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池州张太守

神珠无颣玉无瑕,七叶簪貂汉相家。
阵面奔星破犀象,笔头飞电跃龙蛇。
绛帏夜坐穷三史,红旆春行到九华。
只怕池人留不住,别迁征镇拥高牙。

作品评述

《赠池州张太守》中文译文:

神珠无颣玉无瑕,
七叶簪貂汉相家。
阵面奔星破犀象,
笔头飞电跃龙蛇。
绛帏夜坐穷三史,
红旆春行到九华。
只怕池人留不住,
别迁征镇拥高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殷文圭的一首诗,通过赠送赞美池州张太守表达他对于张太守的敬意和赞美。诗的上半部分描写了张太守的高贵和富有,他具有无暇的美玉一般纯洁并拥有无价的神珠,所佩戴的簪子上镶嵌着七片貂皮,象征身份高贵。诗的下半部分则描述张太守的勇武和才华,他的军队像星星一般奔向战场,犹如破坏犀牛和大象。他的文笔飞快而优雅,字如电光跃动,像在描绘龙和蛇。

诗中还描述了张太守的学识和才华。他在绛帏下夜晚独坐,深入研究史书,对历史了如指掌。他带领军队在春天展开行军,到达九华山。最后两句表达了殷文圭的担忧,希望张太守能留在池州,不离开,这样他就可以继续保护江南地区。然而,恐怕张太守会被派到别处,担任镇守,去征讨敌人,战场摆起高高的排山倒海的牙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张太守的高贵和才华,以及描绘他的忠诚和勇敢,表达了对他的崇敬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军事氛围,以及殷文圭对于江南地区的担忧和关注。

作者介绍

殷文圭,字表儒,小字桂郎,池州青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天佑初年前后在世(904年)。初居九华,刻苦于学,所用墨砚,底为之穿。唐末,词场请托公行,仅文圭与游恭独步场屋。乾宁五年,(公元八九八年)及第,为裴枢宣谕判官记室参军。朱全忠、钱铰交辟均不就。田頵置田宅迎其母,以甥事之,待文圭以上客礼,故颇为尽力。頵败,事杨行密,终左千牛卫将军。文圭作诗甚多,有登龙集、冥搜集、笔耕词、水缕录、从军藁等集,《新唐书志》仅录诗集一卷。此从《唐才子传》传于世。

诗词推荐

篷窗恰受夕阳明,杨柳梨花半月程。老去不知寒食近,一篙烟水载春行。

议论

青骢一匹昆仑牵,奏上大王不取钱。直为猛风波滚骤,莫怪昌龄不下船。

议论

心似白云归帝乡,暂停良画别龚黄。烟波乍晓浮兰棹,魂梦先飞近御香。一路伴吟汀草绿,几程清思水风凉。想应敷对忠言后,不放乡云离太阳。

议论

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朝云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

议论

三叠曲,四愁诗。心事少人知。西风未老燕迟归。巢冷半乾泥。流红句,回文字。除燕知,谁能记。一声却到画楼西。云压小鸿低。

议论

苏州欲见石湖老,到得苏州发更了。锡山欲见尤梁溪,过却锡山元不知。起来灵岩在何许,回首惠山亦无处。又生万事不可期,快然却向常州去。

议论

江南柳,江南柳,春风袅袅黄金丝。江南柳,年年好,江南行客归何时?苍海茫茫波万丈,乡关远在天之涯。天涯之人日夜望归舟,坐对落花空长叹。但识相思苦,那识行人行路难。人生莫作远游客,少年两鬓如霜白。

议论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秋风万城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议论

昔侍西山讲习时,颇于函丈得精微。书如逐客犹遭绌,辞取横汾亦恐非。筝笛岂能谐雅乐,绮纨元未识深衣。嗟余老矣君方少,勤向师门扣指归。

议论

自见来如此,未尝离洞门。结茅遮雨雪,采药给晨昏。古树藤缠杀,春泉鹿过浑。悠悠无一事,不似属乾坤。

议论

家山好,结屋在山椒。无事琴书为伴侣,有时风月可招邀。安乐更相饶。伸脚睡,一枕日头高。不怕两衙催判事,那愁五鼓趣趋朝,此福要人消。

议论

知有阆风花解语,从来只许传闻。光明休咏汉宫新。拥身疑有月,衬步恨无云。莫把金樽容易劝,坐来几度销魂。不知仙骨在何人。好将千岁日,占断四时春。

议论

璀璨堆盘水陆珍,自量薄福可能胜。何如小摘春畦绿,共话西园夜雨灯。

议论

五祖个老翁,从来多指注。不是不知归,忘却来时路。

议论

铁鞋无底饱风霜,岁晚归来卧石休。一对眼睛乌律律,半随云影挂寒堂。

议论

东南屏翰耸崔巍,一柄芙蓉顶上栽。四面水光随地绕,万层峰色倚天开。当头红日迟迟转,俯首青云得得来。到此乾坤无障碍,遥从瀛海看蓬莱。

议论

梦向清江不见涯,觉来身乃太行车。新居寄我山中集,倦枕浑忘午后茶。爱此好风当北牖,待来明月望西斜。但怜独鹤归何晚,不问满林先暝鸦。

议论

三佛形容总不真,眼中瞳子面前人。若能信得家中宝,啼鸟山花一样春。

议论

花发今年喜不空,一头肃客上萧宫。雪残千嶂独连白,风引双旌欲斗红。他日动名三事在,先春和气万家同,等间草木蒙湔祓,况入寻常顾盼中。

议论

卫霍元勋後,韦平外族贤。吹笙只合在缑山。闲驾彩峦归去、趁新年。烘暖烧香阁,轻寒浴佛天。他时一醉画堂前。莫忘故人憔悴、老江边。

议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