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适寒夜读书

久従市井役,百事发不理。
感君读书篇,惜此寒夜晷。
殷勤附灯烛,黾勉就图史。
逡巡揖虞夏,汗漫驰刘李。
斯文家旧物,早岁夙従事。
一従慕膻腥,中弃如敝屣。
今夕亦何夕,忽如旧游至。
终篇再三叹,推枕不成寐。
人生无百年,所欲知有几。
县知未必得,奔走若趋市。
微言寄翰墨,开卷人心耳。
胡为弃不收,所逐在难觊。

作品评述

《和王适寒夜读书》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久从市井役,百事发不理。
感君读书篇,惜此寒夜晷。
殷勤附灯烛,黾勉就图史。
逡巡揖虞夏,汗漫驰刘李。
斯文家旧物,早岁夙从事。
一从慕膻腥,中弃如敝屣。
今夕亦何夕,忽如旧游至。
终篇再三叹,推枕不成寐。
人生无百年,所欲知有几。
县知未必得,奔走若趋市。
微言寄翰墨,开卷人心耳。
胡为弃不收,所逐在难觊。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苏辙在寒冷的夜晚与王适共同阅读书籍的情景。苏辙从事琐碎的市井工作已久,对于许多事情都漠不关心。然而,他感受到了王适读书的情怀,对此深感惋惜。他殷勤地点燃蜡烛,勉力研究历史之图书。他怀着虔诚的心情,恭敬地向古代贤人致意,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襟。这些文人家的旧物,早在年少时就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一度向往过名利的滋味,但后来却将其抛弃得如同破旧的鞋履。然而今夜,竟然如此突然地与过去的友人重逢,让他感到十分惊讶和愉悦。诗的最后几句表达了苏辙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他认为人的一生并不长,对于自己所欲知道的事情又有多少能够实现呢?他怀疑即使他成为地方官员,也未必能够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因此,他选择奔走于市井之间,将他微不足道的言语寄托在文字中,希望能够打开读者的心扉。他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会抛弃这些珍贵的东西,而他却一直追求着这些难以捉摸的东西。

赏析:
苏辙在这首诗词中表现出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他通过与王适共同阅读书籍的场景,表达了对读书的珍惜和对读书人的敬佩。他点燃蜡烛,用心地研究历史,展现了他对知识的殷切追求。他对过去的友人突然重逢的惊喜和愉悦,表达了他对于知识的回归和对曾经追求名利的放弃。最后,他思考人生的短暂和个人追求的困难,选择将自己的思考和心声寄托在文字中,希望能够打开读者的心灵。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寒夜读书的场景,表达了苏辙对知识的珍视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他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己从市井役中解脱出来,与王适一同读书的情景。诗中的动作和细节,如点燃灯烛、勉力阅读、汗水湿透衣襟,生动地表现了苏辙的用心和努力。他将自己与古代贤人相提并论,向他们致以恭敬和敬仰,展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在诗的后半部分,苏辙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和对知识追求的困扰。他认为人生无百年,时间有限,他对自己所追求的知识的实现感到疑虑。他怀疑即使成为地方官员,也未必能够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因此,他选择以微言寄托翰墨,将自己的思考写在文字中,希望能够打开读者的心灵。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苏辙对知识的珍视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通过描绘寒夜读书的情景,抒发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敬佩和对知识追求的坚持。诗中既有对过去的回忆和情感的表达,也有对未来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慨,展示了苏辙作为一位文人的内心世界和追求。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不见夫君岁月过,举头相望隔山河。人来人去书长到,江北江南情若何。铁砚功名当自许,铁囊诗句不须多。家风正待吾曹振,莫漫寻常费琢磨。

温柔乡里睹春容。无语闲将脚带松。魂梦阳台迷暮雨,丰姿洛浦挹仙风。追陪梅下黄昏路,仿佛槐安富贵宫。旧恨上心空有感,扫除全付一杯中。

彭城庵主。喜舍花园庵舍做。设此良缘。种下将来福禄田。全家修善。正是修行真地面。更好清心。神气冲和上宝岑。

日转庭槐影渐移,重门复屋传呼迟。不如拂袖穿云去,说与落花流水知。

山空樵斧响,隔岭有人家。日落潭照树,川明风动花。

本随馹使上长安,非到中途意便阑。为念征夫行旅苦,与生满舌绕牙酸。

健论开仍阖,清规高更寒。抗章胡未报,忧世可能宽。收用今宁晚,飞骞尚会看。自怜千虑短,所愿一枝安。

太冬积严杀,布令兆微霜。凄凄中园木,华采欻摧藏。岂无孤芳者,佳菊独煌煌。后雕虽尔德,曷补蕙兰伤。

不待人询,须当自问,如何用意图财。若非奸狡,无有自然来。心起悭贪嫉妒,宁思想、横祸非灾。欺天地,暗怀狠毒,怎不落深崖。阴司悬业镜,难谩难唬,难闲难推。却不如闻早,省悟心灰。物外追陪霞友,论长生、脱免轮回。修功行,不忘初志,定是赴蓬莱。

直把春偿酒,都将命乞花。只知闲信马,不觉误随车。

断际全机继后踪,持来何必在從容。巨灵抬手无多子,分破华山千万重。

身世飘浮水上蓬,间中清事有谁同。吟窗梦草添诗料,画笔生花奋化工。酒后乌鸟时击缶,愁来咄咄自书空。园林寂寞春何处,春在桑麻雨露中。

尽说灵踪妨画图,幽奇高尚义群居。山林总是神仙隐,礼乐爰修周孔书。解驾十年惟壮士,担簦千里结名庐。功成霄以非常事,对此那堪不我欺。

洁蠲老笔记祠庭,更把辞情韵入声。誓守松楸为得死,肯戕桑梓买偷生。衣冠图画君心事,香火焚修子血诚。孝义本来无世变,有谁下马拂阴茔。

最晓阴阳证,于身独不灵。有妻持旧肆,无子学遗经。虫蚀抄方箧,莎生晒药庭。城中医绝少,堪惜尔雕零。

般若大神珠,分形万亿躯。尘尘彰妙体,刹刹尽毗庐。

浪迹踰三纪,知音只数公。拙非今日用,愚与古人同。宾客虽常满,箪瓢或屡空。躬耕逢岁旱,拄杖立西风。

窃禄偷安到白头,一闻高韵使人羞。如今便欲归休去,已愧迟君八九秋。

风流从事季长家,绕遍官居种尽花。应为清才无比敌,拟将文彩竞春华。

余行江左路,曾涉蒋山椒。野逸思乘蹇,仪型想冠貂。帖窥藏五世,诗续咏前朝。永日欣无斁,巾欹膝屡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