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建阳

城郭依稀人物改,桥边感旧一销魂。
小童子已成黧黑,久寓公惟见子孙。
耄矣千丝羞览镜,去之三纪尚攀辕。
当时手种花无数,问讯而今几树存。

作品评述

《过建阳》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刘克庄。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城郭依稀人物改,
桥边感旧一销魂。
小童子已成黧黑,
久寓公惟见子孙。
耄矣千丝羞览镜,
去之三纪尚攀辕。
当时手种花无数,
问讯而今几树存。

诗词的意境是描述了作者经过建阳镇时的一种感慨和思念之情。整首诗以建阳的城郭、桥边等景物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事变迁的感叹。

诗词开头的两句“城郭依稀人物改,桥边感旧一销魂”描绘了建阳的城墙和桥梁,这些景物已经发生了变化,人物也改变了,作者对此感到深深的怀旧之情,使他心魂悲凉。

接下来的两句“小童子已成黧黑,久寓公惟见子孙”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曾经的小童已经长大成人,而曾经的老人却只能看到子孙的身影,耄耋之年,对于自己的容颜变迁感到羞愧。

下一句“耄矣千丝羞览镜,去之三纪尚攀辕”表达了作者年老后对自己容颜的羞愧和懊悔之情。他在镜中看到自己满头白发,岁月的痕迹让他感到惭愧,同时也对逝去的三十年时光感到无尽的怀念。

最后两句“当时手种花无数,问讯而今几树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的反思。曾经种下的花朵已经不再,作者感叹岁月的流逝,对现实的变化感到迷茫和疑惑。

整首诗词以景物和个人经历为线索,通过对建阳的描述和自我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和思索,展示了对过去的怀旧和对现实的疑问。同时,通过对花朵的比喻,也体现了对生命短暂性和人生的无常的思考。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投老深知万事难,骨骸熬暑又煎寒。暗量已觉穷无敌,退省犹须强自宽。稚子能吟青玉案,异人初付紫金丹。先生归去山中好,剩有閒云许细看。

嘉果浮沉酒半醺,床头书册乱纷纷。北轩凉吹开疏竹,卧看青天行白云。

欲向松间去,梅西竹坞穿。莫言吟兴在,风雪灞桥边。

我所思兮在燕京,欲往从之尘盈盈。青楼有女宛清扬,晨理机杼织未成。我欲赠之云锦屏,罗绮结成双凤形。怀之中夜步前楹,长歌宛转谁为听。思之不见心烦冥。

蝶遗粉翼轻难拾,鹤坠霜毛散未抟。

真铁牛儿,形容丑恶,性刚偏好争驰。人人皆有,那角解牵骑。种就黄芽满院,更须用、神水浇之。宫里,若无此兽,安得似婴儿。乾坤真动静,生成家活,总赖于伊。饥餐虎髓,渴饮水银池。夜半牵车进火,霞光迸、海底腾辉。牧童笑,华池宴罢,乘个月明归。

溪堂欢燕。惯捧玻璃盏。今日祖西城,更忍把、一杯重劝。别离情味,自古不堪秋。催泪雨,湿西风,肠共危弦断。夕阳去路,五马旌旗乱。便是古都春,应醉恋、曲江池馆。须知别后,叠翠汶上楼阁倚阑情,青嶂晚,碧云深,日近长安远。

经纶一札急农功,骏发公私四海同。妇馌尚存豳国俗,耦耕不间楚乡风。乌犍纷乱烟云裹,布谷焦劳风雨中。陇中辍耕相贺处,年来隳突绝西东。

丈人笔力老波澜,平处犹能敌建安。暂为时清掌边角,却来夜直上金銮。怅侬三径归来引,翻作五溪行路难。邂逅一欣还别去,雪泥连日未全乾。

是身土木无知汉,忍痛声中一皱眉。好是南山射石虎,纵饶没羽亦徒为。

十月纳禾,民务藏盖。不有神休,民罔攸赖。孟冬之吉,礼生不昧。神降百祥,昭著蓍蔡。

花前月下会鸳鸯。分散两情伤。临行祝付真意,臂间皓齿留香。还更毒,又何妨。尽成疮。疮儿可後,痕儿见在,见後思量。

秋暄团扇尚堪携,病脚朝来健似飞。偶到溪头晴唤出,未穷山顶雨催归。

祖席驻征棹,开帆候信潮。隔筵桃叶泣,吹管杏花飘。船去鸥飞阁,人归尘上桥。别离惆怅泪,江路湿红蕉。

生机幻法不无神,信手拈来却是真。雪月梅花同一色,陈黄苏老只三人。论诗已具顶门眼,选胜直赊头上春。普请西湖作公案,与师聊结未来因。

岁去年来尘土中,眼看变作白头翁。如何办得归山计,两顷村田一亩宫。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梨花过雨,已是春强半,花恼欲颠狂,兴浑在、秋千架畔。搔头无语,斜日上帘栊,飞上下,语呢喃,又见双双燕。鱼吹细浪,镜面摇歌扇。藉草倒芳尊,衬香茵、落红千片。追奔蜗角,回首醉初醒,逢节物,且欢娱,莫待流年换。

鸾啼似作留春语,花飞斗学回风舞。红日又平西,画帘遮燕泥。烟光还自老,绿镜人空好。香在去年衣,鱼笺音信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