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姚燮的《南辕杂诗一百八章(其一○○)》
拼音和注音
yáo jiàn huáng hé liú , yī xiàn zǒu qiān lǐ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千里:千里,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qiān lǐ,意思是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黄河:河川名。源出于青海省巴颜喀喇山北麓噶达素齐老峰,流经甘肃、宁夏、绥远、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等九省,注入渤海。
河流:(名)地球表面自然形成或人工开凿的江、河的统称。
遥见:远远望见。
一线:1.战争的最前线。2.指直接从事生产、教学、科研等活动的岗位:深入车间慰问~工人。3.数量词。形容极其细微:~阳光。~光明。~希望。~生机。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原诗
画角声悲凉,远自角城起。
出门登高坡,乾坤肃止水。
遥见黄河流,一线走千里。
西来何浑浑,东去自瀰瀰。
上有行者樯,下有戍者垒。
中原扼要津,汉唐已如彼。
谁导昆崙源,入海竟其委。
决防有沿革,河难任成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