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永折梅走笔谢之

岁晚梅花未经眼,自嗟枉作近南官。
忽来数朵惊初识,已是先生觅句残。

作品评述

《张伯永折梅走笔谢之》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一个晚冬时节,张伯永折下一枝梅花,感叹自己辛苦近南方官职而未曾见到梅花的美丽。然而,当他把梅花带回家中的时候,却惊喜地发现梅花已然盛开。这让他感到惊讶和欣喜,同时也想起了先生曾经寻找诗句的情景。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梅花的盛开和张伯永的感叹,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时光荏苒的感慨。梅花作为冬季中的瑰宝,寄托了坚强与希望的象征,同时也是文人雅士喜爱的题材之一。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梅花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短暂而珍贵,需要珍惜眼前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意境,通过对梅花的描述和张伯永的感叹,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寒冷的冬日,感受到梅花盛开的喜悦和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中的“岁晚梅花未经眼”一句,表达了张伯永对美景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在南方,梅花是冬季中最早绽放的花朵之一,而张伯永由于工作等原因,未能亲眼目睹梅花的美丽,因而感到惋惜。

接着,“自嗟枉作近南官”一句,展现了张伯永为了近南方的官职而努力工作的辛酸。他为了工作而错过了欣赏梅花的机会,因此感到有些遗憾。

然而,诗中的“忽来数朵惊初识”一句,给人一种转折感。这里描绘了张伯永回到家中后,突然发现几朵梅花已经盛开,给他带来了惊喜。这种转折使诗词的情感更加鲜明。

最后一句“已是先生觅句残”,则提及了张伯永的先生,也即诗人自己。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美景的喜爱,以及写诗的激情。他发现梅花的美,也激发了他寻找适合描绘梅花的诗句的灵感。

通过描写梅花的美丽和张伯永的情感变化,这首诗词传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它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刻画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与共鸣,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短暂,引发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充实生活的《张伯永折梅走笔谢之》

岁晚梅花未经眼,
自嗟枉作近南官。
忽来数朵惊初识,
已是先生觅句残。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作品,描述了一个意境。诗中,梅花的盛开成为了表达诗人情感的载体。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的盛开和自己的感慨,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的开篇,“岁晚梅花未经眼”,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梅花是冬季中最早绽放的花朵之一,而诗人却未能亲眼目睹梅花的美丽,对此感到惋惜。

“自嗟枉作近南官”一句,展现了诗人为了近南方的官职而努力工作的辛酸。他为了工作而错过了欣赏梅花的机会,因此感到有些遗憾。

然而,接下来的“忽来数朵惊初识”一句,给人一种转折感。诗人回到家中后,突然发现几朵梅花已经盛开,给他带来了惊喜。这种转折使诗词的情感更加鲜明。

最后一句“已是先生觅句残”,提及了诗人的先生,也即诗人自己。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美景的喜爱,以及写诗的激情。他发现梅花的美,也激发了他寻找适合描绘梅花的诗句的灵感。

整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刻画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与共鸣,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短暂,引发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充实生活的思考。

作者介绍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诗词推荐

黄华十月逾风流,不把重阳作话头。昨夜满林霜似雪,笑他红叶冷飕飕。

田三昔同寮,向我每倾倒。当年或龃龉,反覆看愈好。寇三我部民,孝悌化邻保。有如袁伯业,苦学到衰老。石生吾邑子,劲立风中草。宦游甑生尘,菽水媚翁媪。我穷交旧绝,计拙集枯槁。三子尤见存,往复纷纻缟。迎我淮水北,送我睢阳道。愿存金石契,凛凛贯华皓。

粉署为郎四十春,今来名辈更无人。休论世上升沉事,且斗樽前见在身。珠玉会应成咳唾,山川犹觉露精神。莫嫌恃酒轻言语,曾把文章谒后尘。

朝渴饮清池,暮饱眠深栅。◇媿主人恩,自非杀身难报德。主人施恩不待报,哀尔胡为网罗获。南山蔼蔼动春阳,吾欲纵尔山之傍。岩崖雪尽飞泉溜,涧谷风吹百草香。饮泉啮草当远去,山後山前射生户。

爱民端与共胞胎,消得黄金为筑台。一道香烟随牒去,五更风雨入诗来。雪灯字暗心犹在,霜叶衫枯首独回。气格老苍能过我,柴门不厌为君开。

山之寒兮带雪,水之清兮含月。默而灵兮卓卓妙存,静而应兮尘尘光发,彻见离微兮任出任没。

书云开管宴,法轮食轮转。觑之双眼盲,味之唾三嚥。云门胡饼,谩自夸张,杨岐栗蓬,急须收卷。露柱灯笼,春风满面。

半纸功名百战身,不堪今日总红尘。死生自古皆由命,祸福于今岂怨人。蝴蝶梦残滇海月,杜鹃啼破点苍春。哀怜永诀云南土,锦酒休教洒泪频。

爸笑妈随女扯书,一家三口乐安居。济南山水充名士,篮里猫球盆里鱼。

多谢高人问起居,惠然相过共秋蔬。栖栖众且疑夫子,碌碌谁知效阿奴。老去睡乡还积欠,君来诗社责新逋。便便一觉南窗午,短簟方床意不疏。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闲逐维私向武城,北风青雀片时行。孤帆瞥过荆州岸,认得瞿塘急浪声。

银井桐花发,金堂草色齐。韶光爱日宇,淑气满风蹊。蝶影将花乱,虹文向水低。芳春随意晚,佳赏日无暌。

蹇驴愁石路,余亦倦跻攀。不见道人久,忽然芳岁残。朝随云暂出,暮与鸟争还。杳杳青松壑,知公在两间。

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绩,文伯曰:“以歜之家而主犹绩,惧干季孙之怒也。其以歜为不能事主乎?”其母叹曰:“鲁其亡乎?使僮子备官而未之闻耶?居,吾语女。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

伶俜乖拙两何如,昼泥琴声夜泥书。数拍胡笳弹未熟,故人新命画胡车。

正怜东道感贤侯,何幸南冠脱楚囚。睆伯台前收别宴,乔公亭下舣行舟。四年去国身将老,百郡征兵主尚忧。更向鄱阳湖上去,青衫憔悴泪交流。

恨个侬无赖,卖娇眼、春心偷掷。苍苔花落,先印下一双春迹。花不知名,乔才闻气,似月下箜篌,蒋山倾国。半解罗襟,蕙薰微度,镇宿粉、栖香双蝶。语态眠情,感多情、轻怜细阅。体问望宋墙高,窥韩路隔。寻寻觅觅。又暮雨凝碧。花径横烟,红扉映月,尽一刻、千金堪值。卸袜熏笼

日日上巑屼,吟边饱看山。笋舆空岭遍,桂楫汎溪还。芳草垂杨际,行云流水间。往来身不系,未羡白鸥閒。

粤峤犹存拜汉台,东南半壁望中开。命归亭长占王业,人起炎方见霸才。日月行空从地转,蛟龙入海卷潮回。山川自古雄图在,槛外时闻绕电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