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

韩生高才跨一世,刘项存亡翻手耳。
终然不忍负沛公,颇似从容得天意。
成皋日夜望救兵,取齐自重身已轻。
蹑足封王能早寤,岂恨淮阴食千户。
虽知天下有所归,独怜身与哙等齐。
蒯通狂说不足撼,陈豨孺子胡能为。
予尝贳酒淮阴市,韩信庙前木十围。
千年事与浮云去,想见留侯决是非。
丈夫出身佐明主,用舍行藏可自知。
功名邂逅轩天地,万事当观失意时。

作品评述

《韩信》是黄庭坚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这首诗的主题围绕着韩信这位历史人物展开,探讨了他在历史舞台上的风云变幻和他个人的心境。

中文译文:
韩生高才跨一世,
刘项存亡翻手耳。
终然不忍负沛公,
颇似从容得天意。
成皋日夜望救兵,
取齐自重身已轻。
蹑足封王能早寤,
岂恨淮阴食千户。
虽知天下有所归,
独怜身与哙等齐。
蒯通狂说不足撼,
陈豨孺子胡能为。
予尝贳酒淮阴市,
韩信庙前木十围。
千年事与浮云去,
想见留侯决是非。
丈夫出身佐明主,
用舍行藏可自知。
功名邂逅轩天地,
万事当观失意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韩信为主题,通过描述韩信一生中的重大事件和他个人的心境,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叹和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韩信具有卓越的才华,跨越了一个时代,成为刘邦和项羽这两位重要人物手中的棋子。然而,韩信最终不忍心辜负刘邦,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好像他早已知道这是天意安排的。

接着,诗中描述了成皋之战时,韩信日夜期盼援军的到来,但最终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了胜利。作者以此表达了韩信蹑足封王的能力和敏锐的觉察力,也暗示着他并不后悔没有成为淮阴食千户的富贵之人。

然后,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韩信的敬佩和同情。虽然韩信知道天下归于刘邦,但他却独自承受着沉重的压力,与普通人一样平凡。这种对韩信个人命运的关注,也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人文关怀。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蒯通和陈豨,两者都是韩信在历史中的竞争对手。蒯通的狂妄言论对韩信没有太大的撼动力,而陈豨这位孺子少年又有何能为呢?这表达了作者对韩信才智和能力的肯定。

最后,诗人黄庭坚提到了自己曾在淮阴市为韩信庙前贡酒,想象着与韩信见面,并希望能够了解真相。诗的结尾表明作者认为,丈夫应该出身佐明主,用自己的行动和隐藏的才能来为国家尽忠,而功名成就是由天地决定的,人应当在失意时保持冷静观察。

总的来说,《韩信》这首诗词通过对韩信一生的描绘,展现了他的才智、机智和决断力,以及他在历史大潮中的独特境遇。诗人黄庭坚以此表达了对韩信的赞叹和思考,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历史人物和命运的关注和思考。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展示了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和他们与时代的交织关系,同时也让读者在赏析中反思个人的人生选择和命运的安排。

作者介绍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贊、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

诗词推荐

昨朝官告。一百五年村父老。更莫惊疑。刚道人生七十稀。使君喜见。恰限华堂开寿宴。问寿如何。百代儿孙拥太婆。

冰鉴悬秋,琼腮凝素。铅华夜捣长生兔。玉容自拟比*娥。妆成尤恐*娥*。花影涵空,蟾光笼雾。芙蓉一朵溥秋露。年年只在广寒宫,今宵

秋气绕城闉。暮角寒鸦未掩门。记得佳人冲雨别,吟分。别绪多于雨后云。小棹碧溪津。恰似江南第一春。应是采莲闲伴侣,相寻。收取莲心与旧人。

山寒雨点半成雪,石冷泉流旋作冰。坐至夜分眠不得,荧然欲灭案头灯。

人家在仙掌,云气欲生衣。(见《董逌画跋》、《杨慎诗话补遗》)知古斋主精校2000.01.22.

五天一只蓬蒿箭,搅动支那百万兵。不得云门行正令,几乎错认定盘星。

使出凤凰池,京师阳春晚。圣朝尚边策,诏谕兵戈偃。拜手明光殿,摇心上林苑。种落逾青羌,关山度赤坂。疆场及无事,雅歌而餐饭。宁独锡和戎,更当封定远。

当人如举唱,三句岂能该。有问如何事,南岳与天台。

常佩了堂一则语,睢阳举似刘潞州。大朝不复见丙午,二老信然成古丘。

秦望山前晓雁斜,蕺山云外看黄花。谁能带芥关心绪,且插茱萸伴物华。岁计簿书宁有尽,日生公事了无涯。樽前况有兵厨酒,不待兵厨酒亦赊。

森森翠色密藏烟,雾鬣风髯上拂天。应伴我公长不老,不知化石在何年。

野水莹心碧,春山入骨清。去穿云际屐,来卧竹间亭。鸟语风嘲哲,花枝日杳冥。晚来江上笛,客里不须听。

池塘生春草。数尽归鸿人未到。天涯目断,青鸟尚赊音耗。晓月频窥白玉堂,暮雨还湿青门道。巢燕引雏,乳莺空老。庭际香红倦扫。乾鹊休来枝上噪。前回准拟同他,翻成病了。欲题红叶凭谁寄,独抱孤桐无心挑。眉间翠攒,鬓边霜早。

上水船须寸寸挨,摩挲空腹愧非才。热瞒舍下痴儿女,道是先生视草来。

淛水东兼淛水西,千岩万岳总遨嬉。游山秪欠金华债,乘兴今随王式之。

青槐夹驰道,方辔下麒麟。朅来游绀宇,历玩同逡巡。吴画与杨塑,在昔称绝伦。深殿留旧迹,鲜逢真赏人。一见如宿遇,举袂自拂尘。金碧发光彩,物象生精神。岁月虽已深,奇妙不愧新。惊嗟岂无意,振播还有因。乃知至精手,安得久晦堙。二僧感识别,请以己艺陈。或弹中散曲,或出

巡礼诸方遍,湘南颇有缘。焚香老山寺,乞食向江船。纱碧笼名画,灯寒照净禅。我来能永日,莲漏滴阶前。

菌阁芝楼杳霭中,霞开深见玉皇宫。紫阳天上神仙客,称在人间立世功。

移住还瀛洲。天槎去莫留。数归期、已过中秋。上界群仙官府足,云不碍,水长流。酒令与诗筹。依然记旧游。倚斜阳、分付羁愁。应与鳌峰人共语,还不减,去年不。

灵鹤产绝境,昂昂无与俦。群飞沧海曙,一叫云山秋。野性方自得,人寰何所求。时因戏祥风,偶尔来中州。中州帝王宅,园沼深且幽。希君惠稻粱,欲并离丹丘。不然奋飞去,将适汗漫游。肯作池上鹜,年年空沉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