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路有感

三十年前路,孤舟重往还。
绕身新眷属,举目旧乡关。
事去唯留水,人非但见山。
啼襟与愁鬓,此日两成斑。

作品评述

诗词《汴河路有感》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所作。该诗通过描绘汴河上的舟船行驶,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诗中的“三十年前路”指的是过去三十年里作者曾走过的路程,其中的艰辛和困苦。“孤舟重往还”描绘了作者在汴河上行驶的情景,也隐喻了一生的往返和奔波。“绕身新眷属,举目旧乡关”表达了作者回眸往事时的心情,感叹人世间的离合和变迁。诗的后两句“事去唯留水,人非但见山”则可以理解为,事情已经过去了,只有河水长存,人们却只能在山间相见。

最后两句诗“啼襟与愁鬓,此日两成斑”表达了作者心情的凄凉和感伤,岁月的痕迹和生活的艰辛经历显示在他的衣襟和鬓发之上。

整首诗以汴河为背景,写出了作者对光阴流逝、人生变幻的感慨。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时光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唐代士人的传统情怀和感伤情绪。整体上,诗词表达了作者面对岁月流转时内心的悲哀与无奈,以及对人生命运的反思,具有深刻的诗意,触动人心。

中文译文:
三十年前的路途
孤舟重回汴河
新的亲人环绕着我
抬头看到旧乡的关隘
往事已逝只有水流不息
人事已变只有山岳依旧
哭泣的衣襟和忧愁的白发
今日又增添了斑斑白色的痕迹。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诗词推荐

乍酒醒孤馆,梦断幽窗,嫩凉天气。潇洒情怀,想乡关迢递。一枕清风,半帘残月,是闷人滋味。南浦离多,东阳带缓,新来憔悴。因念当时,乱花深径,画楫环溪,屡陪欢醉。踪迹飘流,顿相望千里。水远山高,雁沈鱼阻,奈信音难寄。吟社阑珊,酒徒零落,重寻无计。

清波晃荡荻花齐,徙倚衡门独杖藜。家在水中霜降早,船行林半鹭飞低。凶年酒贵乡人醒,返照村空寡妇啼。浦溆黄昏君不见,凉风衰柳思凄凄。

落日衔山山更青,间云敛尽绿烟横。危亭独倚阑干遍,又听疏钟第一声。

鲁台昨夜已书云,喜报今朝纪绂麟。五色祲呈迎瑞气,一阳道长庆亨辰。定知昴宿钟英质,须信长庚现后身。敢效髯秦诗格献,蓂敷十一寿千春。

元丰壬戌,中元之夕。仇池飞仙,浩歌赤壁。今两甲子,明月犹昔。嘉尔父子,记我颜色。丹桂婆娑,银蟾皎洁。愿言冰轮,常圆罔缺。

绣毂青骢骤晚风,柳丝翠袅石阑红。彩篙刺水停飞鷁,华表侵云截卧虹。杖屦谁归瀛屿去,笙歌自补玉壶空。重招张祜商新咏,不与当时藓合同。

浅杯莫到十分酣,但爱齁齁夜梦甘。万里桑麻风雨好,一夫尸禄我何惭。

岂无深山色,难教世人冷。春梦果然深,松风吹不醒。

阮生能抗俗,嵇子得长林。僻境寡人迹,开窗多鸟音。苍藤挂朱日,短榻卧重阴。羡尔忘机事,云山意已深。

应物无心善自宽,临财有义肯儒酸。竹林逸老多馀庆,鸿苑奇书独饱观。名父平生淹簿领,佳儿他日绍衣冠。追思再世相逢旧,西望梅溪一永叹。

十载飘然未可期,那堪重作看花诗。门前恶语谁传去,醉後狂歌自不知。刺舌君今犹未戒,灸眉吾亦更何辞。相从痛饮无余事,正是春容最好时。

涤荡千古愁,留连百壶饮。良宵宜清谈,皓月未能寝。醉来卧空山,天地即衾枕。

曾孙致养,五福骈臻。太极所运,两备三辰。辉光日新,卢佑后人。永翼瑶图,亿万尧春。

庭槐岁月深,半死尚抽心。叶少宁障日,枝疏不碍禽。帷幄谅无取,栋梁非所任。愧在龙楼侧,羞处凤池阴。未能辞雨露,犹得款衣簪。惜悲生意尽,空馀古木吟。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昔仕闽江日,民淳簿领闲。同寮飞酒海,小吏擘蚝山。梦境悠然逝,羸躯独尔顽。所嗟晨镜里,非复旧朱颜。

淡处还浓绿处青,江风吹作雨毛腥。起从水面萦层嶂,恍似帘中见画屏。

天上初秋桂子,庭前八月丹花。一年一度见仙槎。秋色分明如画。愿把阴功一脉,灯灯相续无涯。降祥作善岂其差。永作渔樵嘉话。

年时今夜见师师,双颊酒红滋。疏帘半卷微灯外,露华上、烟袅凉飔。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佳期。谁料久参差。愁绪暗萦丝。想应妙舞清歌罢,又还对、秋色嗟咨。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

萼绿华身,小桃花扇,安石榴裙。子野闻歌,周郎顾曲,曾恼夫君。悠悠羁旅愁人。似飘零、青天断云。何处销魂,初三夜月,第四桥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