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国宜直筠州户掾

苦无多路旅程宽,正是江南绿打团。
欲湿征衫梅雨细,不成客梦麦秋寒。
官闲诗可频搜句,亲近书宜月问安。
自笑无才愧之子,明时君禄讵能干。

作品评述

诗词:《送赵国宜直筠州户掾》
作者:陈文蔚(宋代)

苦无多路旅程宽,
正是江南绿打团。
欲湿征衫梅雨细,
不成客梦麦秋寒。
官闲诗可频搜句,
亲近书宜月问安。
自笑无才愧之子,
明时君禄讵能干。

中文译文:
旅途漫长而无多少宽敞之处,
此刻正值江南绿色盎然的季节。
想要湿透征衫的梅雨细密而拖延,
却未能实现作客时麦田秋寒的梦想。
官职闲暇时,可以频繁搜寻诗句,
亲近书籍时,宜向明月安好请问。
自嘲无才,愧对父辈,
明天的时运和禄位,又何能胜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陈文蔚在宋代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诗人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离别时的心情和对未来的自我思考。

诗的前两句“苦无多路旅程宽,正是江南绿打团”,表达了诗人面对离别的辛酸和旅途的漫长。诗人感叹旅途狭窄,无法拥有宽广的道路,而此时正值江南春季,大自然的绿意盎然,与诗人的离别形成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的两句“欲湿征衫梅雨细,不成客梦麦秋寒”,通过描写梅雨细密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无奈和不舍。诗人希望能在麦田秋寒的景色中作客,但现实却未能如愿。

诗的后半部分,“官闲诗可频搜句,亲近书宜月问安。自笑无才愧之子,明时君禄讵能干”,诗人在离别之际,思考自己的才华和未来的前景。官职闲暇之时,可以频繁搜寻诗句,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亲近书籍时,应向明月请安,寄托自己对未来的期望。然而,诗人自嘲无才,愧对父辈的期望,怀疑自己是否能够在明天的社会中有所作为。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旅途、自我反省和未来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对未来的迷茫。在表达离别之情的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自我和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才华和前途的担忧,展现了一种深刻的内心独白。

诗词推荐

扰扰复翩翩,秋床烛屡昏。真为说万物,岂止挟三言。问义曹溪室,捐书阙里门。若知同二妄,目击道逾存。

炎光炽。枕簟凉如水。芰荷覆沼双鸳戏。香飘水阁藕花开。帘上金钩燕子回。霄露清尘临上苑,朝云暮雨过阳台。过阳台。别神女。思君心如

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种植当岁初,滋荣及春暮。信意取次栽,无行亦无数。绿阴斜景转,芳气微风度。新叶鸟下来,萎花蝶飞去。闲携斑竹杖,徐曳黄麻屦。欲识往来频,青芜成白路。

出持旧粟买桑叶,满斗才换几十钱。桑贵粟贱不相直,老蚕仰首将三眠。前日风雨乖气候,冻死箔卷埋中田。蚕不见丝粟空鬴,安得衣食穷岁年。

又是年时,杏红欲脸,柳绿初芽。奈寻春步远,马嘶湖曲,卖花声过,人唱窗纱。暖日晴烟,轻衣罗扇,看遍王孙七宝车。谁知道,十年魂梦,风雨天涯。休休何必伤嗟。谩赢得、青青两鬓华。且不知门外,桃花何代,不知江左,燕子谁家。世事无情,天公有意,岁岁东风岁岁花。拚一笑,

贤才冠世得优闲,免向金门老赘冠。颂德华名盈满轴,规章文献表穹桓。宦家有道生忠烈,夷夏初宁谏齿寒。正是紫微垣里客,如今列上画图看。

群云雨事毕,振旅不复阵。扫天无一尘,千里还绿润。晨朝大明贺,沙路万蹄印。朝光泛翠瓦,佳气去人近。颇避斧扆尊,侑膳饭龙笋。愿君爱物心,从此至尧舜。

老於春事无交涉,退作淘金榻底沙。蚕到两眠方健叶,柳成三倒却飞花。小桃涨浪堤痕润,绿麦翻风燕羽斜。不得毫釐稽古力,起人松竹问谁家。

穷年见像啄,但有饥乏意。虽存玉山禾,不入丹青喙。因思方朔嘲,此岂优谐类。

新暑酒不宜,作热妨夜睡。不如看人饮,亦自有醉意。彼饮吾为咽,所美过於味。同舟笑吾痴,吾不羡渠醉。安知醉与醒,谁似谁不似。

入到春来转见愁。

位是才能取,时因际会遭。羽仪呈鸑鷟,铓刃试豪曹。洛下推年少,山东许地高。门承金铉鼎,家有玉璜韬。海浪扶鹏翅,天风引骥髦。便知蓬阁閟,不识鲁衣褒。兴发春塘草,魂交益部刀。形开犹抱膝,烛尽遽挥毫。昔仕当初筮,逢时咏载橐。怀铅辨虫蠹,染素学鹅毛。车骑方休汝,归来

洛阳陌上多离别,蓬莱山下足波潮。碧海桑田何处在,笙歌一听一遥遥。

今岁春流涨又销,水痕犹印石间茅。浮槎却被春流误,长挂江边小树梢。

云集燕城扰,龙翔汉业兴。风燃燎衣火,雪拥渡河水。险验成戡定,忧劳付纂承。百年余父老,呜咽望原陵。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彭城初识子,照眼白而长。异梦成先兆,(予为密州,子立未尝相识,忽告同舍生曰:“吾梦为密州婿,何也?”已而果以子由之子妻之。)清言得未尝。岂惟知礼意,遂欲补诗亡。(子立能诗,而有礼学。)咄咄真相逼,诸生敢雁行。非无伯鸾志,独有子云悲。恨子非天合,犹能使我思。

区宇半荆棘,干戈犹未休。屡空无计奈,多病不禁愁。农具应须办,朝簪便合投。全家耕谷口,一饱更何忧。

显焕明霞,万丈祥云高布,望仙官衣带,曳曳临香砌。玉兽齐焚,满高穹、盘龙势。大帝起。玉女金童遍侍。奉敕宣言,甚荷诸仙厚意。复回奏,感恩顿首皆躬袂。奏毕还宫,尚依然云霞密,奇更异。非我君,何闻耳。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