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寿安南馆

明蒙竹间亭,天暖幽桂碧。
云生四面山,水接当阶石。
湿树浴鸟痕,破苔卧鹿迹。
不缘尘驾触,堪作商皓宅。

作品评述

诗词《题寿安南馆》描绘的是一个景色优美的亭子,位于蒙竹之间。天气温暖,桂树青翠。四周群山云雾缭绕,脚下的石阶和水面相接。湿润的树上有鸟儿的痕迹,破碎的苔藓上有鹿的卧迹。这亭子清幽静谧,没有尘土的扰动,适合作为商皓的居所。

中文译文:
明蒙竹间亭,
天暖幽桂碧。
云生四面山,
水接当阶石。
湿树浴鸟痕,
破苔卧鹿迹。
不缘尘驾触,
堪作商皓宅。

诗意和赏析:
《题寿安南馆》以简洁、清新的笔墨描绘了一幅自然山水的景象。诗中通过描写蒙竹亭、溪水和山峦,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亭子被蒙竹环绕,天气温暖,桂树青翠,使人感受到了春日的暖意。四周群山云雾缭绕,与水面交相辉映,增添了一种山水的意境。诗中描写湿树上鸟儿的痕迹和破碎苔藓上鹿的卧迹,给亭子增添了一分生机和自然之美。整首诗充满了田园诗的韵味,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和向往。

作者王建是唐代初期的文学家,他对山水自然景色有着深刻的感悟和热爱,这首诗展现了他对自然山水美的生动描绘和情感寄托,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读这首诗,可以引发人们对于自然山水之美的感悟和想像,同时也展示了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文环境的向往之心。

作者介绍

王建,婺源(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曾知鄂州崇阳县。事见清道光《婺源县志》卷一五。

诗词推荐

人间酒客兼诗客,天上文星与将星。

羲轮发扶桑,虞渊弭六龙。圆景戒恒满,朏魄以示冲。如何夸毗子,作意矜颜容。步捷举趾高,顾盼有余工。执极何不然,人鬼且合从。屋禽骄亦淫,气焰若流虹。修途焉可竟,天运亦有终。

树满茅山绿正肥,昏鸦日日向南归。如今身在三茅外,却看归鸦正北飞。

望晴峰染黛,暮霭澄空,碧天银汉。圆镜高飞,又一年秋半。皓色谁同,归心暗折,听唳云孤雁。问月停杯,锦袍何处,一尊无伴。好在南邻,诗盟酒社,刻烛争成,引觞愁缓。今夕楼中,继阿连清玩。饮剧狂歌,歌终起舞,醉冷光凌乱。乐事难穷,疏星易晓,又成浩叹。

蕃兵入市争卖田,汉人要田蕃无钱。有田卖尽走蕃去,却引生羌来寇边。

几年无便到招提,沙路徐行趁碧溪。花竹禅房成小款,笑谈不觉到斜西。

西野芳菲路,春风正可寻。山城依曲渚,古渡入修林。长日多飞絮,游人爱绿阴。晚来歌吹起,惟觉画堂深。

岁月骎骎苦易过,凝霜还见委庭莎。从来桑下不三宿,此去榆光尚几何。旧社久流谁复记,远公难觅恨空多。诸贤赖有刘雷在,时寄新诗到薜萝。

楚国同游过十霜,万重心事几堪伤。蒹葭露白莲塘浅,砧杵夜清河汉凉。云外山川归梦远,天涯岐路客愁长。寒城欲晓闻吹笛,犹卧东轩月满床。

往矣古循吏,贤哉今长民。牛羊归落日,桑柘殿余春。共学知名久,相逢见面新。疮痍赖休养,犹喜见斯人。

功名不独世推降,五福天钟更少双。倚注即看宣几杖,休闲唯待让旌幢。家园到想倾金箧,御宴迎应倒玉缸。重过嵩山定回首,白云深锁旧吟窗。

嘉彼合颖,致贡升平。异標南亩,瑞应西成。德至于地,皇祗效灵。和同之象,焕发祥经。

老子倾囊得万钱,石帆山下买乌犍。牧童避雨归来晚,一笛春风草满川。

兀坐书要自切磋,阅人应似阅书多。未知买得君书去,不负君书人几何。

万石滩头数十家,溪流衮衮麦畦斜。三分春色今馀几,开尽桃花见李花。

西行度连山,北出临汉水。汉水蹙成潭,旋转山之趾。禅房久已坏,古甃含清泚。下有仲宣栏,绠刻深容指。回头望西北,隐隐龟背起。传云古隆中,万树桑柘美。月炯转山曲,山上见洲尾。绿水带平沙,盘盘如抱珥。山川近且秀,不到懒成耻。问之安能详,画地费簪箠。

我虽未识诚斋面,道得诚斋句里心。醉语梦书辞总巧,生擒活捉力都任。雄吞诗界前无古,新创文机独有今。肯为小山题短纸,自家元爱晚唐吟。

东山有蕨萁,南山有蕨萁。西山有蕨萁,北山有蕨萁。采采蕨萁,晨露未晞。荆棘离披,筐筥携持。长镵深入土,短褐寒风吹。采采蕨萁,可以疗饥。以簸以炊,为饧为饴。食少不下咽,食多伤人脾。去年岁歉食无糜,橡栗拾尽民流离。今年岁歉田无稗,蕨萁食尽将安之?美食大官馔,仁心

寒虫感秋气,非为游子吟。游子寂寞闻,自然动归心。归到南岩秋欲晚,山栗正肥山稼满。山中独坐看云时,还忆湖边旧吟伴。

屡见高文试泽宫,长年参校愧龙钟。悬黎待价由来久,绿绮知音不易逢。吉语乍闻随鹊喜,归期专欲问龟从。到家莫负如泥约,光禄供醪味渐浓。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