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花

曾愁香结破颜迟,今见妖红委地时。
若是有情争不哭,夜来风雨葬西施。

作品评述

《哭花》是唐代诗人韩偓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哭泣花朵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于花朵的怜惜之情,以及时间的不可逆转。

诗中写道:“曾愁香结破颜迟,今见妖红委地时。”这里的“曾愁香结破颜迟”意思是曾经为了香气而固守花蕊,结果花朵枯萎得很晚,花瓣也开得很迟。接着,“今见妖红委地时”指的是现在才看到美丽的红色花朵散落在地上。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花朵的感慨,对于自然界的变化和时间的无情。

接下来的两句:“若是有情争不哭,夜来风雨葬西施。”暗指花朵也有情感,有些花朵在风雨中凋谢,像是在埋葬西施一样。诗人表示,尽管他有情感,但他会克制自己的悲伤,不会为花朵的凋谢而哭泣。

整首诗以寓人情于自然之中的手法描述了花朵的生死和时间的流逝。诗人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联,表达了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光阴流逝的忧伤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曾经愁思香气聚结迟,
如今看见美丽花瓣凋零。
如果有心情,也不会哭泣,
夜晚来了风雨埋葬了西施。

这首诗传达了对花朵凋谢和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诗人通过描写花朵的生命和命运,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类情感的共鸣。诗词之美在于其简洁、深邃的意境,以及对人与自然之间联系的思考和思索。

作者介绍

韩偓,字致光一作尧,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歷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復原官,偓不赴召,南依王审知而卒。《翰林集》一卷,《香籢集》三卷,今合编四卷。 韩偓,字致光一作尧,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歷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復原官,偓不赴召,南依王审知而卒。翰林集一卷,香籢集三卷,今合编四卷。

诗词推荐

芳历峥嵘岁,平台沆漭天。初惊飞砾集,坐觉雨花妍。未夜珠还乘,非春玉作田。何尝甘絮后,正是占梅前。乱影都难拟,幽光只自鲜。辟寒金貯屋,障悼锦裁鞯。回旋凌波舞,轻明饮露仙。去应迷粉水,来欲助琼筵。有浦皆捐珮,何窗不列钱。幽兰君自许,侬意怯么弦。

长歌游宝地,徙倚对珠林。雁塔风霜古,龙池岁月深。绀园澄夕霁,碧殿下秋阴。归路烟霞晚,山蝉处处吟。

人久众所僧,物久众所惜。为负磊落姿,不随寒暑易。

狂歌白鹿上青天,何似兰塘钓紫烟。万卷祖龙坑外物,一泓孙楚耳中泉。翩翾蛮榼薰晴浦,毂辘鱼车响夜船。学取青莲李居士,一生杯酒在神仙。

我贵当由知我希,蜡梅全不事芳菲。自非牢落山中士,谁可与之同一归。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寄语纷纷利欲人,不知何者是经纶。行藏未可便轻议,学问先须辨得真。莫把空言来误世,要明明德去新民。大凡体立方言用,且着工夫检自身。

庭中说法有龙听,龙去庭空水一汀。独有亭亭岁寒柏,不知人世自青青。

细仗春风簇翠筵。烂银袍拂禁炉烟。旃书名字压宫垣。太学诸生推独步,玉堂学士合登仙。乃翁种德满心田。

春过莺花无处寻,移舟行近古城阴。褰衣水上收残片,倾耳枝间觅好音。山隔曲堤迷远近,鱼跳文藻乱浮沉。飘然自得江湖趣,陡起归与万里心。

芳节未晼晚,名园好澄霁。停车没径苔,移席傍丛筀。蝶粉留红房,蜂须抱香蔕。微波生酒杯,轻吹拂衣袂。何当名教乐,况复昌时世。归鞍惜馀欢,阳鸟不可击。

楚渡食萍应甚美,舜祠吹玉直能清。二君即日青冥上,唯我青山带雨耕。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

瘦藤引我上崚嶒,苍壁如梯石作层。袖得碧云无用处,却将分赠住山僧。

寒儒逢景运,报德合如何。

求友林泉深密处。弄舌调簧,如问春何许。燕子先将雏燕去。凄凉可是歌来暮。乔木萧萧梧叶雨。不似寻芳,翻落花心露。认取门前杨柳树。数声须入新年语。

北斗星移银汉低,班姬愁思凤城西。青槐陌上行人绝,明月楼前乌夜啼。

昔年曾叹马相如,才气飘飘赋子虚。未怪家贫徒四壁,先生四壁僦人居。

一锡任西东,孤怀孰与同。吟髭潜变白,人事旋成空。秋阁闲看月,寒窗卧听鸿。时将寂寥意,深夜寄丝桐。

鸟渴催宵漏,鸡鸣引曙光。山西河闇淡,天北斗低昂。银烛香犹烬,瑶琴冷未张。何须开宾鑑,容鬓定苍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