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证道歌·证道歌

宗迹通,说亦通,两处由来剑刃锋。
八还要义漫天诀,七处徵心理一同。

作品评述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宗迹通,说亦通,两处由来剑刃锋。
八还要义漫天诀,七处徵心理一同。

诗意:
这首诗歌表达了证道的思想和境界。宗教的迹象和言辞都能达到境地的境界,它们都源自剑锋的锐利。八个归还(还原)的义理散布在天地间,同时七个征兆与内心的理念相互协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宗教修行的精神境界。"宗迹通,说亦通"表达了宗教的迹象和教义都能指向同一真理。"两处由来剑刃锋"的意象揭示了宗教的力量如同锋利的剑一样刺向人心。"八还要义漫天诀,七处徵心理一同"则描绘了八个归还的义理在天地间广泛传播,而七个征兆与内心的理念相互呼应。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有力的形式展现了宗教修行中的重要思想。它表达了追求真理的信念,以及通过宗教实践和内心的体悟来实现心灵的升华。这首诗词饱含着对深邃境界的向往和对宗教智慧的颂扬,同时也呈现了释印肃独特的文学才华。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指麾谈笑间,朗若月出云。放之准四海,经济要属君。

楚僧怀素工草书,古法尽能新有馀。神清骨竦意真率,醉来为我挥健笔。始从破体变风姿,一一花开春景迟。忽为壮丽就枯涩,龙蛇腾盘兽屹立。驰毫骤墨剧奔驷,满坐失声看不及。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人人细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

时论归清德,皇心重老臣。祖风终骾直,家学本深淳。便殿谈经久,安车就第新。如何金未尽,奄忽弃乡人。

孟家种柳东城去,临水逶迤思故人。不似当时大司马,重来得见汉南春。

蝉韵清弦,溪横翠縠。翩翩彩鹢帆开幅。黄帘绛幕掩香风,当筵粲粲人如玉。浅黛凝愁,明波转瞩。兰情似怨临行促。不辞寸断九回肠,殷勤更唱江南曲。

浊世清名一概休,古今翻覆賸堪愁。年年春浪来巫峡,日日残阳过沔州。居杂商徒偏富庶,地多词客自风流。联翩半世腾腾过,不在渔船即酒楼。

梦蚁浪多忧,隙驹如许遒。凄凉一霜早,黄落万山秋。得失古青简,漂零予白头。不因多病过,始觉此生浮。

东风日边起,草木一时春。自笑中华路,年年送远人。

南鸿过尽,正龙沙岁晚,严凝时节。朔吹翻空沙石走,一夜坤维冻裂。宇宙茫茫,山川杳杳,千里飞阴雪。停骖回顾,壮心未信如铁。京国十月先春,杏桃无数,破暖应开彻。此去佳游知不负,醉里雕鞍南陌。粪火炉边,简书丛里,肯念飘零客。故人欲问,此情正待君说。

东省南宫切太微,夔龙行集凤凰池。更哦殿阁熏风句,坐觉微凉生桂枝。

行不到处行一步,说不到处道一句。径山诸公见义勇为,灵隐师伯拔剑相助。

六朝千古台城路,伤心几番兴废。形胜空存,繁华暗老,举目江山还异。风尘万里。柰迁客驱驰,去程迢递。故旧相望,雁边消息缈难寄。春风凤皇台上,转蓬回首处,应叹身世。江总情深,陈琳檄倦,投老竟成归计。斜阳某水。且净洗缁衣,任休行李。只怕东山,兴来还又起。

会稽内史三韩扇,分送黄门画省中。海外人烟来眼界,全胜博物注鱼虫。

酒阑离思浩无穷,西望维扬忆数公。万里飘零身未了,一家知奖意曾同。云横晋国尘应暗,路转吴江信不通。今日便成卢子谅,满襟珠泪堕霜风。

夜床风雨梦到处,东湖西山如接连。安信喜随乌鹊后,雅怀知寄白鸥边。轩窗春动花阴满,图史香浮墨色鲜。个里诗书应有味,不妨兼读养生篇。

世胄今为旅,多才懒自营。坦怀君子道,惜别故人情。归棹春潮满,郊居海月明。雄文不轻售,须待最高名。

南下斯须隔帝乡,北行一步掩南方。悠悠烟景两边意,蜀客秦人各断肠。

君是神仙人,应识蓬莱路。愿将尘土客,共向蓬莱去。蓬莱高高东海东,烟波渺渺鞭飞龙。窗间棋罢一笑许,扶桑倒影千度红。刀圭绛雪从君得,天风泠泠吹两腋。窃桃小儿意安在,乘骏天人何处觅。尚闻金母呼众灵,瑶池夜晏千云軿。金檛玉斧散光景,凤歌鸾舞流芳馨。低头再拜谢君力,

头发梳千下,休粮带瘦容。养雏成大鹤,种子作高松。白石通宵煮,寒泉尽日舂。不曾离隐处,那得世人逢。

羁游白社身虽屈,高步辞场道不卑。投分共为知我者,相寻多愧谪居时。离怀耿耿年来梦,厚意勤勤别后诗。今日溪边正相忆,雪晴山秀柳丝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