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鄱阳复道者

相逢首人漆双瞳,衣衫零落迎秋风。
甘将百骸作泥土,冷笑万事如展蓬。
当今祖道薄如纸,瓦缶雷鸣闹人耳。
正音却作画线悬,两手枕胸泪如洗。
行行不惜两茎眉,魔宫虎穴俱探窥。
山穷桥断始得路,伎俩尽时方见伊。

作品评述

《送鄱阳复道者》是宋代释智愚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索和对时代的反思。

诗中以相逢的首人漆双瞳为引子,描绘了一个衣衫零落、面容疲惫的形象,迎着秋风。这种形象隐喻着一个在世间受到磨难和折磨的人。接下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的看法,愿意将百骸归于泥土,对世事漠然冷笑,将一切皆视为浮云。

诗中提到当今祖道薄如纸,瓦缶雷鸣闹人耳,这是诗人对于时代的批评。祖道薄如纸意味着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逐渐淡薄,瓦缶雷鸣则象征着社会喧嚣和浮躁。

然而,诗人并非完全绝望,他认为正音却作画线悬,这是指真正的声音、真理被掩盖,不为人所听闻。诗人枕胸泪如洗,表达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行行不惜两茎眉,魔宫虎穴俱探窥,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真理,即使如同进入魔宫和虎穴一般危险。

最后两句"山穷桥断始得路,伎俩尽时方见伊"表达了诗人的观点。山穷桥断意味着困境之中才能找到出路,伎俩尽时方见伊则是指等到一切都尽头时才能见到真正的出路和解脱。

这首诗词通过对人生和时代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的痛苦和对于真理的追求。诗人通过描绘形象和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于人生的思索。整首诗既有对于世俗的冷嘲热讽,又有对于真理的追求和对于生命的反思,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诗词推荐

三年不废策儒宗,清问图回自九重。不特赐书荣进士,圣君政本道中庸。

南泉中水草,古锥更老倒。放却鼻头绳,四天无处讨。

池台非雾。缥缈双溪路。家在江南佳丽处。看取谢公风度。蟠桃酒酝千秋。金伙欲上迟留。笑待锦花裀上,双鸾舞彻梁州。

秋虫随响灭,振羽不知疲。譬彼附炎士,宁思失势时。垂竿动天象,煊策茹商芝。投分谅非浅,翻然弗可追。

金屋旧题烦乙子,蜜脾新采赖蜂臣。蜻蜓蛱蝶无情思,随例颠忙过一春。

一身清净本无瑕,了了归家胜出家。红叶舞风须早觉,莫将有限逐虚华。

雪窗病恼独支颐,不解随人举酒卮。惊辨有时欺白羽,解围无妇蔽青丝。骊珠满袖勾吟兴,鹿氅看山恋药糜。莫讶牛腰联未足,江州司马例能诗。

入暮凫鐘警,乘凉鹄帐褰。雾来灯欲湿,萤过草疑燃。野气樽浮桂,幽香席藉荃。无因招傲吏,同宿一壶天。

八十山翁病不支,出门也赋喜晴诗。小楼酒旆阑街处,深巷人家晒练时。本借微风欹帽影,却乘新暖弄鞭丝。归来幸有流香在,剩伴儿童一笑嬉。

可堪收拾归屏枕,颇欲浮沈付酒杯。

漳水醉中别,今来犹未醒。半生因酒废,大国几时宁。海畔将军柳,天边处士星。游人不可见,春入乱山青。

先朝取士尚雕虫,前辈皆因此显融。衡鉴集中推范老,混成篇里得沂公。杏园饮畅莺声早,梨岭飞高雁影同。岁晚交游各西上,不留一个伴溪翁。

君父如天地,虽逃安所之。可怜共世子,死不恨骊姬。

兹泉定力冠诸泉,故向空山独湛然。终日虚明无一物,客来惟见浪痕圆。

久厌衣冠尘土浸,赐休何苦马骎骎。穷冬积雪春不雨,昨日残红今绿阴。却扫不知门外事,安禅深得静中心。读书陶令非求解,禁酒扬雄不待箴。

秦望山头云,昨日鸾凤举。冥冥万里风,淅淅三更雨。小臣知君忧,起坐听檐语。风力有去来,龙工杂文武。灯花识我意,一笑相媚妩。泥翻早朝路,瀰瀰光欲吐。郁然苍龙阙,佳气接南亩。千官次第来,豫色各眉宇。记各以短篇,不工还自许。

鼓子花开春烂漫,荒园无限思量。今朝拄杖过西乡。急呼桃叶渡,为看牡丹忙。不管昨宵风雨横,依然红紫成行。白头陪奉少年场。一枝簪不住,推道帽檐长。

候潮动鸣舻,出浦纵方舟。举箔见兹山,岿然峙中流。朱堂出烟雾,缥缈若瀛洲。十年入梦想,一日恣寻游。屐屦上层阁,披襟当九秋。地势已潇洒,风飙更飕飕。远挹蜀浪来,旁临沧海浮。壶觞对京口,笑语落扬州。久闻神龙伏,况睹鸷鸟投。行缘石径尽,却倚岩房幽。颇谐云林思,顿豁

城连湖岸水为关,旦暮樵风自往还。龟负宝林新佛地,龙蟠使宅老仙山。平生仕宦今何得,终日登临独未闲。岁满徘徊难遽别,就中潇洒异人间。

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更遭丧乱嫁不售,一生抱恨堪咨嗟。土风坐男使女立,应当门户女出入。十犹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至老双鬟只垂颈,野花山叶银钗并。筋力登危集市门,死生射利兼盐井。面妆首饰杂啼痕,地褊衣寒困石根。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