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

千里隋堤榆柳风,轻花薄荚正冥蒙。
离情解逐仙舟去,欲过三江震泽东。

作品评述

《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是宋代诗人李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离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苏伯达离去的离情和对他前程的祝福。

诗词的中文译文:
千里隋堤榆柳风,
轻花薄荚正冥蒙。
离情解逐仙舟去,
欲过三江震泽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苏伯达离去的离情之感。首句描述了千里隋堤上榆树和柳树在微风中摇曳,给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感觉。第二句通过描写轻盈的花瓣和薄薄的荚壳,表达了诗人心中的离愁和忧伤。这里的"正冥蒙"形象地表达了离别时的迷茫和不安。

接下来的两句"离情解逐仙舟去,欲过三江震泽东"描绘了苏伯达离去的情景。诗人将苏伯达比喻为乘坐仙舟的仙人,离情如同解开的风,追随在仙舟后面。这里的"仙舟"和"离情"都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表达了苏伯达离去的壮美和高远。"三江震泽东"则是苏伯达前行的方向,形象地表达了他的目标之遥远和辽阔。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情感意象,抒发了诗人对苏伯达离去的思念和祝福之情。诗人以巧妙的比喻和意象,将离别的情感和苏伯达的前程相融合,使诗词充满了离别时的忧愁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作者介绍

李廌(一○五九~一一○九),字方叔,号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巖集后》)、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爲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早年以文章受知苏轼。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苏轼知贡举,得试卷以爲廌作,置之首选,而是科廌竟下第,所以轼有“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还迷日五色”(《送李方叔下第》)之叹。后再举亦失利,遂绝意仕进,定居长社。徽宗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有《济南集》(一名《月巖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八卷,其中诗四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迢递辞京华,辛勤异乡县。登高俯沧海,回首泪如霰。同人久离别,失路还相见。薛侯怀直道,德业应时选。蔡子负清才,当年擢宾荐。韩公有奇节,词赋凌群彦。读书嵩岑间,作吏沧海甸。伊余寡栖托,感激多愠见。纵诞非尔情,飘沦任疵贱。忽枉琼瑶作,乃深平生眷。始谓吾道存,终嗟

苍苍中条山,厥形极奇磈。我欲涉其崖,濯足黄河水。古刹栖柿林,绿阴覆苍瓦。岁晏来品题,拾叶总堪写。

黄帝升天去不还,空留片石在人间。千寻杳杳撑红日,倚云乔木羽林閒。时人不信飞升路,辙迹龙髯竟可攀。

喧喧暮雀啅寒枝,夜雪澄光入锦帷。示病维摩元不病,要收好语入新诗。

洞户香凝,宴开特地风烟好。靓妆娟妙。玉雪光相照。认是桃源,绿水红云绕。真曾到。漾舟人老。应被桃花笑。

自天生圣,垂董百王。恪恭明祀,陟降上庠。酌彼醇旨,荐此令芳。三献成礼,率由旧章。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虫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上客南台至,重阳此会文。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务简人同醉,溪闲鸟自群。府中官最小,唯有孟参军。

彼我俱澄澈,中涵理趣深。游鯈具龙体,幽洞通潭心。影动猿摇树,沙明日耀金。片岩经霹雳,痕凿到于今。

醉来黑漆屏风上,草写卢仝月蚀诗。

至矣坤德,皇哉地祇.开元统纽,合大承规。九宫肃列,六典相仪。永言配命,长保无亏。

一沼光涵四座寒,夕阳回首更凭栏。凭师早把香莲种,他日期来结社看。

帘影新妆一破颜。玳筵回雪舞,小云鬟。琼枝擢秀望难攀。凝情处,千里望蓬山。歌断酒阑珊。画船箫鼓转,绿杨湾。坠钿残燎水堂关。斜阳里,双燕伴人闲。

也知随俗调归策,却忆当年重出关。岂是长居户限上,可能无意马蹄间。中原百甓知谁运,今日分阴敢自閒。倘有寸功裨社稷,归来恰好试衣斑。

天末江城晚,登临客望迷。春潮平岛屿,残雨隔虹霓。鸟与孤帆远,烟和独树低。乡山何处是,目断广陵西。

八字打开,十分漏泄。孤危不立道方高,伎俩更无随意说。别虽,南斗七兮北斗八。

万仞崖头自放身,始知花发不干春。更从个裹寻枝叶,笑倒当年树下人。

人家二月燕始归,春阴还近清明期。我行东指来江上,杰木夹径如旌旗。驱驰不惮百里远,解后时醉青帘垂。悬知故人隐山市,相见甫迩黄生眉。

有妹有妹天一方,良人去后逢此殃。黄尘暗天道路长,男呻女吟不得将。汝母已死埋炎荒,汝兄跣足行雪霜。万里相逢泪滂滂,惊定拭泪还悲伤。呜呼四歌兮歌欲狂,魂招不来归故乡。

景淑能藏媚,情多不顿开。初疑香色老,终伴采烟来。夕露濡仙缬,晴阳染醉腮。施朱应有意,併为楚人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