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寺冲师闸山溪为水轩

欲放清溪自在流,忍教冰雪落沙洲。
出山定被江潮涴,能为山僧更少留。

作品评述

《六和寺冲师闸山溪为水轩》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想要让清澈的溪水自由地流淌,
不忍让冰雪落在沙洲上。
离开山岗的时候,必定会被江潮冲刷,
做为山中的僧人也不会久留。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六和寺冲师闸山溪的景象。诗人苏轼表达了他想要让清澈的溪水畅快自由地流淌,不愿看到冰雪落在沙洲上的愿望。他预感到当他离开山岗时,必定会被江潮冲刷,无法久留在山中作为一位僧人。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描绘了山溪的景色,展示了苏轼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对自由的追求。诗中的"清溪"象征着纯净和自由,而"沙洲"则象征着困境和束缚。苏轼表达了对自然纯净状态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人类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受到各种限制和桎梏。诗人希望自己能像山中的僧人一样,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展现了他对自由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这首诗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子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自由的心态。通过描绘山溪的景象,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独白和对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虚堂向壁青灯灭。觉来惊见横窗月。起看月平西。城头乌夜啼。兰衾羞更入。欹枕偷声泣。肠断数残更。望明天未明。

仙经无限意,龙虎返丹砂。采缀阴阳理,终期岁月赊。求来皆有应,不信固难夸。忙说闲清境,真诚悟几家。

短棹钓船轻,江上晚烟笼碧。塞雁海鸥分路,占江天秋色。锦鳞拨刺满篮鱼,取酒价相敌。风顺片帆归去,有何人留得。

藤床巧织波文小。翻书欲睡莺惊觉。绕舍灿明霞。短长旌节花。此身无系著。南北东西乐。碧宇朗吟归。天风香染衣。

囊空心亦空,城郭去腾腾。眼作么是眼,僧谁识此僧。歇隈红树久,笑看白云崩。已有天台约,深秋必共登。

俱胝一指头,一毛拔九牛。华岳连天碧,黄河彻底流。截却指,急回眸。青箬笠前无限事,绿蓑衣底一时休。

夏旱连秋又及冬,大田高下总成空。千仓已失三农望,一雨欣闻百里同。青入平畴看麦秀,绿回枯沼喜泉通。从今得免填沟壑,皆谢天公惠困穷。

虎头燕含足奇谋,玉帐兵形象水流。此去关河应不远,上方拟筑望英楼。

星冠懒带,鹤氅慵披,色心顿起兰房。离了三清归去,作个新郎。良宵自有佳景,更烧甚、清香德香。瑶台上,便玉皇亲诏,也则寻常。常观里、孤孤令令,争如赴鸳闱,夜夜成双。救苦天尊,你且远离他方。更深酒阑歌罢,殢玉人、云雨交相。问则甚,咱门这里拜章。

虏骑塞东津,迍邅困此身。足伤方复步,牙痛又摇龈。忍见胡尘暗,俄惊岁事新。龙钟三十九,碌碌度青春。

蒋家兄弟清古,著书互相推宗。抟土划沙戏剧,穿岗度岭从容。

小苑莺歌歌,长门蝶舞多。眼看春又去,翠辇不曾过。

对此一拳石,便有沧洲趣。可笑祖龙痴,辙环山海路。赢得鲍鱼腥,属车无觅处。何如蓬荜人,低头檐下住。

苜蓿花犹短,昌蒲叶未齐。更衣过柏谷,走马宿棠黎。逆旅聊怀玺,田间共门鸡。犹思饮云露,高举出虹蜺。

後山勒水向东驰,却被前山勒向西。道是水柔无性气,急声声怒慢声悲。

诏预编摩辱主知,布衣亦得拜龙墀。书成一代存殷鉴,朝列千官备汉仪。漏尽秋城催仗早,烛明春殿卷帘迟。时清机务应多暇,阁下从容幸一披。

天下无双双井黄,遗编犹作旧时香。百年人物今安在,千载功名纸半张。使我诗篇如许好,关人身事亦何尝。地炉火暖灯花喜,且只移家住醉乡。

客来莫笑席尘凝,静处工夫却少增。黑蚁常翻鲁壁简,瘦蛟时落越溪藤。尚能豪健如霜鹘,未遽衰残学冻蝇。更喜论文有儿子,夜窗相对短檠灯。

阊阖城西山四面。鸭绿鳞鳞,轻拍横塘岸。一阵东风羊角转。望中已觉孤帆远。独恨寻芳来较晚。柘老桑稠,农务村村遍。山鸟劝酤官酒贱。炊烟深巷听缲茧。

莫言三谪远,归路近庾岭。谁怜东坡穷,垂老徒此景。幸无薪炭役,岂念冰雪冷。平生笑子厚,山水记柳永。孜孜苦怀归,何异走逃影。吾观两蛮触,出缩方驰骋。百年寄龟息,幸此支床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