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傅寺丞竹稳之什·读书堂

闭门声吾咿,世仰德行成。
禄仕非有意,邦国须公荣。
区区刀笔徒,未足称股肱。

作品评述

《和傅寺丞竹稳之什·读书堂》是宋代陈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闭门声吾咿,
世仰德行成。
禄仕非有意,
邦国须公荣。
区区刀笔徒,
未足称股肱。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读书堂的思考和感慨。诗人闭门读书,内心深感自己的学问还不足以称得上是国家的栋梁之材,但他相信只有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行为,国家才能真正繁荣。他认为那些只懂得刀笔之徒,尚未具备扶持国家的能力。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读书堂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己的学识和才能的谦逊态度。他认为自己尚未有足够的才华去为国家做出贡献,但他坚信只有具备高尚的德行和行为,才能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诗人对于刀笔之徒的评价是一种对那些只懂得书本知识而缺乏实际能力和品德的人的批评。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思考和对社会的期望,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德行与才能的重要性。

这首诗词通过平实的语言和朴素的表达,表达了诗人对于德行和能力的思考。它提醒人们,只有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实际的能力,才能真正成为对国家有益的人才。同时,它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儒家价值观和社会期许。

作者介绍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多病闭门懒出,避喧终日高眠。惟可以君命竹,安能以兄事钱。

扬州蒸毒似燂汤,客病清枯鬓欲霜。且喜闭门无俗物,四肢安稳一张床。

天上风霜惨,人间日月遒。江湖南北雁,原野雨晴鸠。莽苍新阡陌,凋零旧辈流。惟应赤藤杖,伴我送悠悠。

连峰出云云半开,奔渠卷雪响春雷。云中屈曲明如玉,都是天池顶泻来。

我爱东南郡,恩容守会稽。府当秦望北,园枕卧龙西。水为流觞引,亭因正俗题。松篁清有韵,桃李密成蹊。一沼开方鉴,双桥亘采霓。晓波平漾漾,春草碧萋萋。城上兴崇构,林端露半梯。登疑青汉近,坐与白云齐。山色回头是,湖光照眼迷。笙歌随分有,樽斝逐欢携。月夜宜飞盖,花时

旌旗晓过大江西,七校前驱万队齐。千里政声人共喜,三军令肃马前嘶。恩沾境内风初变,春入城阴柳渐低。桃李不须令更种,早知门下旧成蹊。

天申圣节礼非常,躬率群臣上寿觞。天子捧盘仍再拜,侍中宣过近龙床。

不求田二顷,只种桂为仁。坐与兹山对,静中天地春。

妾本清河女,嫁作汝南妇。舅姑性严察,孝养无违迕。良人从吏弄刀笔,一朝犯法隶军伍。军逃之罪不容述,妻孥连捕心独苦。夫因抱病死囹圄,妾欲将夫死无所。虹河之水通淮浦,妾身一死能自许。六日浮尸波上来,相逢若与精灵语。生死同居复同处,愿魂化作双飞羽。岁岁春风返乡土,

宛转回纹锦,萦盈连理花。何须郭忠恕,匹素画缫车。

闭门怜我欠新功,下笔奇君有古风。岂但众多穷草木,更能琐细及鱼虫。昔人要作有为者,后世多归亡是公。叹息知堪几寒暑,此身宁异物为铜。

旋取山上材,驾为山下屋。门因水势斜,壁任岩隈曲。朝随鸟俱散,暮与云同宿。不惮采掇劳,只忧官未足。

目见之谓识,耳闻之谓知。奈何知与识,天下亦常稀。

时康难售贾生医,谏鼓无声对落晖。又报一年花信了,满山鶗鴃送春归。

出处当师汉大夫,立朝常拟赋归欤。赐金端为供行乐,燕客犹疑是送车。欲识吴门重解组,要符潭府向移书。闻知剩有闲风月,宅相须留待小疏。

不见贤甥十一年,新诗示我百余篇。古风已喜能行意,近体尤欣细属联。宅相真成珠在侧,冷官休叹坐无毡。作诗勿谓今余事,更下工夫继玉川。

彭年头脑太冬烘,眼似朱砂鬓似蓬。紕缪幸叨三字内,荒唐仍预四人中。放他权势欺明主,落却亲情卖至公。千百孤寒齐洒泪,斯言无路入尧聪。

禁足不定足,居中不住中。去来无罣碍,踢踏活虚空。射杀南山虎,翻身控角弓。上无攀仰,下绝己躬。

去年会祝夫人寿。今岁也又还依旧。鬓绿与颜朱。神仙想不如。骨相真难老。疑是居蓬岛。那更舞霓裳。笙歌溢画堂。

千里争衡最少年,马骄风疾喜行前。正当许下迎天子,玉树生埋在九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