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斋对莲

平湖花叶乱相撑,恰对幽斋小榻清。
万绿浅深非作意,千红浓淡总无情。
好观物态群嘉萃,从识乾元一理生。
佔毕暇余时与玩,会予心处有谁评。

作品评述

《湖斋对莲》是宋代诗人陈淳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湖斋中的景色与莲花之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思考。

诗意:
这首诗以湖斋和莲花为主题,通过对它们的描绘和对比,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的湖斋是一个安静、幽深的地方,而莲花则是美丽、纯洁的象征。诗人通过描绘莲花的颜色和形态,表达了对自然界丰富多彩的景象的观察和感受。他认为这种多样的颜色和形态并非人为设计,而是自然界的真实表现,充满了无私无情的美。诗人在欣赏这些自然景物的同时,也在思考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意义。

赏析:
诗词以平湖为背景,通过对湖斋和莲花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多样性。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通过描绘湖斋花叶的景象来营造出清幽的氛围。他用"万绿浅深非作意,千红浓淡总无情"来形容莲花的颜色,表达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无私无情之美。这种自然美的描绘,使诗人深入思考宇宙的奥秘和一切事物的生命力。

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景物,思考宇宙的原理和人生的意义。他认为宇宙万物都有其存在的道理,万物的生命力和美丽都是源自于宇宙的智慧。诗人暇余之时,与景物相伴,思考万物的本质,并对自己的所思所感进行玩赏。他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感受,也期待着他人的评价,这表达了诗人对自我认知和他人理解的渴望。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湖斋和莲花的美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感悟。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宇宙奥秘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审美体验和内心世界的追求。

作者介绍

陈淳(一一五五~一二一九),字安卿,学者称北溪先生,龙溪北溪(今福建漳州)人。孝宗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乡贡进士。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朱熹知漳州,淳执贽从学,延置学宫。曾权长泰簿(本集卷四《权长泰簿喜雨呈郑宰》《解职归题主簿轩壁》)。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预特试,明年授安溪簿,未及上,十二年卒,年六十五。有《北溪大全集》五十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陈宓《北溪先生墓志铭》、门生陈沂《北溪先生叙述》,《宋史》卷四三○有传。 陈淳诗,以明弘治三年抚州守周梁石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北溪大全集》(简称四库本)、清干隆四十八年陈文芳刻本(简称陈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

诗词推荐

远迹荒郊谢儁豪,春风谁与驻干旄。故交重趼恩何厚,新句连篇韵更高。美似狂酲初噉蔗,快如衰病得观涛。久佑坏冶成天巧,岂与人间共一陶。

孤城高倚汉江秋,血战三年死未休。铁石肝肠忠义胆,精灵常向岘山留。

普目不拘开合眼,意光何必待天明。众人未起我周布,行益资他腹自膨。

曙风入修檐,宿霭度遥岭。游子恋庭闱,延此须臾景。临行懒加衣,上马晨烟冷。歧路白日忙,气候清夜永。前途寡亲友,所晤唯瘦影。长风傥或借,逸翰当少骋。不然早旋归,柴门保孤静。

西湖烟水茫茫,百顷风潭,十里荷香。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尾尾相衔画舫,尽欢声无日不笙簧。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刑部二品尚书郎,匹马萧然返故乡。点检庭前新种柳,於今森列总成行。

相望千里马牛马,联事湖湘各已翁。造次便呼儿女见,绸缪略与弟兄同。百年又是梅花发,万事何如荔子红。欲附使轺嗟不及,却怜身在俊躔中。

稽天巨浸洗南荒,尚有千峰骨立强。民未降丘应宅此,举头天壁有囷仓。

夜过洞庭曲,青山玉作堆。仙人吹铁笛,白鹤自飞来。

渡头步石巳平沉,三月溪流处处新。柳絮飘零游子梦,草花清净道人心。只消贫有诗传世,不要狂思药化金。一片夕阳天共远,鹃声相应隔山林。

晓日光穿户,衡门起及晨。檐垂冰折柱,涧涌雪鎔银。腊取一时乐,春期数日新。曝书仍曝背。自笑巧於贫。

柔极深慈冠古先,谢成宗祏奉斋牷。欲知太姒嗣音盛,亲见周王作雅年。

风驭云车去几年,空余故迹锁苍烟。古来信有神仙事,莫漫诗成谢自然。

挹河澄绿宇,御沟映朱宫。辰旂翻丽景,星盖曳雕虹。学嚬齐柳嫩,妍笑发春丛。锦鳞文碧浪,绣羽绚青空。眷念三阶静,遥想二南风。

可能宴坐即宴坐,待全静无全静时。

白首归来养性情,同时流辈尽雕零。忘怀物外思游好,访旧樽前得典刑。霜月醉留湖榭白,雪风吟度陇山青。斯民利病君多识,好奉新书谒帝庭。

寥寥空山岑,冷冷风松林。流月垂鳞光,悬泉扬高音。希夷周先生,烧香调琴心。神力盈三千,谁能还黄金。

呜咽泉流万仞峰,断肠从此各西东。谁知不作多时别,依旧相逢沧海中。

汉陵秦苑遥苍苍,陈根腐叶秋萤光。夜空寥寂金气净,千门九陌飞悠扬。纷纶晖映互明灭,金炉星喷镫花发。露华洗濯清风吹,低昂不定招摇垂。高丽罘罳照珠网,斜历璇题舞罗幌。曝衣楼上拂香裙,承露台前转仙掌。槐市诸生夜读书,北窗分明辨鲁鱼。行子东山起征思,中郎骑省悲秋气。

微阳挂木杪,孤鸟下云淀。广墟遗稻粱,鹳鹤伴凫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