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
草有害于人,曾何生阻修。
其毒甚蜂虿,其多弥道周。
清晨步前林,江色未散忧。
芒刺在我眼,焉能待高秋。
霜露一沾凝,蕙叶亦难留。
荷锄先童稚,日入仍讨求。
转致水中央,岂无双钓舟。
顽根易滋蔓,敢使依旧丘。
自兹藩篱旷,更觉松竹幽。
芟夷不可阙,疾恶信如雠。
作品评述
《除草》是唐代杜甫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述了草的危害以及对草的除去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除草,是谁能阻挡我们修行的
草的毒性比蜂虿还要可怕
它们无处不在,遍布整个道路
清晨行走在林间,江水色彩未消
芒刺刺痛我的眼睛,怎么能期待到深秋
霜露一沾便凝结,蕙叶也难以留住
我小时候用锄头除草,太阳落山后仍然不停地寻求
绕过水中心岛,难道就没有双钓的船
顽固的草根容易滋生,敢让它侵占原来的土地
自此以后,庭前的篱笆变得宽广,松竹更加幽静
除草的工作不能缺席,与病害斗争一样坚决
诗意和赏析:
《除草》以草的危害为主题,进而思考了人们对草的除去的意义和价值。草虽小,但却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容易滋生,不断侵占土地。诗中通过描写清晨行走在林间,对眼睛的刺痛,以及霜露一沾即凝结的景象,突出了草的危害之大。诗人以自己小时候用锄头除草的经历来反衬草的顽固和难除。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除草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庭前的篱笆变得更加宽广,松竹更加幽静。
这首诗词展现了杜甫对于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思考,通过草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对于人们应当勇敢面对问题、勇往直前的精神。诗的语言简洁明了,形象生动,通过描述草的特点,展现了人们应当坚决除草的态度和努力。这首诗词具有启发性和思想性,通过一个小小的草,传递出人们应当勇敢面对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