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花

曾愁香结破颜迟,今见妖红委地时。
若是有情争不哭,夜来风雨葬西施。

作品评述

《哭花》是唐代诗人韩偓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哭泣花朵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于花朵的怜惜之情,以及时间的不可逆转。

诗中写道:“曾愁香结破颜迟,今见妖红委地时。”这里的“曾愁香结破颜迟”意思是曾经为了香气而固守花蕊,结果花朵枯萎得很晚,花瓣也开得很迟。接着,“今见妖红委地时”指的是现在才看到美丽的红色花朵散落在地上。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花朵的感慨,对于自然界的变化和时间的无情。

接下来的两句:“若是有情争不哭,夜来风雨葬西施。”暗指花朵也有情感,有些花朵在风雨中凋谢,像是在埋葬西施一样。诗人表示,尽管他有情感,但他会克制自己的悲伤,不会为花朵的凋谢而哭泣。

整首诗以寓人情于自然之中的手法描述了花朵的生死和时间的流逝。诗人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联,表达了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光阴流逝的忧伤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曾经愁思香气聚结迟,
如今看见美丽花瓣凋零。
如果有心情,也不会哭泣,
夜晚来了风雨埋葬了西施。

这首诗传达了对花朵凋谢和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诗人通过描写花朵的生命和命运,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类情感的共鸣。诗词之美在于其简洁、深邃的意境,以及对人与自然之间联系的思考和思索。

作者介绍

韩偓,字致光一作尧,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歷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復原官,偓不赴召,南依王审知而卒。《翰林集》一卷,《香籢集》三卷,今合编四卷。 韩偓,字致光一作尧,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歷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復原官,偓不赴召,南依王审知而卒。翰林集一卷,香籢集三卷,今合编四卷。

诗词推荐

用僧期不来,子午针头误。沉迷负所传,老去眼隔雾。言甘说中少,见陋遭时恶。三椽当道架,山色翠回互。空旷管人守,有欲绝反顾。岂无世事非,何能日如故。昨收松下书,欲见展心晤。遍寻莫知踪,望极柏山路。马荒人亦倦,酒熟秋垂暮。浮身真是浮,参取折芦渡。

一相无相,虚空等量。一身多身,物像俱春。动也出岫之云,静也居谷之神。现形说法也,刹刹尘尘。

师友於今说郑乡,亲庭分付旧行藏。但知职分宜栖棘,尽把声名属憩棠。一字未曾缘荐墨,扁舟才可着诗囊。问津渔浦多西笑,独为莱衣味更长。

倾国可能胜效国,无劳冥寞更思回。太真虽是承恩死,只作飞尘向马嵬。

万机消烁眼头空,一点不来谁与同。未问维摩先杜口,如何作得住山翁。

欲买宽闲结钓庵,一竿投老寄江南。是州亦在经营里,先手落君无可谈。

路熟疑为短,马迟翻更长。野田吹欲合,林日冻无光。未暇亲书案,频成唤酒觞。短檠今夕念,我友正相望。

崇丘巍巍,动植其依。高大之性,各极乐宜。王道坦坦,皇献熙熙。仁寿之域,孙民允跻。

握臂苦愔愔,苍华倦昼簪。悟非蘧瑗早,达想净名深。齐鹿闲三{左木右适},仙图戏一禽。独应吴客问,眉宇识侵淫。

出门无所诣,引兴独兹长。万事一杯酒,三春百草芳。暇能过巷隐,痴岂累官忙。久坐疑成晚,樵归渔返乡。

不见夫君岁月过,举头相望隔山河。人来人去书长到,江北江南情若何。铁砚功名当自许,铁囊诗句不须多。家风正待吾曹振,莫漫寻常费琢磨。

吾与尔别未及旬,吾家依旧甑生尘。闭门不出将谁亲,自持介独轻货珍。盘餐岂有咸酸辛,苦吟辍寝昏继晨。夜光忽怪来何频,采拾若在沧海垠。和者弥寡唯阳春。

爱日回春一线长。氛氲谁忆御炉香。孤城岁晚卧沧江。花底千官迎淑气,湖阴十里写晴光。剩拼华发醉为乡。

真成风雨夜,精舍对床眠。去住非无数,行藏莫问天。十年濒瘴海,一棹破春烟。君自足归兴,不妨啼杜鹃。

角声凄惋笛声乾,独立黄昏不奈寒。未省半山梅在否,东风归路忆长干。

归州女儿双髻丫,手提酒瓶头戴花。左手持杯在手泻,滩头劝客争邀遮。滩头一船百夫挽,欲上未上头捽沙。呼声半竭力欲尽,粟米一釂胜流霞。腰问五钱岂足惜,钏中十指如春芽。颜行属目百丈纵,三老发怒双槌挝。頩然相顾各分散,顷刻捩柂如轻槎。君不见世间勇怯皆如许,意根一断前

周郎诗句故惊人,尔许清新思不群。不是并刀工翦水,定知琼尺巧裁云。

漪漪远水漾明边,沙鹭风晴刷羽翰。借使辋川收拾得,江湖莫作画图看。

五花胡马鷞鹔裘,夜猎归来兴未休。教唱西凉新乐府,一时霜月遍幽州。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