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

一身娇韵倚东风,骨腻肌香易粉融。
好向晓光垂露看,杨妃梳洗出唐宫。

作品评述

《梨花》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王镃。这首诗以梨花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婉约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梨花的赞美和倾慕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身娇韵倚东风,
骨腻肌香易粉融。
好向晓光垂露看,
杨妃梳洗出唐宫。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围绕着梨花展开,通过描绘梨花的特点和美丽,表达了诗人对梨花的喜爱和称赞。

首句“一身娇韵倚东风”,表达了梨花娇嫩的姿态和柔美的形象。梨花在轻柔的东风中倚靠着,展示出它的婉约之美。

第二句“骨腻肌香易粉融”,通过对梨花质地和香气的描绘,强调了它的细腻和芬芳。梨花的质地柔嫩,香气芬芳,如同粉末一般容易融化。

第三句“好向晓光垂露看”,描绘了梨花在清晨的光线下,如露水般晶莹剔透。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梨花清新、明亮的美感的喜爱。

最后一句“杨妃梳洗出唐宫”,通过对梨花的比喻,将其与杨贵妃的容貌和美丽相媲美。这句意味深长,暗示了梨花的高雅和婉约,使得梨花的美丽更加引人遐想。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婉约的意境展示了梨花的美丽和诗人对梨花的赞美之情。通过运用比喻和意象的手法,将梨花与美人、宫殿等元素相联系,给予了梨花更加高贵和神秘的意义。整首诗词流畅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诗词的典型特点。

作者介绍

王镃,字介翁,平昌(今浙江遂昌)人。宋末官金溪尉。宋亡,遁迹爲道士,隠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结社唱酬,顔其所居曰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着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刊爲《月洞吟》一卷。入清,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嘉庆十九年族孙楠合刻爲《月洞诗集》二卷。事见本集卷首明柯挺,清涂以辀、王梦篆序。 王镃诗,以清光绪十三年刊《月洞诗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月洞吟》(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大中岂难明,不偏立可得。偏似扶醉人,中如正柱石。亭亭即道体,截截皆天则。一毫不可裒,一发不可益。舜君与尧民,万世作程式。颜仁及曾孝,亦足立人极。倘或增减之,病痛自千百。立如偏重船,可坐见没溺。形象亦易知,体段非不的。奈何秦汉来,如瞽於五色。

天之苍苍亦何有,亦有云汉为之章。人生混沌一气耳,嘿嘿何用知肺肠。孔公孟子巧言语,剖瓢插竹吹笙簧。含宫吐角千万变,坐令隐伏皆形相。我生禀赋本微薄,氤氲方寸不自藏。譬如兰根在黄土,春风驱迫生繁香。口占手写岂得已,此亦未免物所将。方将寂寞自收敛,不受世俗斗尺量。

唯有梅花报春早,雪中传信过江干。

平生自省宜三黜,老去何心望九迁。避地湖山聊复尔,脱身兵火想当然。浮家泛宅非无计,坎止流行本信缘。犹恐惊涛翻四海,直须化鹤作飞仙。

闻名见面不须论,枉到防风县外村。强半春光烟雨裹,分明闭却柏山门。

人言石田无所用,我道此田好畦垄。灵根至竟不曾枯,遍与人间作诗种。田翁去作王门客,山翁复有居山癖。两翁无奈路头分,朝朝莫莫空相忆。

谁将织女机头练,贴出青山碧云面。造化工夫不等闲,剪破澄江凝一片。怪来洞口流呜咽,怕见三冬昼飞雪。石镜无光相对愁,漫漫顶上沉秋月。争得阳乌照山北,放出青天豁胸臆。黛花新染插天风,蓦吐中心烂银色。五月六月暑云飞,阁门远看澄心机。参差碎碧落岩畔,梅花乱摆当风散。

层楼架蒲牢,其下表奇观。江连内流以,山列远近案。烽火日平安,烟霞奉娱心。蔽芾南国棠,挺特九秋干。

不归丹掖去,铜竹漫云云。唯喜因过我,须知未贺君。 ——裴度诗闻安石咏,香见令公熏。欲首函关路,来披缑岭云。 ——白居易貂蝉公独步,鸳鹭我同群。插羽先飞酒,交锋便战文。 ——李绅镇嵩知表德,定鼎为铭勋。顾鄙容商洛,徵欢候汝坟。 ——刘禹锡频年多谑浪,此夕任喧纷。

穰穰衣冠地,眈眈公辅居。云霄有捷径,尘土且长裾。老去怀归切,生知与世疎。解装漫刺在,况说子公书。

河洛多尘事,江山半旧游。春风故人夜,又醉白蘋洲。

人家禊祓竞攀追,刺史春游正此时。羯鼓声中花作锦,壶筹多处酒为池。绝须丝竹娱安石,剩有篇章付雪儿。闻道续貂容下客,老无佳句坐荒嬉。

江南季秋天,栗熟大如拳。枫叶红霞举,苍芦白浪川。

艳色本倾城,分香更有情。髻鬟垂欲解,眉黛拂能轻。舞学平阳态,歌翻子夜声。春风狭斜道,含笑待逢迎。

同功阖闾人,衣囊覆氎巾。新烟赤岩暝,融雪太湖春。钟远移斋候,香迟上定身。当知举如意,宝地雨花频。

莳秧郎婿晚归来,白面匀妆是乃妻。笑说福唐风俗恶,一田夫妇两身泥。

至境心为造化功,一枝青竹四弦风。寥寥双耳更深后,如在缑山明月中。

琳馆清晨蔼瑞氛,玉旒朝罢奏韶钧。绿槐夹路飞黄盖,翠辇鸣鞘向紫宸。金阙日高犹泫露,彩旗风细不惊尘。自◇白首追时彦,行近储胥忝侍臣。

桃源传自武陵翁。遥隔白云中。漫说人间无路,岂知一棹能通。红英夹岸,霞蒸远近,烂漫东风。将谓神仙别境,鸡鸣犬呔还同。

树老巢翻鹰亦化,锡飞近地鹤犹惊。太平寺主今安在,潮打山围建业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