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国宜直筠州户掾

苦无多路旅程宽,正是江南绿打团。
欲湿征衫梅雨细,不成客梦麦秋寒。
官闲诗可频搜句,亲近书宜月问安。
自笑无才愧之子,明时君禄讵能干。

作品评述

诗词:《送赵国宜直筠州户掾》
作者:陈文蔚(宋代)

苦无多路旅程宽,
正是江南绿打团。
欲湿征衫梅雨细,
不成客梦麦秋寒。
官闲诗可频搜句,
亲近书宜月问安。
自笑无才愧之子,
明时君禄讵能干。

中文译文:
旅途漫长而无多少宽敞之处,
此刻正值江南绿色盎然的季节。
想要湿透征衫的梅雨细密而拖延,
却未能实现作客时麦田秋寒的梦想。
官职闲暇时,可以频繁搜寻诗句,
亲近书籍时,宜向明月安好请问。
自嘲无才,愧对父辈,
明天的时运和禄位,又何能胜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陈文蔚在宋代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诗人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离别时的心情和对未来的自我思考。

诗的前两句“苦无多路旅程宽,正是江南绿打团”,表达了诗人面对离别的辛酸和旅途的漫长。诗人感叹旅途狭窄,无法拥有宽广的道路,而此时正值江南春季,大自然的绿意盎然,与诗人的离别形成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的两句“欲湿征衫梅雨细,不成客梦麦秋寒”,通过描写梅雨细密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无奈和不舍。诗人希望能在麦田秋寒的景色中作客,但现实却未能如愿。

诗的后半部分,“官闲诗可频搜句,亲近书宜月问安。自笑无才愧之子,明时君禄讵能干”,诗人在离别之际,思考自己的才华和未来的前景。官职闲暇之时,可以频繁搜寻诗句,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亲近书籍时,应向明月请安,寄托自己对未来的期望。然而,诗人自嘲无才,愧对父辈的期望,怀疑自己是否能够在明天的社会中有所作为。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旅途、自我反省和未来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对未来的迷茫。在表达离别之情的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自我和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才华和前途的担忧,展现了一种深刻的内心独白。

诗词推荐

古树汾阴道,悠悠东去长。位卑仍解印,身老又还乡。河水平秋岸,关门向夕阳。音书须数附,莫学晋嵇康。

玉瓣金心磊落花,天姿高洒出常葩。标名大笑缘何事,开口相逢有几家。

与虱都来不较多,{左扌右暴}挑筋斗大娄罗。忽然管着一蓝子,有甚心情那你何。

老贼顺流下,周郎凭轼观。不干春水事,一蹙走曹瞒。

江鮆堆盘粔籹香,山家节物亦穷忙。桑间葚紫蚕齐老,水面秧青麦半黄。语燕似催春事去,游丝不似客愁长。乡村年少那知此,处处喧呼蹴鞠场。

野鹤昂然不可羁,伴行双屐一筇枝。屈公萧寺三旬客,益我空囊几卷诗。乱帙检残烧烛夜,浅杯流向落花时。春光只恋西湖好,不念台山老桂枝。

舅家如母在,恸哭泪沾襟。平日经声断,兹晨佛力深。墓庐犹手构,梱则是夫箴。山上半慈竹,从知契夙心。

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败叶存秋气,寒钟过雨声。半檐群鸟入,深树一灯明。猎猎西风劲,湖心月乍生。

王师学琴三十年,响如清夜落涧泉。满堂洗尽筝琶耳,请师停手恐断弦。神人传书道人命,死生贵贱如看镜。晚知直语触憎嫌,深藏幽寺听钟磬。有酒如渑客满门,不可一日无此君。当时手栽数寸碧,声挟风雨今连云。此君倾盖如故旧,骨相奇怪清且秀。程婴杵臼立孤难,伯夷叔齐采薇瘦。

季子将北征,貂裘解亭皋。使君拥鸣驺,出饯载酒醪。作诗宠行色,坐客多贤豪。信知大夫才,能赋在登高。陟屺忧未已,强歌反哀号。问言归何时,逮此冬风饕。川涂良阻修,箠辔慎所操。黄屋初启圣,万灵归一陶。询谋及疏贱,拔取皆时髦。往矣果有合,可辞州县劳。

寻幽碧落外,此境真洞天。乳窦穿碧涧,葆树蒙塞烟。迹与氛壒绝,身亡名利缠。日暮嫩回首,迟拍洪崖肩。

可怜夭艳正当时,刚被狂风一夜吹。今日流莺来旧处,百般言语泥空枝。

三山有琼树,霜雪色逾新。始自风尘交,中结绸缪姻。西掖方掌诰,南宫复司春。夕燕华池月,朝奉玉阶尘。众宝归和氏,吹嘘多俊人。群公共然诺,声问迈时伦。孤鸿既高举,燕雀在荆榛。翔集且不同,岂不欲殷勤。一旦迁南郡,江湖渺无垠。宠辱良未定,君子岂缁磷。寒暑已推斥,别离

金刀落雪瓜如斗,小殿风来水杨柳。凤窠长簟不成眠,窃饮君王千日酒。传宣今夜吹玉笙,十指红蚕捻轻手。三十六竿调未齐,小倚琉璃御屏后。

千山红树万山云,把酒相看日又曛。一曲骊歌两行泪,更知何处再逢君。

新街如拭过鸣驺,芍药酴醾竞满头。十里珠帘都卷上,少城风物似扬州。

牙旗排槛晓鸣风,楼上何人清宴同。东道主开军府盛,西都宾共圣贤中。词锋永日论坚白,辇路他年记软红。颇念平生故人否,羽觞寂寞坐谈空。

一别于今又五年,关河风雨梦相牵。羡君老有惊人术,愧我贫无使鬼钱。淮雁南来斜作字,楚江东下直如弦。子云罢献《长杨赋》,头白归来草《太玄》。

细雨斜风恼弄春,荒郊不见踏青人。伤心湖外松楸域,吊影天涯露电身。杨柳杏花何处好,石泉槐火一时新。举杯幸有君相属,更待泥乾步屧匀。

不知远郡何时到,犹喜全家此去同。万里王程三峡外,百年生计一舟中。巫山暮足沾花雨,陇水春多逆浪风。两片红旌数声鼓,使君艛艓上巴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