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郎中见和戏复答之

赵子吟诗如泼水,一挥三百八十字。
奈何效我欲寻医,恰似西施藏白地。
赵子饮酒如淋灰,一年十万八千杯。
若不令君早入务,饮竭东海生黄埃。
我衰临政多缪错,羡君精采如秋鹗。
颇哀老子今日饮,为君坐啸主画诺。

作品评述

《赵郎中见和戏复答之》是苏轼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赵郎中参观后回答苏轼的诗
赵子吟诗如泼水,一挥三百八十字。
奈何效我欲寻医,恰似西施藏白地。
赵子饮酒如淋灰,一年十万八千杯。
若不令君早入务,饮竭东海生黄埃。
我衰临政多缪错,羡君精采如秋鹗。
颇哀老子今日饮,为君坐啸主画诺。

诗意: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赵郎中的回答,诗中表达了对赵子吟和喝酒的调侃和嘲讽,同时也展现了苏轼自嘲的一面。

赏析:
这首诗以调侃和嘲讽的口吻写出了苏轼对赵子吟的评价。赵子吟是一个喜欢吟诗和饮酒的人,但苏轼认为他的诗像泼水一样平凡,一挥而就,却以此自居像西施一样美丽。对于他的饮酒习惯,苏轼说他像是被淋过灰尘一般,每年能喝下十万八千杯,如果不早点投入工作中,他的酒量终将用尽,生活也将一片荒凉。接着,苏轼自嘲自己在政治上的失败和错误,对赵子吟精采的才华表示羡慕,并表示对自己的衰老感到哀伤,但他仍然愿意为赵子吟主持美酒,坐下来欣赏他的才华和画作。

这首诗词巧妙地运用了调侃和自嘲的手法,展示了苏轼的机智和幽默。他以嘲讽的语气点评了赵子吟的才艺和生活态度,同时也显露出自己对他才华的羡慕和对自身境况的无奈。整首诗以轻松诙谐的语调,传达了作者对生活和人生的一种豁达和淡泊态度。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风高准拟整乌巾,簪菊难逢酒主人。为语闭门投辖子,一般曲糵万家春。

客亭折尽垂杨柳。马*堤边无有。唱彻阳关杯酒。别我平生友。男儿得意须回首。鸟兔东飞西走。临发不堪分手。恋恋君知否。

诗成半醉正陶陶,更用如椽大笔抄。尽得意时仍放手,到凝情处略濡毫。鲁阳却日功犹浅,宗慤乘风志未高。写出太平难状意,任佗天下颂功劳。

烂干横岁暮,徙倚度阴晴。木落太湖近,梅开南纪明。病余仍爱酒,身后更须名。鹳鹤忽双起,吾诗还欲成。

卢老无端颺下柴,碓头舂出古菱花。恶声千载成狼籍,养子谁人解克家。

精卫衔石填海,醯鸡以甕为天。拊石凤翔千仞,□□龙沕九渊。

帆在天边客倚楼,此时相望最离忧。星槎路远迷全影,绣被香遥认半讴。不见鲛盘休坠涕,莫逢莲叶更障羞。石城艇子知非是,始信无愁果有愁。

天下本无事,庸人实扰之。吾身本无患,卫养在得宜。一毫不加谨,百疾所由滋。人生快意事,噬脐莫能追。汝顾不少忍,杀身常在斯。深居勿妄动,一动当百思。每食视本草,此意未可嗤。赋诗置座右,终身作元龟。

买竹为我打篱,更送米来作饭。用此回光反照,佛事一时成办。不须天下求佛,问取弄臭脚汉。

为忆去年梅,凌寒特地来。门前空腊尽,浑未有花开。

遐方献文犀,万里随南金。大邦柔远人,以之居山林。食棘无秋冬,绝流无浅深。双角前崭崭,三蹄下駸駸。朝贤壮其容,未能辨其音。有我衰鸟郎,新邑长鸣琴。陛阁飞嘉声,丘甸盈仁心。闲居命国工,作绘北堂阴。眈眈若有神,庶比来仪禽。昔有舞天庭,为君奏龙吟。

烟笼细柳,映粉墙、垂丝轻袅。正岁稍暖律风和,装点後苑台沼。见乍开、桃若燕脂染,便须信、江南春早。又数枝、零乱残花,飘满地、未曾扫。幸到此、芳菲时渐好。恨间阻、佳期尚杳。听几声、云里悲鸿,动感怨愁多少。谩送目、层阁天涯远,甚无人、音书来到。又只恐、别有深情,

竹屋高低正复斜,蔚蓝影里著人家。底消山峡三分瘴,争课卢仝七碗茶。

万树周阹起夕烟,汉家宫囿带三川。夸胡几幸长杨馆,讲武曾驱下杜田。敕使日调沙苑马,诏书春散水衡钱。西游不数诸侯事,尚忆词臣扈从年。

发誓游四方,言归多自责。秋高风浪险,怀家万山隔。江北与江西,梦寐困行役。去年病褵褷,客死亦何惜。心空病自退,药裹谩山积。今日秋又深,谁念饥冻逼。只幸健于酒,酒尽从堕帻。醒来听谈空,鸟啼晚峰碧。

听说相思情绪,难禁最是秋时。燕去重增别恨,雁来不服归期。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一寸坚刚铁琢成,绮罗丛里度平生。有时稚子敲成钓,钓得鱼儿便作羹。

白石山中风景异。先生日日怀归计。何事黄冈飞雪地。偏著意。画堂却为东坡起。人说前身坡老是。文章气节浑相似。只待鼎彝勋业遂。梅花外。归来长向山中醉。

洛阳奇卉兼四方,妖姿冶艳争春阳。蔚然幽佳独凌霜,中岩无人閟寒芳。山翁军搜劚青苍,名园得之为辉光。护以雕兰面朱堂,叶敷瑶碧丹华扬。我今蓬茨蔽短墙,愧尔佳植空埋藏。骚人托辞兴端良,辰赠顾德岂所当。角弓之诗不敢忘,与君岁暮扬芬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