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祝参政之云南

天涯芳树绾离旌,迁客迟回恋圣明。
晓梦依稀度阊阖,尚随残月听流莺。

作品评述

《送陈太仆察谪教海阳二首》是明代文学家陆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涯芳树绾离旌,
迁客迟回恋圣明。
晓梦依稀度阊阖,
尚随残月听流莺。

诗意:
这首诗词以送别陈太仆察谪教海阳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陈太仆迁徙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天涯异地的景象,以及诗人醒来时依稀回忆起的阊阖城门和清晨时分依然鸣唱的流莺,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迁徙者的祝福和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陆粲细腻的笔触和对情感的表达。首句“天涯芳树绾离旌”,以天涯遥远之地的芳树和离别的旌旗作为景物描绘,给人一种别离之情的感触。诗中的“迁客迟回恋圣明”表达了诗人对迁徙者迟迟不归、怀念圣明时代的思念之情,体现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舍。

接下来的两句“晓梦依稀度阊阖,尚随残月听流莺”描写了诗人清晨醒来时回忆起往事的情景。阊阖是城门的意象,通过这一景象,诗人将自己与迁徙者联系起来,表达了对迁徙者的关切和对过去时光的留恋。而残月和流莺的描写则增添了一丝朦胧的情感,为整首诗词增添了一种迷离之美。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陆粲对迁徙者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时光和圣明时代的怀念。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诗人成功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赋予了这首诗词一种深邃而留恋的意境。

诗词推荐

久客不忘归,相逢喜乡曲。杖藜时过门,软语伴幽独。翩翩别我去,芒鞋踏清秋。二浙富山水,令人怀昔游。我今齿发衰,闻道不加进。羡君方妙龄,六翮宜自振。末法日颓弊,丛林魔说多。愿君择师友,金玉须琢磨。他时重逢迎,洗耳听高论。岂惟慰相思,亦以警老钝。

粤女市无常,所至辄成区。一日三四迁,处处售虾鱼。青裙脚不袜,臭味猿与狙。孰云风土恶?白洲生绿珠。

炊烟漠漠衡门寂,寒日昏昏倦鸟还。数树丹枫映苍桧,天工解作范宽山。

康阜如蓬岛,欲寻风引归。烟藤猿啸月,云碓水鸣机。剩结餐霞侣,深随杖锡飞。谢公行乐处,山翠扑人衣。

晚上危亭望彼苍,时时飞电迸流光。嗟人生世须臾里,未必能如电久长。

荐福少方便,拳头如掣电。千眼地摸索,千耳不可见,家家门首透长安。

山衲宜何处,经行避暑深。峰西多古寺,日午乱松阴。鹤默堪分静,蝉凉解助吟。殷勤题壁去,秋早此相寻。

规创仙舟傍水涯,搜名揭榜号安坻。于今措足如平地,无复风波十二时。

凛节清姿老更坚,不须藏雪待炎天。明年归拜颁冰宠,吉甫清风在舜弦。

濛濛雨中春,回首失残腊。茸茸亭前草,新旧已相杂。累囚守僧窗,日惧万钧压。有罪可糜躯,无仆堪荷锸。门前苍藓深,户外蛛纲合。时与逢迎者,云中一孤塔。

仰山显迹,契会宗师。一法性身,利物宏慈。

怪底消除执热烦,郑公方丈接三韩。空馀坐榻悬犀柄。岂有行廚洗玉盘。作吏忽惊玄鸟变,寻盟未向白鸥寒。诸山只在登临眼,安得陪君杖履看。

碧海漾仙洲,骊珠外无宝。一岳倚青冥,群山尽如草。君侯圣朝瑞,动只关玄造。谁云倚天剑,含霜在怀抱。谁云青云险,门前是平道。洪民亦何幸,里巷清如扫。至化无经纶,至神无祝祷。即应炳文柄,孤平去浩浩。即应调鼎味,比屋堪封保。野人慕正化,来自海边岛。经传髻里珠,诗学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土。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近传天子尊武臣,强兵直欲静胡尘。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

二曲崚嶒三石峰,当时秦女采芙蓉。至今汤沐临清泚,不作巫阳十二重。

欲书火后旧时经,剔血和煤字字真。未举笔前全藏了,闻弦应有赏音人。

暂别蓬莱海上游,偶逢太守问根由。身居北斗星杓下,剑挂南宫月角头。道我醉来真个醉,不知愁是怎生愁。相逢何事不相认,却驾白云归去休。

底叹兹岩省见稀,惯居故国看山围。应缘此日慰岑寂,聊遣清诗为发挥。

虫有避债夫,缉茧枝间缀。窃食柽松毛,负之以为盖。首鼠开两端,见人深拒闭。想汝作债初,已作逃匿计。小儿不汝赦,推寻见根柢。计穷挺身走,终日失其竁。

春酌沈沈,晚妆的的,仙梦游惯。锦溆维舟,青门倚盖,还被笼莺唤。裴郎归后,崔娘沈恨,漫客请传芳卷。联题在,频经翠袖,胜隔绀纱尘幔。桃根杏叶,胶黏缃缥,几回凭阑人换。峨髻愁云,兰香腻粉,都为多情褪。离巾拭泪,征袍染醉,强作酒朋花伴。留连怕,风姨浪妒,又吹雨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