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真直院杨花满路口占一绝见直院诵之

三月天寒尚腊衣,钱塘游子叹斜晖。
柳间苏小无由见,惹得杨花满袖归。

作品评述

《谒真直院杨花满路口占一绝见直院诵之》是宋代汪莘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杨花满路口,占一绝见直院诵之。
三月的天寒,依然穿着薄腊衣,
钱塘的游子,望着斜阳的余晖,
柳树的间隙,苏小姑娘不知何往,
引来了满满的杨花,飘满了我的袖子。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在三月寒冷的天气里,诗人穿着单薄的腊衣,感叹着斜阳的余晖。在钱塘江边,有一位名叫苏小的女子,但她不知道究竟要去哪里。柳树的间隙中,飞舞的杨花纷纷扬扬,将诗人的袖子填满。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迁和人生的感慨。诗人穿着薄腊衣,暗示着春寒料峭,但他仍然坚持外出游玩。钱塘江是一个知名的风景名胜地,诗人在这里感叹斜阳的余晖,可能折射出他对光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在诗中出现的苏小姑娘是一个神秘的存在,她的去向不明,给人以遐想和想象的空间。杨花飘满了诗人的袖子,象征着春天的热闹和生机盎然。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生活中的一幕幕,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和思考。

作者介绍

汪莘,字叔耕,休宁(今属安徽)人。不事科举,退安丘园读《易》,后屏居黄山。宁宗嘉定间应诏上书,不报。徐谊帅江东,以遗逸荐,亦不果。遂筑居柳塘上,囿以方渠,自号方壶居士,学者称柳塘先生。有《方壶集》。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新安文献志》卷八七有传。 汪莘诗,以明汪璨等刻《方壶存稿》爲底本。校以清雍正九年汪栋刻本(简称清刻本),并酌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九三《方壶存稿》(简称名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壶存稿》(简称四库本)所录诗。

诗词推荐

绿叶迎露滋。朱苞待霜润。但令入玉柈。金衣非所悋。

崎岖石迳起江滨,寸步登天苦瘦身。行到三叉开路口,更从隔岭问樵人。

前程合有修仙契。分外难求名利。所措莫能如意。激出修行志。算来生死无人替。肯把自身家累。要占十洲仙位。清净功夫累。

蚕老麦枯田舍忙,谁令四月雨浪浪。未容乌鸟私遗粒,鸣蚓跳蛙欲满场。

坐爱圆景满,况兹秋夜长。寒光生露草,夕韵出风篁。地远惊金奏,天高失雁行。如何北楼望,不得共池塘。

处处云随晚望开,洞庭秋水管弦来。谢公待醉消离恨,莫惜临川酒一杯。

桐川古桃州,地僻官事少。简静宜有余,苛刻则烦扰。公来省其俗,好尚已默了。碧凝燕寝香,青鞠圜扉草。麦垅雨初匀,棠阴风自扫。回观汉循良,未足语治道。岂惟术数多,更觉规模小。公将宰天下,一郡乃戏嬲。便当作吏师,讵止为民表。邦人何所祈,区区颂难老。

君平隐於卜,百钱非少多。术妙语更简,数精心匪他。群书了在口,诵解如县河。驰声日籍籍,问肆肩相摩。小人恶切直,先生无诡阿。有时隘穷巷,轩冕纷巍峨。朋来竞徼福,习吉理则那。从而再三凟,不告反嘲诃。少焉一鬨散,帘前可张罗。要知安分者,鲁叟正波波。

攀萝蹑石落崔嵬,千万峰中梵室开。僧向半空为世界,眼看平地起风雷。猿偷晓果升松去,竹逗清流入槛来。旬月经游殊不厌,欲归回首更迟回。

下上严婺路,往来苕霅舟。何胜百篇咏,不啻十年游。志愿终渔钓,经蹊孰鹭鸥。清风慕唐汉,高友得孙刘。

草深香径合,花冷屟廊空。惟有吴宫水,春城四面通。

家住春波上,春深未得归。桃花新水长,应没浣纱矶。

石磴松蹊自不尘,亭名迟客客回轮。山中桂好虽留隐,岭上云多肯寄人。梦草数残康乐夜,禊杯閒记永和春。共游弭盖争摛藻,剩破林烟炙翠筠。

风生崖木响,霭散洞门宽。幽径盘危入,青天一面看。三冬僧定煖,五月客游寒。纵有通神笔,亦应图出难。

寿宫煇煌,聿修时祀。综其临矣,吉蠲以竣。居乎昂昂,行乎遂遂。敬尔攸司,展采错事。

展瑶席,花笑三韩碧。笑妾新铺玉一床,从来妇欢不终夕。展瑶席,待君息。

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於泪。谁教风鉴在尘埃。酝造一场烦恼、送人来。

哭尔春日短,支颐长叹嗟。不如半死树,犹吐一枝花。

此身饮罢无归处,心怀百忧伤千虑。天翻地覆谁得知,魏公垂泪嫁文姬。天涯憔悴身,托命於新人。念我出腹子,使我叹恨劳精神。新人新人听我语,我所思兮在何所。母子分离兮意难任,死生不相知兮何处寻。

夙龄秉微尚,中年忽有邻。以兹山水癖,遂得狎通人。迨我咸京道,闻君别业新。岩前窥石镜,河畔踏芳茵。既怜伊浦绿,复忆灞池春。连词谢家子,同欢冀野宾。趣闲鱼共乐,情洽鸟来驯。讵念昔游者,只命独留秦。萧条颖阳恋,冲漠汉阴真。无由陪胜躅,空此玩书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