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答张说南出雀鼠谷

鸣銮初幸代,旋盖欲横汾。
山尽千旗出,郊平五校分。
前林已暄景,后壑尚寒氛。
风送箫韶曲,花铺黼黻文。
盐梅推上宰,礼乐统中军。
献赋纡天札,飘飖飞白云。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奉答张说南出雀鼠谷

鸣王的龙旗初次到达新都,龙旗旗帜翻飞,想要横扫汾河。山脉尽头迎来了千飘旗,郊外平原分成了五个校队。前方的林木已经被暖阳晒得温暖,后方的山壑仍然散发着寒冷的气息。风把箫韶之声送到了远方,花朵铺满地面,如同彩衣献给贵族般华丽。盐梅被推荐给宰相,礼乐被统领军队。献上赋诗让天地间扬名,飘扬飞舞在白云之中。

诗意:

《奉和圣制答张说南出雀鼠谷》是唐代诗人席豫创作的一首诗,以应对张说南迁而构成。诗中以描绘旌旗飘扬的盛况、山林温暖的景象和花朵铺满的美丽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张说南迁事事顺利的祝愿和对政治和社会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描绘了张说南迁的盛况。通过描绘旌旗翻飞、山林温暖和花朵铺满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张说南迁事业的美好祝愿和向往,展示了唐代文人对政治和社会的归属感和关注。

诗中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例如,山脉尽头出现千旗,强调了盛况之大;前林已暖景、后壑尚寒氛,对比了温暖与寒冷之间的对立;花朵如彩衣献给贵族,夸张了花朵的美丽和繁盛。

整首诗表达了对张说南迁事业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展示了席豫对政治和社会的关切。整体上给人以美好、欢快的感觉,展示了盛世的景象。

作者介绍

席豫,字建侯,襄阳人,后徙河南,唐朝礼部尚书,文学才华横溢,冠冕诗人称号。十六岁考中举人,唐开元年间,官至吏部侍郎。唐玄宗时期,封号席公,太平公主闻其名,拜为阳翟尉。唐天宝六年,出任礼部尚书兼襄阳县令。皇帝曾登朝元阁赋诗,群臣属和,皇帝以席豫之诗最工妙,诏曰:“诗人之冠冕“。席豫,喜周易术数,事李虚中为好友,同磋交流。

席豫的生平

  [唐]字建侯,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徙家河南。进士及第,天宝(七四二至至七五六)初官至礼部尚书。谥曰文。性谨,虽与子弟书疏及吏曹簿领,未尝草书。《旧唐书本传》

  席豫,字建侯。襄阳人(后迁居河南)。唐代大臣。系后周昌州刺史席固七世孙。聪颖过人,经学文章为当时长安城中佼佼者。十六岁时,即进士及第,补襄邑尉。当时太子死难,安乐公主请立自己为皇太女。豫上书请立皇太子,以历史上的外戚祸难说服当朝,语深意切,为人所称赞。太平公主闻其名,上奏皇帝荐其为谏官,豫认为这是对他的污辱,辩论后离去。在推举贤良时,任阳翟(今河南省禹县)县尉,以后任中书舍人(掌制诰文书之事,从七品)。与韩休、许景先、徐安贞、孙逊名四人齐名。后改任郑州刺史。韩休辅佐朝政时,举荐席豫代替他,拜吏部侍郎(相当今天的人事部副部长)。玄宗说:席豫的学识、政绩均有记载,所以授予现在的职务。席豫在任六年,选拔了不少寒士为国效力,被誉为知人,人们称他为席公。天宝(公元742—756年)中进礼部尚书,累封襄阳县子。先后四次出任江南、江东、淮南、河北按察使。当时南方各地,人死后不葬,暴尸野外,他对百姓进行安埋教育,风俗为之改变。席豫为官清正,无私欲,不为权势所摇撼,性谦厚,无论办什么事情都认真负责。给子弟、下属写信不草书。有人说:“此小事,何必如此认真。”他说:“小事、细事不认真,大事、要事将如何?”有一次,皇帝召群臣在朝文阁赋诗,所和众诗,以席豫最工。皇帝下诏说:“诗人之冠冕也。”

