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立斋橘花韵

梅花已仙去,草木同蕕薰。
万物竞妖冶,二气劳氤氲。
南服有橘隐,春风罔知闻。
浓露浥清晓,落月笼夜分。
玉圆太极判,蚌合开天真。
芬芳满宇宙,那肯媒东君。

作品评述

《和立斋橘花韵》是宋代王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梅花已经飘落,草木一同散发着芬芳的气息。万物争相展示它们的魅力,两股气息交织缠绕。南方的服饰中有橘花隐匿其中,春风却不知道它们的香气。浓厚的露水滋润着清晨,落月笼罩着夜晚的时光。玉圆代表着太极的判决,蚌合象征着开天辟地的真理。芬芳充满了整个宇宙,可它们却不肯作为东方君主的使者。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象征性的意象,抒发了对橘花的赞美和对自然界的惊叹之情。梅花已经离开了,但其他草木依然在散发着芬芳。万物都在竞相展示自己的美丽,而这种美丽是由两种不同的气息所共同创造的。诗人提到了南方的服饰中隐藏着橘花的香气,但春风却无法察觉,这暗示了人们常常忽略了身边的美好。清晨的露水和夜晚的月光给人以宁静和神秘的感觉。诗中的玉圆和蚌合象征了宇宙的运行和创生之理,而芬芳则弥漫在整个宇宙中。然而,尽管如此,它们并不愿意成为东方君主的使者,暗示了它们的纯真和独立。

赏析:
这首诗词以精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橘花和自然界的赞美之情。通过描绘梅花的离去和其他草木的芬芳,诗人传达了自然界的变幻和生机。他使用了对比手法,将万物的妖冶与橘花的隐匿相对照,强调了人们常常忽视身边美好事物的现实。清晨的露水和夜晚的月光给人以宁静和神秘的感受,使读者更加沉浸在诗意的氛围中。通过玉圆和蚌合的象征,诗人将宇宙的运行与创生之理融入其中,表达了对宇宙奥秘的思考。整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将自然景物和象征性的意象融为一体,展示了王柏细腻而深邃的诗人才华。

作者介绍

王柏(一一九七~一二七四),字会之,少慕诸葛亮爲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爲“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爲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謚文宪。柏着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爲《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王柏诗,以《续金华丛书》本《鲁斋王文宪公文集》(其中诗四卷)爲底本,校以明正统刻本(简称正统本),及影印《四库全书》本《鲁斋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南陵八月天,暮色远峰前。楚竹青阳路,吴江赤马船。籝金诸客贵,佩玉主人贤。终日应相逐,归期定几年。

十年两度送君归,听说乡山兴欲飞。岁久儿孙头角变,日长宾客往来稀。平桥着板通樵径,老树盘根作钓矶。强欲相从无旧业,定于何处解朝衣。

渭曲春光无远近,池阳谷口倍芳菲。官舍村桥来几日,残花寥落待君归。

京口瓜洲记梦间。朱扉犹映花关。东风太是无情思,不许扁舟兴尽还。春水漫,夕阳闲。乌樯几转绿杨湾。红尘十里扬州过,更上迷楼一借山。

云起高台日未沉,数村残照半岩阴,野蚕成茧桑柘尽,溪鸟引雏蒲稗深。帆势依依投极浦,钟声杳杳隔前林。故山迢递故人去,一夜月明千里心。

冬至长于岁。

南风吹烈火,焰焰烧楚泽。阳景当昼迟,阴天半夜赤。过处若彗扫,来时如电激。岂复辨萧兰,焉能分玉石。虫蛇尽烁烂,虎兕出奔迫。积秽皆荡除,和气始融液。尧时既敬授,禹稼斯肇迹。遍生合颖禾,大秀两岐麦。家有京坻咏,人无沟壑戚。乃悟焚如功,来岁终受益。

桂阳年少西入秦,数经甲科犹白身。即今江海一归客,他日云霄万里人。

逼砌筠窗围小院。日照花枝,疏影重重见。金鸭无风香自暖。腊寒才比春寒浅。昼景温温烘笔砚。闲把安西,六纸都临遍。茗碗不禁幽梦远。鹊来唤起斜阳晚。

过隙光阴流转,还丹岁月绵延。几人青髻对长年。且斗时间康健。四海幸归英主,三山免化飞仙。大家有分占桑田。近日蓬莱水浅。

两载求人瘼,三春受代归。务繁多簿籍,才短乏恩威。共理乖天奖,分忧值岁饥。遽蒙交郡印,安敢整朝衣。作牧惭为政,思乡念式微。傥容还故里,高卧掩柴扉。

年凶人卖子,吾亦卖银瓶。送老无留物,因贫总割情。捐躯资我饮,覆斗饯君行。正是花香日,凭谁细细倾。

困花压蕊丝丝雨,不堪只共愁人语。斗帐抱春寒,梦中何处山。卷帘风意恶,泪与残红落。羡煞是杨花,输它先到家。

东京石榴好,几处照楼台。秀色裙难学,幽香蝶不来。连枝成幄幕,著子尽琼瑰。乞取当窗种,年年四季开。

候潮门外浙江西,曾忆浮舟自此归。万古波涛今日是,一身踪迹昔人非。愁侵壮齿头先白,泪入秋风眼易眵。日暮彷徨不能去,连堤疏柳更依依。

耿耿抱私戚,寥寥独掩扉。临觞自不饮,况与故人违。故人方琢磨,瑰朗代所稀。宪礼更右职,文翰洒天机。聿来自东山,群彦仰馀辉。谈笑取高第,绾绶即言归。洛都游燕地,千里及芳菲。今朝章台别,杨柳亦依依。云霞未改色,山川犹夕晖。忽复不相见,心思乱霏霏。

昔君乌纱帽,赠我白头翁。帽今在顶上,君已归泉中。物故犹堪用,人亡不可逢。岐山今夜月,坟树正秋风。

日暮鸟雀瞑,空庭风雨悲。方知古今梦,同寄老槐枝。

流水东西傍帝台,六朝重为两朝开。曾有鹢首知高下,莫问鱼舟识去来。

万里鸥仍去,千年鹤未归。极知身有几,不奈世相违。岁暮蒹葭响,天长鸿雁微。如君那可别,老泪欲霑衣。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