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台曲(五首)

秋水光于黛,新妆爱日斜。
隔溪深不语,孤棹入菱花。

作品评述

《苏台曲(五首)》是明代作家李东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水光于黛,
新妆爱日斜。
隔溪深不语,
孤棹入菱花。

中文译文:
秋天的水面在深蓝色中闪耀光芒,
新妆打扮迷恋夕阳倾斜。
两岸隔着深深的溪水,无言相对,
孤单的小船驶入菱花茂盛的水域。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秋水在深蓝色的背景下闪耀着光芒,象征着自然的美丽和宁静。新妆迷人的景色散发出对夕阳的热爱,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向往。河流将两岸分隔开来,深邃的溪水使得彼此无法交流,增添了一种寂寞和孤独的氛围。最后,孤单的小船驶入盛开的菱花中,给整个景象增添了一丝生机和活力。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丽、宁静和孤独的感受。秋水的光芒和新妆的景色使人感到愉悦和迷恋,同时也透露出对光阴易逝的珍惜之情。隔溪深不语的描写表明了两岸的隔阂和沉默,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孤独。最后,孤舟进入菱花之中,给整个诗境增添了一抹生机和动感,暗示着对未来的希望和向往。

这首诗词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刻画,将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展现了明代文人追求自然和内心宁静的精神追求。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孤独的思考。

诗词推荐

名缰相引,别离登州。远来积石时秋。司判美任,止是一载因由。才到瓜期相逼,岂都无、行色忧愁。叹往复,是八千馀里,毕竟何求。好学渊明解职,效海蟾纳印,慷慨云游。相继神翁决裂,物外真修。保养先天之物,运自然、火锻丹丘。功行满,驾祥云,趋赴瀛洲。

大庾岭头提不起,同庵亲手付将来。等头拾在肩头上,凡圣齐教眼豁开。

仰面不见天,低头不见地。眉毛在眼上,鼻孔里出气。易分雪里粉,难辨墨中煤。

空园歌独酌,春日赋闲居。泽兰侵小径,河柳覆长渠。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山人不惜醉,唯畏绿尊虚。

中秋八月朔,人在竹之西。讲席朝齐听,吟寮夜独栖。交情今管鲍,清操古夷齐。却笑苔矶老,畏人头愈低。

讲席人期相郑覃,石渠我忝继齐堪。碧琳殿邃同宣召,白玉堂深接笑谈。寓直敢陪东道主,登高尚想北山南。洞岩胜集空回首,何日芒鞵许再探。

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见逐张征虏,今思霍冠军。沙平连白云,蓬卷入黄云。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

山色潮声四面来,城中金碧烂成堆。不愁门外严扃锁,终日凭栏未拟回。湖色苍苍日向斜,烟波万状不容滉。画船人去浮红叶,石径僧归蹑白蛇。楼观争高不计层,雍雍过雁自相应。钱王旧业依稀在,岁久无人话废兴。荷叶初乾稻穗香,惊雷急雨送微凉。晚晴稍放秋山色,洗却浓妆作淡妆。

玉簟夜凉新,秋蛾暗里颦。如何天上月,独照掌中人。

楚客怨逢秋,闲吟兴非一。弃官守贫病,作赋推文律。樵径未经霜,茅檐初负日。今看泛月去,偶见乘潮出。卜地会为邻,还依仲长室。

怯寒重着旧绵裘,已见盆栽坼绛榴。自厌一春常服药,忽惊半月不梳头。画评懒与痴儿辨,诗序难禁晚进求。带砺有盟犹未保,当时谁识种瓜侯。

西真姊妹。只这梅花是。乘醉下瑶池,粉燕支、何曾梳洗。冰姿素艳,无意压群芳,独自笑,有时愁,一点心难寄。雪添蕊佩。霜护盈盈泪。尘世悔重来,梦凄凉,玉楼十二。教些香去,说与惜花人,云黯淡,月朦胧,今夜谁同睡。

溪侧风回,前村雾散,寒梅一枝初绽。雪艳凝酥,冰肌莹玉,嫩条细软。歌台舞榭,似万斛、珠玑飘散。异众芳,独占东风,第一点装琼苑。青萼点、绛唇疏影,潇洒喷、紫檀龙麝。也知青女娇羞,寿阳懒匀粉面。江梅腊尽,武陵人、应知春晚。最苦是,皎月临风,画楼一声羌管。

夜久叶露滴,秋虫入户飞。卧多骨髓冷,起覆旧绵衣。

飞花落絮自何来,勾引诗翁酌梓罍。濯鼎有冰宜煮茗,携筇无路可寻梅。江城琼玉逾千顷,古锦珠玑溢百枚。闻道夜阑车马散,难窥鹤氅御风回。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嵩高丽中华,岳色连瑶岛。上清神仙宫,庄严绝雕巧。浮云荡繁阴,变幻入冥眇。飘摇逾岩岑,淫翳混鸿灏。纵有景庆合,闇然蔽昏晓。况复浓雾生,一气成有昊。茫茫世宙间,落落耿孤抱。天意不可知,烦心惄焉捣。安得嘘大风,八方净如扫。

诗竞山川秀,亭随草木新。弦歌鲁言偃,吏隐汉梅真。淇苑雪霜操,广寒宫殿春。相望不百里,一苇要身亲。

底处凭栏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春来看雪天。

江蓠怨碧,早过了霜花,锦空洲渚。孤蛩自语。正长安乱叶,万家砧杵。尘染秋衣,谁念西风倦旅。恨无据。怅望极归舟,天际烟树。心事曾细数。怕水叶沈红,梦云离去。情丝恨缕。倩回纹为织,那时愁句。雁字无多,写得相思几许。暗凝伫。近重阳、满城风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