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寿安南馆

明蒙竹间亭,天暖幽桂碧。
云生四面山,水接当阶石。
湿树浴鸟痕,破苔卧鹿迹。
不缘尘驾触,堪作商皓宅。

作品评述

诗词《题寿安南馆》描绘的是一个景色优美的亭子,位于蒙竹之间。天气温暖,桂树青翠。四周群山云雾缭绕,脚下的石阶和水面相接。湿润的树上有鸟儿的痕迹,破碎的苔藓上有鹿的卧迹。这亭子清幽静谧,没有尘土的扰动,适合作为商皓的居所。

中文译文:
明蒙竹间亭,
天暖幽桂碧。
云生四面山,
水接当阶石。
湿树浴鸟痕,
破苔卧鹿迹。
不缘尘驾触,
堪作商皓宅。

诗意和赏析:
《题寿安南馆》以简洁、清新的笔墨描绘了一幅自然山水的景象。诗中通过描写蒙竹亭、溪水和山峦,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亭子被蒙竹环绕,天气温暖,桂树青翠,使人感受到了春日的暖意。四周群山云雾缭绕,与水面交相辉映,增添了一种山水的意境。诗中描写湿树上鸟儿的痕迹和破碎苔藓上鹿的卧迹,给亭子增添了一分生机和自然之美。整首诗充满了田园诗的韵味,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和向往。

作者王建是唐代初期的文学家,他对山水自然景色有着深刻的感悟和热爱,这首诗展现了他对自然山水美的生动描绘和情感寄托,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读这首诗,可以引发人们对于自然山水之美的感悟和想像,同时也展示了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文环境的向往之心。

作者介绍

王建,婺源(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曾知鄂州崇阳县。事见清道光《婺源县志》卷一五。

诗词推荐

昔去无此屋,今兹更添竹。吾辈固萧閒,道人殊不俗。

我爱山居好,遥岑碧四围。云深平钓石,划蔓亚樵扉。野水喧姑恶,春阴怨姊归。坐来还失笑,吾道是耶非。

寸心元有雨,八面更当风。精卫海能涸,杜鹃天可通。君臣知有义,褒贬岂无公。一展霹雳手,九吞云梦胸。狂澜障川外,砥柱横流中。曷不身伊尹,空教口晦翁。主忧臣不辱,世乱孰为忠。白日青天共,潢池渤海讧。居家移官理,忧国愿年丰。今古心符节,乾坤理勘同。普能知道大,院不

长安人扰扰,独自有闲心。海上山中去,风前月下吟。引猿秋果熟,藏鹤晓云深。易姓更名数,难教弟子寻。

已成沈约难并恨,且奉陶公有限盃。感事伤春多少意,星星渐入鬓中来。

白玉盆中浅更清,绿毛浮水斗轻盈。须臾食罢浑无事,自上盆山顶上行。

雨打虚空乾剥剥,日明大地黑漫漫。个中开得金刚眼,生死何尝有异端。须弥山,大海水,衲僧顶上波涛起。

路出南堤思洒然,乌藤点点破苔圆。山腰仄塞元无路,洞底虚无别有天。六月清风醒客醉,千丛怪石伴僧禅。近人登览方为贵,从此匡庐不直钱。

箯舆杭野渡,竹迳绕平畴。红蓼前宵涨,黄花几日秋。谈锋蜚屑玉,岩窦答鸣球。山水饶心赏,能忘恤纬忧。

暮角发高城,情人坐中起。临觞不及醉,分散秋风里。虽有明月期,离心若千里。前欢反惆怅,后会还如此。焉得夜淹留,一回终宴喜。羁游复牵役,馆至重湖水。早晚泛归舟,吾从数君子。

沙碧平犹涨,霜红粉已多。驹年惊过隙,凫影倦随波。散步双扶老,栖身一养和。羞看使者节,甘荷牧人蓑。

凌云细路险可遵,稍从飞锡攀嶙峋。乌巢崔嵬寄林莽,蚁穴细碎严君臣。震开楼阁一弹指,俯览世界千微尘。人间劫火变灭尽,此地独与湖山新。

弱榴生掩冉,插竹强支叉。旋叠封根石,能开著子花。扶持物遂性,缀缉我成家。故国田园少,何须恨海涯。

俨然云转与风回,故国人看但石堆。犹有鬼神供职守,不移行列待将来。

郑公高义绝陈雷,别我姑胥首重回。书迹横斜良足喜,讣音曲折可胜哀。定知泡影垂垂尽,故傍江湖得得来。俗眼看公终未是,无生灭处咏归哉。

吹尽西陵歌舞尘,当时屋瓦始称珍。甄陶往往成今手,尚托声名动世人。

山后三阳都历遍。宣德朝元,不晚须相见。数载师前人事倦。区区独自随风转。几度天长曾发愿。粝食粗衣,隔断人情面。富贵荣华无意恋。

蚕月桑叶青。莺时柳花白。

如仁故宜褒,小器自当贬。圣言存至公,功罪岂相□。□□微此人,孰御匪茹{狂王换严}。归坫备大夫,亦已越绳检。末季饶餮,妄自作崖厂。聘室至无算,食玉不云恭。丝毫靡建立,日夜煽虐焰。攫啖知饱足,曾不如猿嗛。

能赋凭高所得多,海云岩崿若君何。兼通西竺瞿昙意,欲和南风虞舜歌。怪石甘泉作檀施,长廊古殿荫多罗。相期正始微言绪,诗眼休嫌俗吏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