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幽居

予家洛城里,况复在天津。
日近先知晓,天低易得春。
时光优化国,景物厚幽人。
自可辞轩冕,闲中老此身。

作品评述

《天津幽居》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家在洛城中,何况还在天津。
日近即可知晓,天低易得春。
时光使国家更加优美,景物使人感到幽静。
我可以辞去官职,闲居中度过余生。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邵雍在天津的幽静居所。他提到自己的家在洛城,但相对而言,他更加喜欢居住在天津。在天津,他能够更早地感受到春天的来临,因为那里的天空更加接近地面,使得春天的气息更加容易触及。他认为时光的流逝使国家变得更加美好,而周围的景物则让他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幽深的氛围。最后,他表达了辞去官职的意愿,选择在闲暇中安享晚年。

赏析:
《天津幽居》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诗人在天津的居住环境和内心感受。诗人通过对比洛城和天津,表达了对天津幽静生活的喜爱。他以日近先知晓、天低易得春的方式,形象地描述了天津的独特气候和春天的早临。他认为时光的流逝使国家变得更加美好,景物的厚重又给予了他内心的宁静。最后,他表达了厌倦官场生活的心情,选择了辞去官职,在寂静中度过余生。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明快的节奏,展现了诗人对幽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内心平静的心境。它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留恋和对繁华世俗的厌倦,以及对自由自在的闲居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将自然与人的内心情感相结合,给人以一种宁静、闲适的感受,让人感叹自然的美好与宁静的力量。

作者介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诗词推荐

坎止流行,行止非人,何劳用心。羡枝巢居士,泥涂轩冕,时斋老子,城市山林。富贵何常,荣枯递转,惟有高名不陆沉。他休问,只清风一榻,多少黄金。神仙方外难寻。更可笑牛山泪满襟。且清尊素瑟,半庭花影,芒鞋竹枝,十里松阴。归去成辞,闲居留赋,梁父安能抱膝吟。迷途者,

春近柳依依。天台客未归。任东阳、减却腰围。手*梅花吟未了,惊眼底,雪花飞。相对两忘机。青山陡觉非。想鹅池、夜令难违。谁道子猷豪富甚,银箬笠,玉蓑衣。

简编得趣自熟,轩冕於我何加。喜为胜游着句,示须归赋落霞。

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少年不自珍,妄念然烈火,眼乱舞腰轻,心醉笑齿瑳。余龄幸早悟,世味无一可;但忆唤山僧,煎茶陈饼果。

玉食婵娟非寿资,清怀犹胜几男儿。壶觞竹寺寻秋月,灯火荷斋听雨时。补衲有衣曾礼佛,吞舟无诀莫凭医。平生潇洒王文学,地下相逢且说诗。

法掾无双裔,夫人六一孙。夙勤南涧藻,晚享北堂萱。蒲圃严新檟,潘舆閟旧轩。庭阶森玉树,驷马看高门。

君不见唐朝郭元振,退朝愉色奉温清。又不见国初王文康,黑头拜相归捧觞。台衮崇严亲寿考,历数古今良亦少。而况二老偕耆颐,如二公者那易有。四窗爽气舒云霞,相业这盛专一家。父子弟昆踵科级,到公名业尤荣华。蔡州擒吴抑何半,开幕江淮护诸将。手提黄钺却欃枪,即军中册右丞

梅花时节屡开樽,欲赠梅花欠可人。今日有人梅样好,逢君同赏雪中春。

香剥酥痕,自昨夜、春愁醒。高情寄、冰桥雪岭。试约黄昏,便不误、黄昏信。人静。倩娇娥、留连秀影。吟鬓簪香,已断了、多情病。年年待、将春管领。镂月描云,不枉了、闲心性。谩听。谁敢把、红儿比并。

花盟平日不曾寒,六月曝根高处安。待得秋残亲手种,万姬围绕雪中看。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汉主事祁连,良人在高阙。空台寂已暮,愁坐变容发。泛艳春幌风,裴回秋户月。可怜军书断,空使流芳歇。

共说邦君祷雨时,衋如疾痛切肤肌。公心一片秋空月,可但圆通大士知。

淑质柔情,靓妆艳笑,未容桃李争妍。红粉墙东,曾记窥宋三年。不间云朝雨暮,向西楼、南馆留连。何尝信,美景良辰,赏心乐事难全。青门解袂,画桥回首,初沈汉佩,永断湘弦。漫写浓愁幽恨,封寄鱼笺。拟话当时旧好,问同谁、与醉尊前。除非是,明月清风,向人今夜依然。

云卷东皋下,归来省故蹊。泉移怜石在,林长觉原低。旧里情难尽,前山赏未迷。引藤看古木,尝酒咒春鸡。兴与时髦背,年将野老齐。才微甘引退,应得遂霞栖。

勘破禅家最上关,掀髯朗笑响千山。海门下涌冰轮出,昏鼓先催玉节还。独上层巅风浩荡,归沿小涧石孱颜。寻幽本是闲人事,聊复君半日闲。

燕子归来杏子花,红桥低影绿池斜。清明时节斜阳里,个个行人问酒家。

泛泛严陵艇子,萧萧衡岳篮舆。绝叹长年作客,重逢此岁将除。

觌面难藏向上机,家风千古为人施。银山铁壁重重透,赖有丹霞院主知。

何人解管身中事,今我才知学有源。养得心源身事毕,春花秋月共忘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