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史魏公见招

几年全主又全宾,万里归来托此身。
放出渠侬一头地,始知云月有闲人。

作品评述

《次史魏公见招》是宋代释宝昙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人几年来游历万里归来,将自己的身心寄托于这一片土地,领悟到人生的闲适与云月之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几年全主又全宾,万里归来托此身。
放出渠侬一头地,始知云月有闲人。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一个人的归乡之旅,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经历了漫长的旅途,他终于回到了故土,寄托自己的身心于这块土地。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他开始体会到云和月的美丽,并且明白了只有闲暇自在的人才能领悟其中的真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文字展现了作者的感慨和思考。诗人通过“几年全主又全宾”这句话,表达了游历多年的辛劳和孤独,以及归乡后对家庭和亲友的思念之情。在“万里归来托此身”一句中,诗人将自己的希望和寄托寓于这片土地之中,表达了对家乡的归属感。而“放出渠侬一头地,始知云月有闲人”这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在归乡后,与繁忙的世界隔绝,开始悠然自得地欣赏云和月的美景,领悟到生活中的闲适与宁静。

整首诗词以简练、自然的语言,传递了作者对家乡和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敏感和领悟。通过描绘归乡的情景和对云月的描写,诗人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宁静、恬淡的氛围,引发人们对繁忙生活的思考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这首诗词在简短的篇幅内,通过寥寥数语传递出了深刻的诗意,给人以启迪和感悟。

作者介绍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卍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爲寺。復至四明,爲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爲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休官众夫许,分政且归闽。名係金闺彦,身为惠帐人。林泉新得主,冠履渐无尘。知足应常足,安能更问津。

石径萦回入翠林,廿年故步喜重寻。千山直上云扉启,万木阴中古殿深。泉水泓澄风拂拂,洞门幽杳昼沈沈。调琴瀹茗清无限,倦客忘归到夕阴。

送弟秦淮远,怀人楚驿长。素书慵写得,白发漫相望。再见知何日,孤怀只自伤。春风桃李径,流泪不成行。

官身缚尘事,日日如丝棼。驾言适秋郊,开颜慰艰勤。大田平如席,多稼绿於云。早熟有饷获,晚播方耦耘。停鞭问父老,笑语何欣欣。今年大好麦,稻复当十分。天应怜百姓,似亦怜令君。我本无善政,谤骂常纷纭。独惭龙公赐,一念如相闻。尚忧北山外,渐有龟坼文。为尔乞终惠,洁济

太液轻澌泮,温明霁日融。菜流芳荇碧,花颂瑞椒红。

恍惚寒山暮,逶迤白雾昏。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击柝可怜子,无衣何处村。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

北岳霜雪干,玉汉强千寻。南溟珊瑚枝,玄宫极幽深。应谁见毫末,积效逾山岑。抚卷得玩颐,隐几亦观心。辞琢岂白玉,受厉须黄金。无寐月自生,无觉日自沉。回首人间世,坐骛复行吟。枵然舍予琴,谁哉赏此音。

弃臣悠悠朱墨笔,雕年忽忽道涂衣。博崔赵李久寂寞,乙马甲班谁是非。

寒闺动黻帐。密筵重锦席。卖眼拂长袖。含笑留上客。

秋天近霜霰,吴地少风麈。时驾小车出,始知闲客真。新交孰倾盖?往事漫沾巾。处处皆堪隐,桃源莫问津。

汲井辘轳鸣,寒泉碧瓮盛。欲为三伏美,方俟十旬清。梦忆黄公舍,徒闻韦氏名。熟时梅杏小,独饮效渊明。

吾观二宋文,字字照缣素。渊源皆有考,奇险或难句。后来邈无继,嗣子其殆庶。胡为尚流落,用舍真有数。当时苟悦可,慎勿笑杕杜。aa10窗谁赴救,袖手良优裕。山城辱吾继,缺短烦遮护。昔年谬陈诗,无人聊瓦注。于今赓绝唱,外重中已惧。何当附家集,击壤追咸aa18。

嵩峰远叠千重雪,伊浦低临一片天。百顷平皋连别馆,两行疏柳拂清泉。国须柱石扶丕构,人待楼航济巨川。萧相方如左右手,且於穷僻置闲田。

渐近重阳天气嘉,数椽茆竹淡生涯。山童拥篲扫黄叶,邻女傍篱收碧花。避俗要生轮四角,出门何啻路三叉。晚窗酒尽无多叹,试问前村好事家。

今日雪飞六出,明夜月圆三五,梅腊正传芳。恰值生申节,共献椒觞。

日晴空乐下仙云,俱在凉亭送使君。莫辞一盏即相请,还是三年更不闻。

芳菲已有东风露。寒著轻罗未去。午夜鸾车鹤驭。散入千莲步。粉香度曲嬉游女。草草相逢无据。肠断泪零无数。洒作花梢雨。

回首雪峰前,朱门心杳然。离人自呜咽,流水莫潺湲。毒草通蛮徼,秋林近漏天。一生从此去,五字有谁怜。

含章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兔毫。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

带雨山云不肯明,草泥封径断人行。竹林纵有鸟飞路,十日不闻鶗鴃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