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弟程之邵奉议知泗州

马有千里足,所愿百里程。
马心自为计,安用终日行。
何人志四方,欲买千金轻。
吾弟有俊才,见事心眼明。
二年坐北部,万口传佳声。
谈笑顽狡伏,何曾用敲榜。
艰难得铜虎,洗眼长淮清。
民事不足为,但当食鱼烹。
负重贵余力,过饱多伤生。
不见大路马,垂头畏繁缨。

作品评述

《表弟程之邵奉议知泗州》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表弟程之邵奉议知泗州,
马有千里足,所愿百里程。
马心自为计,安用终日行。
何人志四方,欲买千金轻。
吾弟有俊才,见事心眼明。
二年坐北部,万口传佳声。
谈笑顽狡伏,何曾用敲榜。
艰难得铜虎,洗眼长淮清。
民事不足为,但当食鱼烹。
负重贵余力,过饱多伤生。
不见大路马,垂头畏繁缨。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辙写给他的表弟程之邵奉议的,表达了对程之邵奉议担任泗州知州的赞美和期望。诗中首先通过比喻,赞美程之邵奉议有出色的才能和远大的志向,将他比作千里马,希望他能实现百里程的目标。

接下来,诗人称赞程之邵奉议自主自持,马心自为计,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然后,诗人表达了对程之邵奉议的欣赏之情,他在北部地区任职两年,口口相传有他的好声望。

诗中还描绘了程之邵奉议的性格特点,他谈笑之间显得聪明机智,不需要靠权力和声势来建立自己的声望。他的才华和清廉正直如同铜虎一般,能够净化人们的眼睛,使人看到真实的世界。

最后,诗人劝告程之邵奉议不要过于追求权势和名利,民生之事并不足为重,更应注重保持自己的力量和身心的健康。他用马儿畏惧繁缨的形象来表示,不应迷失在权势的追逐中,要保持清醒和谨慎。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程之邵奉议的赞美和期望。通过马的比喻,诗人赞扬了程之邵奉议的才能和志向,并对他的坚定和自主性表示赞赏。诗中没有华丽的修辞,而是通过朴实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诗人对程之邵奉议的品质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不靠权势和声势来建立自己的声望,而是凭借自身的才华和清廉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同时,诗人也敦促程之邵奉议要保持谨慎和清醒,不要被功名利禄所迷惑,注重身心的健康和民生的重要性。

整首诗词以简约的笔触勾勒出了程之邵奉议的形象,展示了苏辙对于清廉官员和真正有为之士的赞美和期望。这首诗词充满了鼓励和劝诫的意味,表弟程之邵奉议知泗州,
马有千里足,所愿百里程。
马心自为计,安用终日行。
何人志四方,欲买千金轻。
吾弟有俊才,见事心眼明。
二年坐北部,万口传佳声。
谈笑顽狡伏,何曾用敲榜。
艰难得铜虎,洗眼长淮清。
民事不足为,但当食鱼烹。
负重贵余力,过饱多伤生。
不见大路马,垂头畏繁缨。

中文译文:
表弟程之邵奉议担任泗州知州,
马儿拥有千里之足,所期望的是百里之程。
马儿内心自有谋划,整日安然行进。
有何人志向四方而愿意轻易以千金购买?
我表弟具有才智,对事物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在北部地区任职两年,万口传颂着他的美名。
他以谈笑中的聪明伶俐取代了敲榜求官的方式。
如获得珍贵的铜虎,清澈明亮地洗净了人们的眼睛。
处理民事虽然不足以显示其才能,但当他处理鱼肉时却充分表现。
负重珍贵,宜保留余力,过度饱食会伤害生命。
大路上的骏马并不可见,它们低头畏惧繁缨。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辙写给他的表弟程之邵奉议的,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期望。诗人通过马的形象,赞扬程之邵奉议的才能和志向,希望他能够实现远大的目标。马儿自有谋划,整日行进,象征程之邵奉议自主自律的精神。诗人称赞他的智慧和洞察力,表达了对他在北部地区工作两年的赞誉,他的美名广为传颂。诗中还强调了程之邵奉议通过聪明才智和正直清廉来建立声望,而非靠权势和声势。诗人告诫他保持清醒和谨慎,不要过于追求权势和名利,要注重身心的健康。最后,诗人以大路上的骏马低头畏惧繁缨的形象,表达了不应迷失在权势的追逐中,要保持清醒和谨慎的含义。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程之邵奉议的赞美和期望。马儿的形象被巧妙地运用,突出了程之邵奉议的才干和志向。诗词表达了对他自主自律和坚定前行的认可,以及他在北部地区工作两年所获得的美名。诗人通过对程之邵奉议的描绘,强调了他以智慧和正直赢得声望的品质,表达了对清廉官员和真正有为之士的赞美和期望。整首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忆初识面越庠时,馀教尝蒙觉后知。早念儿童能刻赋,晚逢夫子许言诗。从容江介心方壮,蹭蹬京华鬓已衰。道旧不须亲握手,满篇往事略无违。

