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圃杂书二十首

破袖通闲手,危栏寄远心。
品花严位置,枚笋遴位置,枚笋遴监临。
鼎鼐生无望,戈鋋老不任。
唯应宰斯谷,岁岁长清阴。

作品评述

《治圃杂书二十首》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破袖通闲手,危栏寄远心。
品花严位置,枚笋遴监临。
鼎鼐生无望,戈鋋老不任。
唯应宰斯谷,岁岁长清阴。

诗意:
这首诗词以园艺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闲逸生活和远离尘嚣的向往。其中,描绘了修剪破烂的袖子、倚栏远眺的情景,以及品鉴花朵和挑选竹笋的严谨态度。诗中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将官场上的权谋、战争等象征物体与诗人的愿望形成对比。最后,诗人呼唤着宰割谷物的声音,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场景,通过对具体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由、纯粹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诗句更具意境和韵味。

诗中的"破袖通闲手",形象地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在的状态,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舒适和追求。"危栏寄远心"则表达了诗人远离纷扰、寄情于远方的心境。

"品花严位置,枚笋遴监临"展现了诗人对品味和选择的严谨态度,彰显了他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鼎鼐生无望,戈鋋老不任"以鼎鼐和戈鋋作为象征物体,暗示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权谋战乱的厌倦。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态度和对和平宁静的向往。

"唯应宰斯谷,岁岁长清阴"最后两句中,宰割谷物的声音成为诗人内心的期盼,表达了对平和安宁生活的渴望,岁岁长清阴则暗示着希望能够拥有永恒的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对闲逸生活和远离尘嚣的向往,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莫放山亏篑,终教井及泉。

扣头剥啄到吾庐,觉我论才有不如。道在褐衣怀美玉,文成熟路驾轻车。而今谈笑不携手,他日寒温徒寄书。势利之交儿辈事,何须有客佩金鱼。

兰芷溪头子曾子,日饭兰花饭溪水。犹嫌尘土涴荷衣,移家龙山西复西。清晨芒屦上山觜,瞥见寸云石边起。忽追捉得絮一球,襟包袖里不放休。须臾奔腾触怀出,散满晴空那可收。云帅却与曾子戏,展为大幕褰为帔。独携曾子登云巢,其上无天下无地。忽闻阿香笑一呼,曾子惊顾巢亦无。

山深孤馆迥,部落不成城,夜永人无寐,冬温气自清。夷音通夏楚,汉地接平营。恩信今无外,边庭肯背盟。

浓香透彻泥丸顶,更恼诗肠卒未休。安得此花长不老,尽回四序作清秋。

楼船载国沉海水,金槌昼入三泉里。空中玉马不闻嘶,日落寝园秋色起。鱼灯夜灭随户开,弓剑已出空幽台。髡胡暗识宝气尽,六陵松柏悲风来。玉颅深注驼酥酒,误比戎王月支首。百年帝魄泣穹庐,醉骨饮冤愁不朽。幸逢中国真龙飞,一函雨露江南归。环佩重游故山月,冬青树死遗民非。

当年不识此清真,强把先生拟季伦。等是人间一陈迹,聚蚊金谷本何人。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一榻仅容膝,身心俱寂然。直缘和乐内,亦不为安禅。棐几陈编掩,竹窗残局捐。尚余喧噪在,野鸟与林蝉。

水边杨柳怯秋风,忆昨杏花相映红。心地不随时节变,始知天下有英雄。

年来古道不堪行,尽避君厨俊杰名。莫枉锥刀鞭算手,且调金石击撞声。

湖山叠乱青,湖水漾虚碧。断岸蓼花红,疎林秋露滴。良哉观世音。处处失弥勒。

观书友古人,不羡胡公仙。新功坐有得,寸阴长如年。

指途跻楚望,策马傍荆岑。稍稍松篁入,泠泠涧谷深。观奇逐幽映,历险忘岖嶔。上界投佛影,中天扬梵音。焚香忏在昔,礼足誓来今。灵异若有对,神仙真可寻。高僧闻逝者,远俗是初心。藓驳经行处,猿啼燕坐林。归真已寂灭,留迹岂湮沉。法地自兹广,何云千万金。

兴云榆荚晚。烧薙杏花初。滮池侵黍稷。谷水播菑畬。六月蝉鸣稻。千金龙骨渠。含风摇古度。防露动林于。

惆怅云陵事不回,万金重更筑仙台。莫言天上无消息,犹是夫人作鸟来。

包笠皆为累,游方仅此身。从教粗褐碎,不用一丝纫。赴供无闲日,得钱回施人。生平甘忍辱,性地本来淳。

昔从谢太守,宾客宛陵城。有日持斋戒,高僧识姓名。秋风送客去,安得尽忘情。

且问黄花,陶令后、几番重九。应解笑、秋崖人老,不堪诗酒。宇宙一舟吾倦矣,山河两戒天知否。倚西风、无奈剑花寒,虬龙吼。江欲_,谈天口。秋何负,持螯手。尽石麟芜没,断烟衰柳。故国山围青玉案,何人印佩黄金斗。倘只消、江左管夷吾,终须有。

面门出入每相见,日月由来不识真。海岳惯游知己少,反身归卧岭头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