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卢漕木芙蓉二首

风波久厌水中央,初日精神入槛光。
木末端来就词客,墙头应是误行郎。
高花大叶宜图障,浅绿深红照豆觞。
壮观秋容惟有此,霜边倒尽雨边荒。

作品评述

《次韵卢漕木芙蓉二首》是宋代文人项安世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景色宜人的场景,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感慨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是:

风浪久已让人烦厌,初日的光芒闪入房檐。木头顶端来迎接词客,墙头上应是迷路的行人。高高的花朵和大片的叶子能够作为障隔,浅绿和深红色照亮着酒杯。唯有这壮丽的秋景,才能在霜边倒尽和雨边荒芜中显现。

这首诗的诗意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秋天景色的赞美和感叹。诗中通过描绘风浪久久不息、初日的精神闪入房檐的情景,传达了作者艰难的心境。然后,作者转而描述了花朵、叶子、酒杯等元素,以及壮丽的秋景,这些景象给人以美感和宁静之感。最后,诗人以霜边倒尽和雨边荒芜作为对比,强调了秋景的独特之处和它所能带来的壮观景象。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秋天美景的赞美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诗人运用了意象丰富的语言,通过对风浪、初日、木芙蓉等元素的描绘,展示了秋天的美丽和多彩。诗中的"墙头应是误行郎"表达了作者对迷失方向的人的同情和思念,增加了诗词的情感色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传达了作者对秋天景色的赞美和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和多样性,同时也折射出人生的无常和沧桑。

作者介绍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爲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爲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臺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爲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诗词推荐

不见诗仙何逊来,春风几度早梅开。竹篱茅舍自清绝,未用移根东阁栽。

枯槁形骸,虚明性怀。秋河夜月,老树苍崖。一机色前自宛转,万像头上谁安排。云门拄杖,赵州草鞋。

花前顾影粼粼。水中人。水面残花片片绕人身。私自整,红斜领,茜儿巾。却讶领间巾里刺花新。

曾问梅花开未开,拟扶短策步苍苔。可怜雨雪飘零尽,不得花边醉一回。

晚妆懒困晓妆新,火急来看趁绝晨。夹径花枝欺我老,竞将红露洒乌巾。

去年敛板趋庭侧,门前杨柳金如色。今年公去柳何如,已作凉阴舞寒碧。岁月匆匆无足恨,离合人生那免得。身如汀雁偶相逢,自是不须论定迹。我今胡为抱不满,攀辕益为邦人惜。永嘉雄望城海滨,吏久不良民弊积。年来开府皆钜公,旁助划除知有力。岁当乙卿夏不雨,旱雾吹风千里赤。

客裹惊秋晚,慵眠但曲肱。夜阑深院雨,人过隔墙灯。远思千端恶,寒威一倍增。梦孤浑易破,哀柝故登登。

生无机巧姿,所贵唯实践。探玄发尽霜,穷胜足重研。渡水识归源,看云悟舒卷。宁教身不遭,颇谓首难俛。余年辞畏途,灭迹向绝巘。形骸未全枯,嚣烦幸俱遣。中心本难诬,万事不欲辩。手把楞伽经,交趺对炉篆。

一源曲折几成桥,稻陇蔬畦高下浇。水碓暗鸣蛙吠草,绿云乱点鹭侵苗。谁云斗粟可相挽,到处佳山如见招。东亩拔秧南亩莳,乐哉安得助长谣。

太守今何在,行春去不归。筵空收管吹,郊迥俨骖騑.营外星才落,园中露已稀。伤心梁上燕,犹解向人飞。始忆花前宴,笙歌醉夕阳。那堪城外送,哀挽逐归艎。铃阁朝犹闭,风亭日已荒。唯馀迁客泪,沾洒后池傍。

看龙舟,看龙舟,两堤未斗水悠悠。一片笙歌催闹晚,忽然鼓棹起中流。

余英山中枫叶赤,龟溪溪上蘋花白。野翁杖屨往来频,为爱溪山好色。白叟虬髯眼深碧,邂逅相欢坐苔石。语终长啸归青壁,恐是云深避秦客。斯人再见虽难期,忘机亦有渔樵席。藉草班荆相尔汝,无主无宾心自适。沙鸥飞度夕阳间,烟外遥闻一声笛。

湖海余生在,桑榆暮景闲。只堪娱老圃,焉用访名山。邻屋晓舂急,客床乡梦还。江天啼鴃处,残月几回弯。

幸藉炎蒸力,因迁腐草踪。清宵能自照,暗室肯相容。雨巷幽光晦,风帘乱点重。临书方汝赖,惟恐有鸣蛬。

舍舟步到南山寺,恍然忽记当年事。李侯见我颜色温,席间款语真有味。翰林风月久芜没,莫叹青衫百僚底。君不见少陵一生穷到死,亦有诗能驱瘧鬼。

莱公昔未遇,寂寞在巴东。闻道山中树,犹余手种松。江山养豪俊,礼数困英雄。执版迎官长,趋尘拜下风。当年谁刺史,应未识三公。

搔首对青波,萧萧半欲皤。不关年运迫,政为别离多。落魄空长恨,飘零谩短歌。残春与倦客,已矣更如何。

何须问我道成时,紫府清都自有期。手握药苗人不识,体含金骨俗争知。

国家元气几如发,章李以来几台察。翻盆窥瓮若不闻,射影含沙但潜发。坦途自诧忘羊肠,坚冰恐已在履霜。熙丰旧人正伺隙,乃尔寂寂无精光。抨弹已上旨宣谕,谏不能行法当去。老乌欲食不再鸣,幸有新来柏台疏。蛰霆忽击聩者惊,不待数月如阳城。中书君已非偃月,何事亦恶伏马鸣。

董子园边放去舟,故人牵缆数相留。客心已逐花前发,总听骊歌不解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