近来山水画郭熙,江南独数休宁令。笔法精奇意态古,咫尺万里开天镜。岩头老树如老龙,隔湖喜见山重重。小桥依约野色远,茅庐隐映林影空。门前垒块石头路,荒苔野草青无数。往来不见车马尘,正似山翁旧居处。程伯休父司马孙,风流文彩垂青门。平生爱书入骨髓,尺素寸楮无不存。

万里蚕丛亦浣纱,使君缄赠自三巴。濯残秋水天孙锦,染尽春山望帝花。懒集芰荷成裋褐,闲过祇树混袈裟。相思几上江边閤,却卷朱帘坐暮霞。

塞门春已暖,连影起蘋风。云梦千行去,潇湘一夜空。江人休举网,虏将又虚弓。莫失南来伴,衡阳树即红。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三齐号难治,民瘼待良医。勿谓人多诈,须教吏不欺。鱼盐多近海,桑柘润连淄。御札新颁历,无忘训诫词。

邵子花开二十四,吟诗惊动洛诸公。我家两株三十枝,欢喜亦与邵子同。作诗七绝恼正仲,过旬不见回邮筒。正仲材高气浩博,鄙我琐细无豪雄。文叔今见小敌怯,八骏岂肯盘蚁封。再三思索得其意,笑我不知时节异。洛阳城中天地中,春色花光好天气。此时高韵一两篇,流出胸中真乐事。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水晶帘 一作 水精帘)

小书楼下千竿竹,深火炉前一醆灯。此处与谁相伴宿,烧丹道士坐禅僧。

旧日仙成处,荒林客到稀。白云将犬去,芳草任人归。空谷无行径,深山少落晖。桃园几家住,谁为扫荆扉。

何必关山远,凉风在殿西。箫声犹袅袅,舞袖忽凄凄。

征路杳无穷,山川掩映中。记程知远近,分境识西东。倦客似浮梗,轻鞍如去鸿。平生惯相遇,转愧坐禅翁。

卷席贫抛壁下床,且铺他处对灯光。欲行千里从今夜,犹惜残春发故乡。蚊蚋已生团扇急,衣裳未了剪刀忙。谁知更有芙蓉浦,南去令人愁思长。

宣室不令容董偃,却容皋朔与相如。当时有意清君侧,鸡鞠诙谐总合诛。

楚山有石郢人琢,琢成长枕知是玉。全疑冰片坐恐销,间发花丛惊不足。赠予比之金琅玕,琼花烂熳浮席端。吾师道吾不执宝,今日感君因执看。试叩铿然应清律,纤尘不留蝇敢拂。万物皆因造化资,如何独负清贞质。南山有云鹄在空,长松为我生凉风。高友朗咏乐其中,行住四仪皆道意。

达磨西来说道,十年面壁安丹。争知水火不交煎。因果谩成罗汉。仰箭射空力尽,依然坠地何言。虚空拶破强参禅。肯把金丹烧炼。

梦魂惊断渺难续,卧听竹晨风泠泠。寒蛩争鸣绕四壁,缺月并堕横疎棂。平生细字发欲白,午夜短檠灯尚青。稻粱作计吾不愿,愿学沧海鸿飞冥。

老知世事谩纷纷,纸帐蒲团自策勋。一夜北风吹裂屋,石楼无耳不曾闻。

河势横斜带地形,碧油具旆昔常经。驿名未改风尘黑,碑字犹存雨藓青。芦福园林僧杳渺,撷芳洲渚妓娉婷。汝南一值贤人降,分野于今占德星。

荒凉满庭草,偃亚侵檐竹。府吏下厅帘,家僮开被袱。数声城上漏,一点窗间烛。官曹冷似冰,谁肯来同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