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文天祥的《至扬州(其十四)》
拼音和注音
piāo líng wú xù tàn tú qióng , sāo shǒu chí chú rì yǐ zhō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踟蹰:1、徘徊;心中犹疑,要走不走的样子也作“踟躇”
搔首:以手搔头。焦急或有所思貌。
飘零:(动)①(花叶等)凋谢坠落;飘落:黄叶~。[近]飘落。②比喻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漂泊:~异乡。
搔首踟蹰:搔首:用手挠头皮。踟蹰:徘徊,来回走动。形容心中焦急、惶惑或犹豫不定的样子。
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原诗
飘零无绪叹途穷,搔首踟蹰日已中。
何处人声似潮溯,黑云骤起满山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