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洪玉甫秘监荔枝三

闽中谱殊盛,唐相赋初工。
万点凝霞赤,三危滴露丛。
驱芦抵乌鹊,投李饫儿童。
子美吟西蜀,樱桃先后红。

作品评述

《和洪玉甫秘监荔枝三》是苏籀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闽中谱殊盛,
唐相赋初工。
万点凝霞赤,
三危滴露丛。
驱芦抵乌鹊,
投李饫儿童。
子美吟西蜀,
樱桃先后红。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洪玉甫秘监中的荔枝盛景。诗人苏籀赞美了这里的荔枝树,将其与唐朝相赋的初创相媲美。他形容荔枝像万点的红霞一样明亮,像三座高山上滴下的露水一样凝聚在一起。诗人提到了赶走了喜鹊的稻草人,以及给孩子们投食的李子树。他还赞美了子美吟唱的西蜀之美,以及樱桃树上先后绽放的红艳。

赏析:
这首诗词以洪玉甫秘监中的荔枝树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展示了荔枝盛景的美丽和丰富多彩的景象。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荔枝的红色与凝霞相媲美,将滴下的露水与三座高山相对应,给人以明亮、鲜活的感觉。诗人还通过提到赶走喜鹊的稻草人和给孩子们投食的李子树,增加了诗词的情趣和趣味性。最后,诗人以子美吟唱的西蜀之美和樱桃树上先后绽放的红艳作为结尾,使整首诗词更加生动活泼。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荔枝盛景的美丽和多样性,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勃发和丰饶之美,体会到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词以优美的语言和鲜活的形象,给人以愉悦和美好的感受,展示了苏籀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的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

诗词推荐

叠帐重裘更怯风,绝怜寒食到匆匆。一春不见花开落,但说栽花费几工。

珍簟新铺翡翠楼,泓澄玉水记方流。唯应云扇情相似,同向银床恨早秋。

六月中夏,诸方放假。大仰大然,绳头紧把。常住百无一有不能挂怀,只忧兄弟不会狗子无佛性话。常啼菩萨卖心肝,负前狼籍谁人买。

枝筇来访白云坳,绝异红尘势利交。把酒为君浇磊磈,携诗就我定推敲,不曾出市曾庞老,安得为云农盂郊。古锦囊中多秀句,家元书史莫徒抄。

小园秋霁胜春晖,雨过林端叶未稀。红锦芙蓉应万萼,雪衣蝴蝶忽双飞。刀耕旧业聊从俗,瓮汲余生永息机。天与华腴慰萧寂,可无佳句答烟霏。

东旭晓瞳曨,照我墙角红。衰意忽开豁,衰颜亦丰茸。便欲理晨策,去绕菊花丛。惜无会心友,一尊清兴同。

盛暑宵忧动邃旒,敕催诸道决累囚。承流宣泽弥兢惕,履险航湍敢滞留。南北分驰才数夕,重轻释系已三州。高材想尽哀矜意,美疢从勿药瘳。

妙绝丹青郭恕先,幻成雪霁大江船。沿流更饱轻帆举,上水仍劳百丈牵。捩柂长年浑欲动,褰帷佳客若将仙。侍亲曾泛沧浪月,犹记兰成射策年。

圣孝动天,瑞则应之。帝开绍熙,天实命之。三宫燕娱,爱且敬之。禁籞翠华,时联幸之。万葩其春,彩服映之。玉色怡愉,霞卮{荧去火加酉}之。岂乐行都,民物盛之。乾坤同欢,康衢咏之。于牣灵沼,鱼鸟泳之。天光下临,邦家庆之。煌煌牡丹,奇产并之。帝王称觞,亲捧迎之。巍巍太

几向余干觅介庵,骑鲸已去不容骖。流风付与南池主,何日约君相就谈。

晓色未分明,敲动月边鼍鼓。卯酒一杯径醉,又别君南浦。春江如席照晴空,大舶夹双橹。肠断斜阳渡口,正落红如雨。

卫玠羊车悬,长卿驷马姿。天嫌太端正,神乃减风仪。饮冰俾消渴,断谷皆清羸。越僧夸艾炷,秦女隔花枝。自能论苦器,不假求良医。惊杀漳滨鬼,错与刘生随。昨日已如虎,今朝谒荀池。扬鞭入王门,四面人熙熙。青桂任霜霰,尺璧无瑕疵。回尘却惆怅,归阙难迟迟。

平生阮步兵,口不道臧否。每笑谢著作,自是雌黄口。闭门秋草多,金风摇白昼。忽传黄纸书,校艺郡公後。执雁有楚越,佩剑无左右。难画浑沌眉,据识齐宿瘤。彭城陈夫子,笑我颜何厚。为语陈夫子,人生无不有。

开禧元祀更元正,宿两新收放晓晴。夜半梅花添一岁,梦中爆竹报残更。方知人喜天亦喜,作麽锺鸣鸡未鸣。老子年龄君莫问,屠苏饮了更无兄。

清阴陌。狂踪迹。朱门团扇香迎客。牡丹风。数苞红。水香扑蕊,新妆谁为容。蜡灯春酒风光夕。锦浪龙须花六尺。月波寒。玉琅玕。无情又是,华星送宝鞍。

柏生两石间,万岁终不大。野马不识人,难以驾车盖。柏移就平地,马羁入厩中。马思自由悲,柏有伤根容。伤根柏不死,千丈日以至。马悲罢还乐,振迅矜鞍辔。之罘南山来,文字得我惊。馆置使读书,日有求归声。我令之罘归,失得柏与马。之罘别我去,计出柏马下。我自之罘归,入门

天下清明节,江南笋蕨天。乱生无事种,争卖不论钱。带醋香醒鼻,和糟味滑咽。季鹰莼菜念,徒更杂鱼鲜。

冰雪凝难解,风云庆有时。

忆得去年春风至,中庭桃李映琐窗。美人挟瑟对芳树,玉颜亭亭与花双。今年新花如旧时,去年美人不在兹。借问离居恨深浅,只应独有庭花知。

俊老三阶后,高华四纪中。朝廷用文治,廊庙得才雄。鸡树前阴改,鱣庭旧跡空。生存华屋处,零落恨无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