  席豫病重时,遗令下属:死后三日下敛,敛毕即葬,不因丧葬之事,耽误公私二事;如丧费不足,可卖居住之宅,以终后世。

  年六十九而卒,赠江陵大都督。

  弟晋,以文名当时。

席豫的史载事迹

  唐开元初,席豫以监察御史,按覆河西。去河西两驿,下食,求羊肝不得,挞主驿吏。

  外白“肝至”,见肝在(“见”原作“问”。据明抄本改。)王,王曰:“杀生有道,何故

  生取其肝,独能忍乎?”豫云:“初虽求肝,肝至见动,实不敢食。”言讫,见一小佛从云

  飞下,王起顶礼。佛言如豫所陈。王谓羊曰:“他不食汝肝,今欲如何!”寻放豫还也。

  (出《广异记》)

  译:唐朝开元年初,席豫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去河西按查。到了河西两个驿站,准备吃饭,找

  不到羊肝,就鞭打驿吏,外面说肝已到了。席豫看见肝在盘子中摇动不停,皱眉好久,让拿

  下去,于是拿来一匹绢,为羊铸佛。半天左右,席豫忽然死去。随从官吏去见王,王问:

  “杀生自然有道,为什么要活取它的肝,怎么能忍心呢?”席豫说:“当初虽然要肝,但肝

  到了却看见它摇动,实在不敢吃它。”说完,就看见一个小佛从云中飞下来,王起身礼拜,

  佛说的和席豫所说的一样。王对羊说:“他不吃你的肝,现在想要怎么办?”不久也就放席

  豫还生了。

诗词推荐

壮志随年减,羁愁与夜长。月高寒晖淡,花坼露丛香。仕畏谗销骨,归判酒腐肠。青灯写孤影,相劝尽余觞。

湛湛零露,晞于载阳。我有旨酒,群臣乐康。毁饮以德,亦图尔良。永言修辅,用协天常。

弃有著空病亦然,却将阴入定安禅。阿赖耶识昆仑藏,万劫顽痴被业缠。

寒声战梧楸,风色岁行暮。谁念天涯人,貂裘敝尘土。一饱亦易营,局促良自苦。安得八骏蹄,驾言观玄圃。

四海眼独高,江湖走蹒跚。帝念风霜饱,命之官仙班。刺天纷群飞,政尔衮衮难。鹿挟朱轮去,勇哉支狂澜。

鸲之仍鹆之,尔名今是非。人言不踰济,何事满苔矶。

青山吞吐古今月,绿树低昂朝暮风。万事有为应有尽,此身无我自无穷。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铜仙擎露秋风表,珍重刘郎千万寿。老瞒鼎贻孙老谋,因逼此仙俱受垢。仙宁折骨拒非招,耻为奸雄效奔走。污名翁仲俾司门,口不能言自否。洛阳宫殿一灰飞,天上此标独长久。君不见堂隐霸城,万古六丁驱鬼守。

清流曲几回,吃饭此山隈。歌断怜莺续,诗迟畏酒催。晚晴初见月,春尽尚逢梅。归路缘江熟,支筇不用陪。

坎泽祠容备举,坤坛祭典爰申。灵眷遥行秘躅,嘉贶荐委殊珍。肃礼恭禋载展,翘襟邈志逾殷。方期交际悬应,(下一句逸)

路随马足难知数,山叠鱼鳞不记名。隔岸青帘人不渡,一溪流水暮潮生。

画船樵鼓忽东浮,留幕宾從候舳舻。宫里铜鱼勘门鑰,府中银兔合军符。鸣驺苑路人千骑,送客河桥酒百壶。莫为文章还自苦,鹜池龙岫且游娱。

久无轩冕意,出处亦何心。世味思三沐,花风快一襟。喜君方砺志。顾我岂知音。医手非吾事,深惭不可箴。

潇洒寒林,玉丛遥映松篁底。凤簪斜倚。笑傲东风里。一种幽芳,自有先春意。香风细。国人争媚。不数桃和李。

畴昔相看意便倾,重逢便觉眼增明。半生漫仕壮心在,五月长江去棹轻。龟椟久藏千乘宝,鹏风方快九霄程。公朝兼用人门选,外氏传家旧有声。

鲸牙鲲鬣相摩捽,巨灵戏撮天凹突。旧山风老狂云根,重湖冻脱秋波骨。我来谓怪非得真,醉揭碧海瞰蛟窟。不然禹鼎魑魅形,神颠鬼胁相撑挟。

苏李宗风我雀扬,少陵公按子开堂。官曹此地文书省,诗社从今日月长。山滴晓烟收后翠,莲漂天女戏时香。可孤煮饼分缰韵,正使铜花澁印章。

五雷坛上雷一声,海子闸口雨纵横。祈灵验后催传赏,马上朱提玉手擎。

紫塞连年戍,黄砂碛路穷。故人今夜宿,见月石楼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