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庙乌

巫庙真人古列仙,高心独爱玉炉烟。
饥乌巧会行人意,来去纷纷噪客船。

作品评述

《巫山庙乌》是苏辙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巫庙真人古列仙,
高心独爱玉炉烟。
饥乌巧会行人意,
来去纷纷噪客船。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巫山庙中的一只乌鸦。乌鸦是巫山庙真人的仆从,它高傲自负,独自喜爱在玉炉烟中飞舞。当有行人来到巫山庙时,饥饿的乌鸦会巧妙地捕捉到行人的意图,并在他们来去的过程中嘈杂地跟随着客船。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只乌鸦展现了苏辙对生活中微小而普通事物的敏感和观察力。诗中的乌鸦象征着巫山庙的神秘力量和超凡的存在,它被形容为"巫庙真人的仆从",暗示着这个地方有着神奇的灵性。乌鸦高傲独立,喜欢在玉炉烟中飞舞,这种形象给人一种神秘而超然的感觉。

诗中的"饥乌巧会行人意"表达了乌鸦对行人的敏锐感知和智慧。它能够巧妙地捕捉到行人的意图,这显示了它在巫山庙中独特的聪明和灵敏的观察力。

诗的最后两句"来去纷纷噪客船"给人一种热闹和喧嚣的感觉,形容了乌鸦在行人来来往往的客船上嘈杂地飞舞。这种场景给人一种喜乐和生机盎然的感觉,也暗示了巫山庙作为一个庙宇,生活着许多有趣而繁忙的场景。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巫山庙中乌鸦的形象和活动,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中微小事物的关注和独特的感受。这首诗通过对乌鸦的描写,传达出对自然界和人类活动的观察和思考,给人一种生动而有趣的感受。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佛身充满大千界,莲座玄谈海水翻。融摄群修证圆宽,灵通虚彻卓然存。

小山丛竹,到天古木。石下有人,定是山谷。

才有梅花便自奇,清香分付入新诗。閒持杯酒临风处,独倚栏干待月时。试向园林千万树,何如篱落两三枝。霜天角里空哀怨,丘壑风流总不知。

雨余飞絮乱,相别思难任。酒罢河桥晚,帆开烟水深。蟾宫须展志,渔艇莫牵心。岐路从兹远,双鱼信勿沈。

猗猗映门树,团团若双盖。微风薄层霄,仿佛斗清籁。逍遥步其下,秀色吾所爱。秋来霜叶红,飘落不相待。

古庙隆隆敞庭扉,风雨剥壁黦柱榱。我来安知神所依,穹堂窸窣风旛旗。神君庞躯突须眉,视我睨睚坐倨箕。惕烁观者骇不怡,群鬼後先张福威。直东之厢步逶迤,且益所见怪可嘘。马牛羊犬杂豕鸡,或戴以首旁四支。间有人面身亦非,老祝趋前为众词。口吻嗫嚅言嗢吚,称别状类顾东西。

梅师有松度,萧散意态真。皮冠簪白雪,布褐貯阳春。房计任简淡,了无一虑尘。茶一碗,酒一尊,熙熙天地一闲人。名山浮爽秀,朝暮瀹尔神。餐霞炼日气,井灶求遗珍。希夷仙境本不远,何用抱朴终其身。

莫把坐忘成坐驰,归来须是识真归。壶筹投尽无人拾,澹坐藤床风掩扉。

阳光不照临,积阴生此类。非无惜死心,奈有灭明意。妆穿粉焰焦,翅扑兰膏沸。为尔一伤嗟,自弃非天弃。

共传嘉树锁山阴,冰彩瑶光自一林。未必甘滋追大谷,照人风韵故能深。

浪迹终年客,惊心此地春。风前独去马,泽畔耦耕人。老大交情重,悲凉外物亲。子云今在宅,应见柳条新。

鱼在迷津苦海,随波逐浪漂游。闲抛香饵下纶钩。一钓俄然回首。也是宿缘深重,一齐万事都休。前途何处是程头。作个群仙领袖。

赤相祀事,济济锵锵。举斝酌本,神其允藏。

良人轻一别,奄忽几经秋。明月望不见,白云徒自愁。征鸿悲北渡,江水奈东流。会话知何日,如今已白头。

壮志如何便遽忘,故宜一旦问为邦。行藏独与吾夫子,不类当时狷与狂。

老夫归去,有三径、足可长拖衫袖。一道官衔清彻骨,别有监临主守。主守清风,监临明月,兼管栽花柳。登山临水,作诗三首两首。休说白日升天,莫夸金印,斗大悬双肘。且说庐传盛事,三个闲人眉寿。拣罢军员,归农押录,致政诚斋叟。只愁醉杀,螺江门外私酒。

沧浪亭下水连溪,影倒虚檐凤翅齐。白小牵风动晨镜,碧圆着雨响秋鼙。鱼舟点点依苹渚,雁齿依依跨柳堤。旧日沧浪元不变,何妨居士为全提。

风雨纵横夜彻明,须臾更觉势如倾。出门已绝近村路,对面不闻高语声。衔舳江关多蜀估,宿师淮浦饱吴粳。老民愿忍须臾死,传檄方闻下百城。

神农医王七十毒,金粟如来四百病。未如一卷混沌书,淡饭粗羹学清净。

乍去炎氛浊暑中,高怀幽事不如穷。乍怜老竹梢云碧,已见新梨着露红。回雪舞腰来洛浦,仰天歌韵有秦风。雄图壮节消磨尽,所得清樽一笑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