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并州郑宣徽见寄二首

西湖载客恣游從,湖上参差半佛宫。
回顾隙驹曾不息,沉思樽酒可教空。
层台累榭皆清旷,万户千门尽郁葱。
向此行春无限乐,却惭何道继文翁。

作品评述

《依韵和并州郑宣徽见寄二首》是范仲淹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西湖载客恣游從,湖上参差半佛宫。
回顾隙驹曾不息,沉思樽酒可教空。
层台累榭皆清旷,万户千门尽郁葱。
向此行春无限乐,却惭何道继文翁。

中文译文:
西湖载着游客自由地游玩,湖上的景色错落有致,半个佛宫。
回首过去,曾经的马车不停歇,沉思之间,酒杯空空。
层层台阶、重重亭榭都十分宽敞明净,万户千门都郁郁葱葱。
来到这里,春天的行程无限快乐,但我却惭愧,怎能继承文翁的道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范仲淹游览西湖的情景,表达了他对美景的赞美和对自己的思考。诗中的西湖是一个美丽而宁静的地方,游客们在湖上自由地游玩,景色如佛宫一般参差不齐。回首过去,范仲淹想起曾经的马车行进不息,而他此刻的沉思却空空如也,没有了酒杯中的酒。层层台阶和重重亭榭都十分宽敞明净,而万户千门都郁郁葱葱,给人一种宁静和繁荣的感觉。范仲淹在这里感受到了春天的无限快乐,但他却自愧不如,觉得自己无法继承文翁的道统。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范仲淹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表达了自己的沉思和自省之情。他在美景中感受到了春天的快乐,但又觉得自己无法与前辈相比,这种自愧和自省的情感使得诗词更加深入人心。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自己的感悟,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作者介绍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幼孤,母改嫁长山朱姓,遂名朱说,入仕后始还姓更名。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仁宗朝仕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主持“庆历新政”,提出明黜陟、抑侥倖、精贡举等十事。歷知睦、苏、饶、润、越、永兴、延、耀、庆、邠、邓、杭、青等州军。皇祐四年,改知颍州,赴任途中病故,年六十四。謚文正。着有《范文正公集》,有北宋刊本,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四部丛刊》景明翻元刊本增别集四卷。《宋史》卷三一四有传。 范仲淹诗,以《四部丛刊》本爲底本。校以宋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别集中重出诗两首,已予删除。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诗词推荐

这老汉,手头短。灵隐即不然,见成公案,与汝三十棒。

拨开宿火起炉烟,留得馀香伴夜禅。落尽碧桃春不管,东风却放柳飞绵。

举债当知济汝穷,取钱须念利难供。富人心要怜贫者,贫者身全仰富翁。

我兄如琼林,皎皎尘滓外。不从门地初,便许人物最。裁诗陶谢流,射策晁董辈。欬唾落人间,一一珠无颣。群居款名理,澡雪赖箴诲。坐我琅玕林,清风长十倍。谁令困小官,寸进而迟退。前年宰荥泽,与古能吏配。兹入山水国,牛刀钦益淬。稳借一帆风,开涛上鲸背。独怜藐然孤,厌逐

闭轿那知山色浓,山花影落水田中。水中细数千红紫,点对山花一一同。

先生如蓍龟,万事可告犹。勋业轻黄屋,得贤方解忧。念昔汇征日,民瘼庶有瘳。莫赋归去来,衮衣或能留。

居暗观明,居静观动。居简观繁,居轻观重。所居者寡,所观则众。匪居匪观,众寡何用。

炎精孕秀储气详,荔枝结实魁群芳。我有犹子客南服,千里眷念情不忘。星驰走寄一千颗,伏暑火炽劳取将。筠篮初开气芬溢,稍觉四座浮清香。骊珠璨烂光夺目,琱盘饤饾罗满堂。先庙未献不敢嗅,色味虽鲜那敢赏。少须祀毕分送似,宾友拉至纷攫攘。降囊初剥拆霞缕,玉脸旋堂绽流天浆

伯也不可作,叔兮犹典刑。公车玉堂荐,书室鹤山铭。久上通侯印,新营太祝厅。衰年亲旧少,吟罢涕先零。

青山只在古城隅,万里归来卜筑初。会见四山朝鹤驾,更看三李跨鲸鱼。欲从抱朴传家学,应怪中郎得异书。待我丹成驭风去,借君琼佩与霞裾。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庆事集朋亲,孙枝喜气新。歌云停碧落。舞雪眩青春。暖日花君子,清樽酒圣人。一春行乐地,不负牡丹辰。

隔水人家似画图,鬓边香露缀成珠。日高丈五云犹宿,乌鹊已归三哺雏。

刘侯元佑家,高标振流俗。益州西门外,胜日事幽瞩。襟期得佳士,命驾不待促。壶觞傍水石,谈笑满林屋。经行旧台苑,芜没长禾菽。长今何激烈,远思脱羁束。遥追七贤社,不负千钟渌。诗囊寄同幕,足音到空谷。明月散错埃,清风濯炎溽。壮游忆子美,感遇悲伯玉。或名垂耳骥,岁月

锦标夺得有谁争,跪向君王自报名。宣索宫花亲自插,连呼万岁两三声。

摆脱尘机上钓船,免教荣辱有流年。无系绊,没愁煎,须信船中有散仙。风浩寒溪照胆明,小君山上玉蟾生。荷露坠,翠烟轻,拨剌游鱼几个惊。

一人在朝,百人缓带。

南薰唤起莲花悟,西照催归燕子忙。自洗霜刀来切藕,传君嚼玉嚥冰方。

锦屏山下有家园,每岁家园过禁烟。早是三春天气好,那堪百里主人贤。同於一派水边饮,醉向万株花底眠。明日归鞍遂东指,上阳风景更暄妍。

禅思何妨在玉琴,真僧不见听时心。秋堂境寂夜方半,云去苍梧湘水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