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南北朝鲍照的《蜀四贤咏》
拼音和注音
liáng shù shén míng yóu , qǐ yī tán sī zuò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神明:1.神灵;神祗可以解释为“神的总称”,即“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2.指人的精神和智慧。3.英明;圣明。
鲍照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原诗
渤渚水浴凫,舂山玉抵鹊。
皇汉方盛明,群龙满阶阁。
君平因世闲,得还守寂寞。
闭帘注道德,开封述天爵。
相如达生旨,能屯复能跃。
陵令无人事,毫墨时洒落。
褒气有逸伦,雅缋信炳博。
如令圣纳贤,金珰易羁络。
良庶神明游,岂伊覃思作。
玄经不期赏,虫篆散忧乐。
首路或参差,投驾均远托。
身表既非我,生内任丰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