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不见菊次诸公韵

我圃黄花晚,君行不下舆。
屏居甘寂寞,佳节愧空疏。
小待西风急,频游夏屋渠。
开时即重九,那恨子来徐。

作品评述

《重阳不见菊次诸公韵》是宋代朱翌的一首诗词。该诗以描绘秋日景色和表达诗人思念之情为主题,通过对菊花和重阳节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在身边而感到寂寞和孤独的心情。

诗词中的黄花代表着秋天的景象,而夕阳下的黄花更显得美丽动人。诗人形容自己的花园中黄花盛开,暗示着秋天已经来临。然而,他的朋友却因某种原因无法前来,他们的舆车没有到达。这种对朋友的期待和思念使得诗人感到孤独和寂寞。

诗人自称“屏居”,意味着他过着隐居的生活,与世隔绝。他在佳节时节感到愧疚,因为他无法与朋友共度重阳节这一重要的传统节日。他的寂寞和空虚显然与他的屏居生活有关。

诗中提到了西风急促,意味着秋风渐紧,天气渐冷。诗人在这样的季节里等待着朋友的到来。他频繁地游走于夏屋渠边,可能是为了打发时间、寻找慰藉,或者期待着友人的到来。

最后两句是对重阳节的提及。诗人心怀遗憾,因为他无法与朋友共享这个特殊的节日。他表达了对友人未能来访的遗憾之情,希望友人能尽快到来。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传达了一种孤独、寂寞和遗憾的情绪。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将自己的情感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表达了内心的感受。这种情感的交融使得诗词更富有情趣,也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产生共鸣。

作者介绍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诗词推荐

设色既成象,卿云示国都。九天开秘祉,百辟赞嘉谟。抱日依龙衮,非烟近御炉。高标连汗漫,迥望接虚无。裂素荣光发,舒华瑞色敷。恒将配尧德,垂庆代河图。

后樊百君子,相对两玉人。酴醾三月暮,篠簜四时春。俱怀冰雪姿,不竞桃李辰。何以树之背,恐受俗子尘。

久知拙无用,饰巧以相贤。而君独用拙,好古与世悬。不见百围栎,濩落终天年。岂其弃匠石,无用用乃全。孔门七十子,愚鲁承禅传。冲质抱元素,神工谢雕镌。续凫而刻马,适以戕其天。柳州正坐巧,望星犹乞邻。一堕叔文累,挽海不可湔。

伏龙冈下旧招提,犹记儿时到竹西。白日几何人易老,青山咫尺路都迷。高林霜木云边见,小阁冰花雪后题。最爱多才贤父子,薜萝深处与扶藜。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张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歌声频为行人咽。记著尊前雪。明朝酒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

庄周昔贷粟,犹欲舂脱之。鲁公亦乞米,炊煮尚不辞。渊明端乞食,亦不避嗟来。呜呼天下士,死生寄一杯。斗水何所直,远汲苦姜诗。幸有余薪米,养此老不才。至味久不坏,可为子孙贻。

南海春天外,只应学水仙。自伤迟暮眼,为我一潸然。

(古有慈帝,能保静顺以涵万物,故为《至慈》之诗二章四韵十四句)至化之深兮,猗猗娭娭。如煦如吹,如负如持,而不知其慈。故莫周莫止,静和而止。至化之极兮,瀛瀛溶溶。如涵如封,如随如从,而不知其功。故莫由莫己,顺时而理。

赤墀同拜紫泥封,驷牡连征侍九重。惟有白须张司马,不言名利尚相从。

先生岂是傲当时,知向名场是识机。扰扰半生蝴蝶梦,休休今日绿蓑衣。笔端信有江山助,醉里从教日月飞。应笑蘧生回首晚,才知四十九年非。

山意久辞腊,林根冻未消。清尊如有待,白发正无聊。岁去梅花在,春初柳絮飘。同吟二三子,折简可能招。

春闱只恐有遗材,据案重将信字开。白石谩应歌甯角,黄金枉是起燕台。侵更竞看仓惶笑,薄晚谁衔毷氉杯。文字须勤苦得,莫沾双泪向尘埃。

屏居倦幽独,出门无所适。种竹满前庭,坐玩凌寒色。森森密阴净,竦竦条干直。晴日借景光,霜风时荡析。自我来此居,三见岁华易。小孙渐成童,长杨忆初植。杂花亦纷然,似欲娱閴寂。世虑久已忘,况乃头半白。旧乡丧乱后,城郭满荆棘。藉使能北归,亦不异作客。独怀首丘念,未易

非是雪,只是玉楼成。屑不尽云英。东边老树颓然折,西头稚柳爆然声。试平安,松丈丈,竹兄兄。有谁向、金船呼小玉、又谁怜、纸帐梦飞琼。怪疏影,坠娉婷。唤起老张寒蔌蔌,好歌白雪与君听但党家,人笑道,太粗生。

天上无穷路,生期七十间。那堪九年内,五度百牢关。

尧夫何所有,一色得天和。夏住长生洞,冬居安乐窝。莺花供放适,风月助吟哦。窃料人间乐,无如我最多。

天遣今年到五夫,琼田千里玉平铺。波中船舫来还去,载取烟云作画图。

层峦叠壁映朱帘,风软尘香四月天。十里山塘看不足,翠屏合沓午云鲜。

恶钳鎚下翻身去,个个当阳要出尖。钉得虚空无缝罅,有完全有不完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