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天衣聪老五首

达磨东来不记年,一灯然处百灯然。
顾从清净求明了,应喜晨斋学省缘。

作品评述

诗词:《和天衣聪老五首》
朝代:宋代
作者:王之道

诗词的中文译文:
达磨东来不记年,
一灯然处百灯然。
顾从清净求明了,
应喜晨斋学省缘。

诗意:
这首诗是王之道与天衣聪老的合作作品,共有五首。诗中表达了对达磨(即达摩祖师)东来的赞美和敬佩之情,以及达磨的启示对修行者的重要性。诗人通过灯火的隐喻,探讨了追求真理和修行的道路。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深远的表达,传达了修行者对达磨祖师的崇敬之情。达磨被描述为东来的存在,超越了时间的概念,象征着佛法的普世性。一盏灯的明亮,能照亮其他的百盏灯,暗示了达磨的智慧和教诲的力量。诗人呼吁人们要追随达磨的清净之道,寻求真实的明了。在修行的过程中,黎明时分的晨斋是一种修省心境的机会,也是与佛法相应的修行方式。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节奏,直接而有力地传达了修行者对达磨智慧和教诲的赞叹和感激之情。

这首诗展示了王之道对佛教修行的理解和向往,以及对达磨的景仰之心。通过表达对清净和明了的追求,诗人向读者传递了一种对内心的澄明和对修行道路的勉励。整首诗具有深远的哲理意义,激发人们对追求真理和修行的思考和探索。

作者介绍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明帝天姿可禹汤,周公不梦梦空王。当年紫绶金章客,何德何功坐太常。

渺渺长波映远空,依依新柳扬春风。相思人在青山外,尽日舟行细雨中。汲黯身为汉廷重,杜陵诗到锦城工。天王明圣江湖远,嬴得驱驰两面蓬。

晓角寒声散柳堤,千林雪色亚枝低。行人不到邯郸道,一种烟霜也自迷。

晶晶掷岩端,洁光如可把。琼枝曲不折,云片晴犹下。石坚激清响,叶动承馀洒。前时明月中,见是银河泻。

祖师门下绝人行,深险过于万丈坑。垂手不能空费力,任佗堂上绿苔生。

鹅儿唼啑栀黄觜,凤子轻盈腻粉腰。深院下帘人昼寝,红蔷薇架碧芭蕉。

先辈多达士,后人罔知死。苦为声色迷,蚩蚩竟如彼。我当半百年,已悟此中理。富贵随所望,贫贱随所以。布衣及蔬食,足充诸己。修短自由天,气化返为鬼。哭者何必哀,尔岂不然尔。田横有悲歌,秋风起蒿里。

访碑无古迹,丹碧覆嵯峨。塔向城中共,山从寺右多。疏松涉溪路,远溇太湖波。何锴书堂在,犹嫌隔翠萝。

桂影中秋特地圆,况当馀闺魄澄鲜。因怀胜赏初经月,免使诗人欢隔年。万象敛光增浩荡,四溟收夜助婵娟。鲜云清廓心田豫,乘兴能无赋咏篇。

壮士血相视,斯人已云亡。哀哀失木狖,夜深经战场。

别肠多郁纡,岂能肥肌肤。始知相结密,不及相结疏。疏别恨应少,密离恨难袪。门前南流水,中有北飞鱼。鱼飞向北海,可以寄远书。不惜寄远书,故人今在无。况此数尺身,阻彼万里途。自非日月光,难以知子躯。

旧巢已是别人门,梅自萧疏柳自昏。河北谤来须混俗,江东谳就欲招魂。故王未纳耶溪女,越相先寻泽国村。怀古感今吟不尽,一双清泪落醨樽。

才子阴风度远关。清愁曾向画图看。山衔斗柄三星没,雪共月明千里寒。新路陌,旧江干。崎岖谁叹客程难。临风更听昭华笛,簌簌梅花满地残。

斗柄欲东指,吾兄方北游。无媒谒明主,失计干诸侯。夜雪入穿履,朝霜凝敝裘。遥知客舍饮,醉里闻春鸠。

四明山水东南表,海鳌背上三仙岛。丽谯高逼斗牛寒,一曲梅花万家晓。太守文章建安骨,爽气冷侵寒月窟。雌堂水洗火符空,明光却拥荷囊笏。有客醉园双鬓老,宦情文意如秋草。紫云梦断玉龙飞,年年送客西城道。曾是野亭同问柳,绮裘纱帽金船酒。长安宫阙九天边。肯为江蓠回首否。

新台有泚[1],河水渳渳[2]。嬿婉之求,籧篨[3]不鲜。新台有洒,河水浼浼。嬿婉之求,籧篨[3]不殄。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授受唐虞际,从容平勃閒。宗英谁柄用,人望属槔閒。晚侍经闱读,寖登规殿班。帝乡留不住,归去老湖山。

学子可怜生,远来参老子。仁智若为谈,指似秋山水。

玉妃孤艳照冰霜。初试道家妆。素衣嫌怕姮娥妒,染成宫样鹅黄。宫额娇涂飞燕,缕金愁立秋娘。湘罗百濯蹙香囊。蜜露缀琼芳。蔷薇水蘸檀心紫,郁金薰染浓香。萼绿轻移云袜,华清低舞霓裳。

不负从今蒲蒲风,柳阴方称系疎篷。窗前细雨摊鱼网,壁上斜阳晒钓筒。肯厌隣僧频见过,有来巢燕亦相容。甘心到老无人采,莫比当年渭水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