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娥庙

我初不作婆娑梦,子亦能知波险无。
风卷潮来壮魂在,行人酾酒湿庭梧。

作品评述

《曹娥庙》是宋代释宝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曹娥庙,
在这庙宇中,
我从未有过俗世的梦,
但你,孩子,
也能意识到人世间的险恶。

当风卷起汹涌的波澜,
壮烈的灵魂在这里随波逐流,
而行人们则在这里畅饮,
醉酒的欢声在庭院中回荡。

诗词《曹娥庙》通过描述曹娥庙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之情。首先,诗中提到自己从未有过"婆娑梦",表达了作者超然物外的心境,与尘世繁华无关。其次,作者通过"子亦能知波险无"这句话,表达了对孩子的关怀和对人生的警醒,暗示人世间的艰险和变幻无常。最后,诗中描绘了风卷潮涌的壮美景象,以及行人们在庙宇中饮酒的场景,通过这些细节,表达了人们对世俗烦恼的逃避和追求自由自在的愿望。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朴实的意象,展现了作者超脱尘世的心态和对人生的深入思考。通过对曹娥庙的描写,诗词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色,也蕴含了对个体命运的关切。这种对超脱和解脱的追求,对于当时的士人来说,有着深刻的意义,也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内心自由与超越凡尘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卍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爲寺。復至四明,爲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爲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酒边着语见真情,收拾应须遣六丁。戢戢瓮头堪一醉,栖栖泽畔忍长醒。汤孟茗碗香不泛,药圃蔬畦烛下经。漏尽却随江月去,舞鸥迎我过寒汀。

拟报平生未杀身,难离门馆起居频。不看匣里钗头古,犹恋机中锦样新。一旦甘为漳岸老,全家却作杜陵人。朝天路在骊山下,专望红旗拜旧尘。

断当湖山我与公,问公别後却谁同。一生海内金石友,万事人间牛马风。

短锸长鑱出万峰,鉴开混沌作玲珑。市朝可是无巘敛,更向山林巧用工。

玉蕤五出是天姿,六出时时更绝奇。夜半同参雪花去,春风元自不曾知。

高明庭宇好崇基,枉把疏帘窣地垂。必欲满堂阴有乐,谁能暗室自无欺。卷舒未必风无意,间隙须防燕解窥。莫道人终可遮障,可终遮障亦何为。

征马长嘶起朔风,独怜平子思无穷。烟尘未值萧条候,世事空归感慨中。云暗故关听断角,日沉残垒见孤鸿。悬知吊古经行处,好问当年李牧功。

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

平明小雨压香尘,遶舍扶疏绿渐匀。睡过花时慵著句,老来春事不关身。

宝地琉璃坼,紫苞琅玕踊。亭亭巧于削,一一大如拱。冰碧林外寒,峰峦眼前耸。槎枒矛戟合,屹仡龙蛇动。烟泛翠光流,岁馀霜彩重。风朝竽籁过,雨夜鬼神恐。佳色有鲜妍,修茎无拥肿。节高迷玉镞,箨缀疑花捧。讵必太山根,本自仙坛种。谁令植幽壤,复此依闲冗。居然霄汉姿,坐受

陈侯海内秀,满腹贮明玑。十岁能属文,提笔登王畿。上嘉鲁论对,亟授九品衣。二十隮膴仕,昱昱五采翚。一十搴殊科,寻闯师氏闱。四十复见徵,云步何峨巍。蓬莱三千丈,径上陵紫微。雇怀蕲春胜,骢马黄金鞿。我来今二年,几度与客违。於君再为寮,临分重依依。风节耐岁晚,富贵

田园莽苍经春早,篱落萧条尽日风。若问经过谈笑者,不过田舍白头翁。门闭仍逢雪,厨寒未起烟。贫家重寥落,半为日高眠。

灵承上帝,精意感通。声午旁达,粢盛既丰。登降有备,祀有乐终。神之听之,福禄来崇。

这两个老冻侬,顽处似牛皮,烂处如坏絮。虽然各有机关,争奈浑无展处。只麽低头懡{左忄右罗}归,不知忘却来时路。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樊山宫殿已成陈,烟雨阴晴到处春。花柳不知兴废事,隔江相倚斗时亲。

万里烟萝锦帐间,云迎水送度蓝关。七盘九折难行处,尽是龚黄界外山。

高亭着处出奇峰,不枉平生此与浓。力士铛随狂李白,华阳巾垫郭林宗。菊花篱落秋寥廓,山市人家翠叠重。病起不论双足茧,层巅更欲试诗筇。

钓罢高歌酒一杯。醉醒曾笑楚臣来。夕阳维缆碧江隈。蓑笠每因山雨戴,船窗多为水花开。安居流景任相催。

翠岭一千寻,岭上彩云如幄。云影波光相射,荡楼台春绿。  仙鬟撩鬓倚双扉,窈窕一枝玉。日暮九疑何处?认舜祠丛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