是积善庆之余。想见珠庭玉角,表表出群英物,我已预知渠。他日容相顾,啼看定何如。

阁凭嵬构敞杆扃,一望尘凡目暂醒。岩嶂远供千叠翠,松篁还耸四时青。登临雅爱恣吟笔,图画尤宜作座屏。我欲从君游未得,壮心方欲翥南溟。

杨柳无情,丝丝化作愁千缕。惺忪如许,萦起心头绪。谁道销魂,心意无凭据。离亭外,一帆风雨,只有人归去。

莺弄歌喉华弄妍,如许春事在门前。道冲而用亡机者,买尽风流不著钱。

鬓髭渐渐长霜茎,老听山中雀唳声。九死得生尤可重,百年几日更多营。自参梵夹机心息,专食藜羹胃气清。检点依然魔障在,草堂钓艇未忘情。

我之佛法是无为,何故今朝得有为。无韦始得三数载,不知此复是何韦。

自君来主玉光亭,老柳频看秃又青。鸡黍欣留故人饭,文书恶杂长官厅。乡来念别今真去,从此微言孰为听。伯氏譍门季同役,叹予无策佐扬舲。

花枝已尽莺将老,桑叶渐稀蚕欲眠。半湿半晴梅雨道,乍寒乍暖麦秋天。村垆沽酒谁能择,邮壁题诗尽偶然。方寸怡怡无一事,粗裘粝食地行仙。

烟波云木映闲扉,养病深栖是所宜。便欲上生寻内院,却因泉石住多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