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蟠桃诗寄子美

韩孟於文词,两雄力相当。
篇章缀谈笑,雷电击幽荒。
众鸟谁敢和,鸣凤呼其凰。
孟穷苦累累,韩富浩穰穰。
穷者啄其精,富者烂文章。
发生一为宫,揫敛一为商。
二律虽不同,合奏乃锵锵。
天之产奇怪,希世不可常。
寂寥二百年,至宝埋无光。
郊死不为岛,圣愈发其藏。
患世愈不出,孤吟夜号霜。
霜寒入毛骨,清响哀愈长。
玉山禾难熟,终岁苦饥肠。
我不能饱之,更欲不自量。
引吭和其音,力尽犹勉强。
诚知非所敌,但欲继前芳。
近者蟠桃诗,有传来北方。
发我衰病思,蔼如得春阳。
忻然便欲和,洗砚坐中堂。
墨笔不能下,怳怳若有亡。
老鸡嘴爪硬,不易犯其场。
不战先自却,虽奔未甘降。
更欲呼子美,子美隔涛江。
其人虽憔悴,其志独轩昂。
气力诚当对,胜败可交相。
安得二子接,挥锋两交鋩。
我亦愿助勇,鼓旗噪其旁。
快哉天下乐,一釂宜百觞。
乖离难会合,此志何由偿。

作品评述

韩孟在文词,两个英雄力量相当。
篇章连接谈笑,雷电击幽荒。
众鸟谁敢和,鸣凤呼他的凤凰。
孟穷苦累累,韩、富浩大穰。
穷困的啄他的精神,富裕的烂文章。
发生一为宫,揫收敛一为商。
二律虽然不一样,合上奏就锵锵。
天的产奇怪,希望世界不可常。
寂寥二百年,到宝埋无光。
郊外死不为岛,圣愈发他的收藏。
担心社会越来越不出来,我在夜里号霜。
霜寒进入毛骨,清响哀越长。
玉山禾难熟,一年辛苦饥肠。
我不饱的,更不想从量。
伸长脖子鸣叫和发出的声音,尽力还勉强。
确实知道不是他们的对手,只是想继承前芳。
近的蟠桃诗,有传来北方。
发我衰弱病思,和蔼可亲得春天的阳光。
欣然就想和,洗砚坐在中堂。
墨笔不下,模糊模糊像丢失。
老鸡嘴指甲硬,不易犯的场。
不战先自己却,虽然逃不甘心降。
更想叫你的美貌,子美隔涛江。
他的人虽然憔悴,他的思想却气宇轩昂。
气力诚然应当回答,失败可以互相。
哪里能找到两个儿子接,指挥前锋两交鋩。
我也希望帮助勇敢,鼓旗呐喊的旁边。
节吗天下乐,一釂应该百杯。
分离难会合,这个想法如何偿还。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游丝窈窕织春晖,杨柳人家半掩扉。一片暖云筛雨过,杏花疏处见莺归。

优优至道贵居宽,休把浮名着意看。身在九宵牢着步,些儿下了上应难。

乾坤俯仰,贤愚醉醒,今古兴亡。剑花寒,夜坐归心壮,又是他乡。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龙山上,西风树响,吹老鬓毛霜。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天上云骄未肯同,晚来雪意已填空。欲开新酒邀嘉客,更待天花落坐中。

玉虬垂处雪花翻,四季雷声六月寒。凭槛未穷千丈势,请从岩下举头看。

东风苒苒又将归,甚叵飞花不恋枝。半夜雨惊残梦破,一春愁是落花时。暖梢袅袅青归柳,轻浪痕痕绿满池。惟有小栏藏秀色,数枝芍药殿春迟。

暝色缘江路,炊烟缕缕生。飘花知水定,坐鸟看人行。翠岭连双驿,丹枫隔一城。昔年清宴处,犹有踏歌声。

薄醉来游此,西风吹帽纱,倦雅丛密树,凉雨湿秋花。题辟人何在,哦诗句未加。一杯怕饼肯,坐到日西斜。

堪叹娲皇六叶孙,直将豪武盖诸昆。黄金散尽身如寄,闲管春风白下门。

天色无情淡,江声不断流。古人愁不尽,留与後人愁!

穴处曾经起怒雷,断藤枯藓半离披。根茎托土何妨远,会见春风长活枝。

纤纤新月上帘钩,枫叶蘋花隔水秋。一曲清歌来送酒,双鬟小妓木兰舟。

既全国色与天香,底用人间紫与黄。却喜骚人称第一,至今唤作百花王。

端居洗尘虑,细读渊明诗。畴昔慕此翁,寤寐忘调饥。此翁非诗人,而有天然姿。纷纷世事中,采采黄菊枝。此语人共赏,此意畴复知。知即公之徒,高风接皇羲。

未照玉堂金炬莲,地官董正职尤专。常经要足邦中赋,胜算犹烦马上鞭。黄阁少须持紫橐,黑头早已继青毡。方今讲论肥民策,不数横流地上钱。

当机转处不踌躇,琉璃盘裹走明珠。赵州老子村校书,一条拄杖两人舁。

船泊邳州古岸傍,斜风细雨送昏黄。美人十二船中坐,犹把金猊炷好香。

古道日凋弊,人心竞险薄。风雨晦朝暮,平陆变沟壑。归来寻故庐,六窗静犹昨。殷勤时拂拭,埃尘易侵剥。

羲和走驭趁年光,不许人间日月长。遂使四时都似电,争教两鬓不成霜。荣销枯去无非命,壮尽衰来亦是常。已共身心要约定,穷通生死不惊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