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荆南张判官

輶车骆马往从谁,梦浦兰台日更迟。
欲识桃花最多处,前程问取武陵儿。

作品评述

《送别荆南张判官》是唐朝诗人独孤及创作的一首诗。诗人以送别张判官为主题,通过描绘行人的归程和思念之情,表达了对友人的留恋和祝愿。

原文中的“輶车骆马往从谁”,描述了行人离开时的场景,即马车催着骆驼往远方离去,而离别的原因却不清楚。接下来的“梦浦兰台日更迟”,描述了离别后的想念之情。诗人以“梦浦兰台”为意象,意味着追忆的思绪在纷乱而迟迟的时间流动中越来越浓。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离别地点的思念之情和对行人前程的关心。他希望能够了解桃花开放最多的地方,以便更好地寄托思念之情。最后一句“前程问取武陵儿”,表达了诗人对行人前程的关心和期望。

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表达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友人的留恋和祝福之意。同时,诗人渲染了时光流转和思念增长的情感,使整首诗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

诗词译文:
輶车骆马离去,我不知行人目的何方。
梦里浦兰台越发晚,思念之情在时间中延长。
我想知道桃花最盛处,问问你将要前往武陵的儿子。

赏析:
这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描绘车马离去和思念之情的增长,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留恋和祝福之意。同时,通过运用意象和押韵手法,给诗中增添了一种浓郁的情感色彩。整首诗以淡淡的忧伤和无奈的情感,抒发了诗人对离别友人的思恋之情,使读者在诗中感受到了离别的苦楚和不舍。

作者介绍

独孤及,字至之,洛阳人。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代宗召为左拾遗,俄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歷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徙常州。卒,谥曰宪。集三十卷,内诗三卷,今编诗二卷。 独孤及字至之,洛阳人。大历十二年卒,年五十三。补诗二首。

诗词推荐

传得三元饣迅饭名,大宛闻说有仙卿。分泉过屋舂青稻,拂雾彯衣折紫茎,蒸处不教双鹤见,服来唯怕五云生。草堂空坐无饥色,时把金津漱一声。

惭无窦建,愧作梁山。

午节由来重,今符火德昌。炎图常有赫,圣寿共无疆。

忙着征衣快着鞭,回头月挂柳梢边;两三点露不成雨,七八个星犹在天。茅店鸡声人过语,竹篱犬吠客惊眠;等闲推出扶桑日,社稷山河在眼前。

草草山林职事,厌厌罢相情怀。

远弃甘幽独,谁云值故人。好音怜铩羽,濡沫慰穷鳞。困志情惟旧,相知乐更新。浪游轻费日,醉舞讵伤春。风月欢宁间,星霜分益亲。已将名是患,还用道为邻。机事齐飘瓦,嫌猜比拾尘。高冠余肯赋,长铗子忘贫。晼晚惊移律,暌携忽此辰。开颜时不再,绊足去何因。海上销魂别,天边

欢常以饮合,欢意则非外。今吾二三子,共此西轩会。主人吾儒秀,言与二雅配。酒行倡大论,文字略琐碎。上言砰人物,要当本诸内。下言讥为学,不以满自概。唐之众诗人,区别各异派。一经群子评,敛凿弃秕{左火右备}。予曰吾圣俞,名足通后代。答我文如韩,尚有六经在。况吾何所

高松多悲风,萧萧清且哀。南山接幽垄,幽垄空崔嵬。白日徒昭昭,不照长夜台。虽知生者乐,魂魄安能回。况复念所亲,恸哭心肝摧。恸哭更何言,哀哉复哀哉。神仙不可学,形化空游魂。白日非我朝,青松为我门。虽复隔幽显,犹知念子孙。何以遣悲惋,万物归其根。寄语世上人,莫厌

重葺芒鞋约更坚,山家意味况相便。须先折简同游客,剥藓题名就石镌。

芙蓉初出水,菡萏露中花。几吹著枯木,无奈值空槎。

怒蝈喧幽耳,饥蚊搅熟眠。愿为修月户,住在广寒边。

小筑尘嚣外,清标秋气中。荻花浑妒月,梧叶已嫌风。钓箔惊檐马,册灯觅候虫。困来还倚竹,此意有谁同。

廿载犹劳好护持,气粗语大旧吟诗。而今律细才偏退,可许情怀似昔时。

吉示令王,辉光日新。奉观以孝,绥下以仁。竞竞业业,诞保庶民。于穆不已,之德之纯。

闲步小楼前。见个佳人貌类仙。暗想圣情浑似梦,追欢。执手兰房恣意怜。一夜说盟言。满掬沉檀喷瑞烟。报道早朝归去晚,回銮。留下鲛绡当宿钱。

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曾共玉颜桥上别,不知消息到今朝。

好风轻雨趁轻雷,一洗山川罨画开。谁道衡门无过客,春深还有燕飞来。

兴来时野眺,小立倚柴扉。一雨清波动,双林片月归。山飖藏竹语,水鸟出花飞。不觉空烟暮,蒙蒙翠湿衣。

今年蚕母连万箔,屋边桑叶浑不著。彷徨何计救戢戢,出弃陌头空涕泣。前日初眠不敢语,今日贱之如粪土。不容身老吐一缕,回首室中殊乐苦。何敢愿天不我与,亦太无情彼蚕母。芙容锦帐醉新妆,那知有恨如许长。相公日恋北门乐,迎候马前君莫恶。

久为弦歌出,仍无三径资。还山种松菊,傍舍葺园池。门闭喧能隔,庭闲鸟亦知。一樽时自醉,犹笑弃官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