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寺

孤寺水中起,净心宛在虚。
钟边云易湿,松外地无余。
幢影鱼窥熟,梵音风定初。
入秋看月上,清切复何如。

作品评述

《水寺》是一首明代诗词,作者是际瞻。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水寺
孤寺水中起,
净心宛在虚。
钟边云易湿,
松外地无余。
幢影鱼窥熟,
梵音风定初。
入秋看月上,
清切复何如。

中文译文:
孤立的寺庙从水中崛起,
纯净的心灵仿佛在虚无之中。
钟声旁边的云雾容易潮湿,
松树之外的土地一无所有。
寺庙的影子下,鱼儿窥视得很熟悉,
梵音随风飘荡,初次安定下来。
迎接秋天,目睹月亮的升起,
清晰而明确,又有何等妙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水寺为背景,通过描绘水中孤寺的景象,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和纯洁的心灵状态。

首句“孤寺水中起”,通过独立的寺庙在水中崛起的描绘,创造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接着,“净心宛在虚”,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越尘世的境界。

接下来的两句“钟边云易湿,松外地无余”,通过描绘钟声旁边的云雾和松树之外的空旷土地,强调了孤寺的清净和寂静,以及周围环境的贫瘠。

接着的两句“幢影鱼窥熟,梵音风定初”,通过描绘寺庙的影子下鱼儿的窥视和梵音的飘荡,表达了寺庙环境的安详和宁静,以及佛教音乐的悠远。

最后两句“入秋看月上,清切复何如”,以入秋观赏月亮的景象作为结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醉心和对清净、明朗的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孤寺环境的宁静和纯净,并通过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精神净化的追求。这首诗意境高远,语言简练,给人以宁静、清新的感受,体现了明代诗词的特点。

诗词推荐

一片间心只在山,故将疏懒傲尘寰。白云犹有往来意,师独萧然天壤间。

清音迎晓月,愁思立寒蒲。丹顶西施颊,霜毛四皓须。碧云行止躁,白鹭性灵粗。终日无群伴,溪边吊影孤。

白白餈筒美,青青米果新。衰迟重时节,薄少遍乡邻。梅市花成幄,兰亭草作茵。极知欢意尽,强起伴游人。

四特递盈阙,八还齐暗明。须从心观觅,莫认指摽生。地僻人声远,山空夜气清。何时煨芋火,相与听瓶笙。

窣堵崔嵬置曲栏,不知身在碧云端。墨题便是慈恩约,只尺联镳上广寒。

两都来往太频频,真是人间自在人。十载读书同白屋,千金为客买朱唇。结交京邑倾心肺,寓思禅宗离垢尘。为问西归天禄客,何时同看洛川神。

汝何官?金大将。汝何名?陈和尚。好男子,明白死。生金人,死金鬼。胫可折,吻可裂,七尺身躯一腔血。金人愤泣元人夸,争愿再生来我家。吁嗟乎!衣冠左衽尚不耻,夷狄之臣乃如此。

月明湘水白,霜落洞庭干。放逐长沙外,相逢路正难。云归帝乡远,雁报朔方寒。此别盈襟泪,雍门不假弹。

天台众峰外,华顶当寒空。有时半不见,崔嵬在云中。

羡师游五顶,乞食值年丰。去去谁为侣,栖栖力已充。浊河高岸拆,衰草古城空。必到华严寺,凭师问辨公。

宿雾锁山椒,落月挂林侧。崎岖历冈峦,仿佛辨阡陌。秋高风露寒,道远时序迫。安得归故园,篝灯理书册。

二年多病少佳怀,酒落杯中见影猜。青女降霜溪屋冷,白姑记日命宫灾。柳州解崇崇频作,孙子逐痁痁转来。就使新春年运吉,钝庚难拨马头开。

病眠官舍趣方高,强起区区视冗曹。当世纤机漫蜗角,除身万事尽鸿毛。田园归去古称达,轩冕傥来人自劳。汩没青衫逾壮岁,穷通一任大钧陶。

成名年少日,就业圣人书。擢桂谁相比,籝金已不如。东城送归客,秋日待征车。若到清潭畔,儒风变里闾。

柴门风卷却吹工,陿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透,冬昼閒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我识令君人物,传柑合侍清都。寂寞当思林下,有时病渴犹须。

轻兵三十二,一著见安危。疋马渡河日,单车驰敌时。棘门漫儿戏,淝水付枰棋。小试平戎手,将军更出奇。

乌乌在虚飞,玄驹遂野依。名今编户籍,翠过叶生稀。个树枝条朽,三花五面啼。移家朝度日,谁觉□□□。

中宵櫂讴发,菰蒲翳明月。月黑色忽行,恐堕蛟龙窟。

渔郎艇子入重湖,老眼殷懃看著渠。看去看来成怪事,化为独鴈立横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