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微上人

禅门来往翠微间,万里千峰在剡山。
何时共到天台里,身与浮云处处闲。

作品评述

赠微上人

禅门来往翠微间,
万里千峰在剡山。
何时共到天台里,
身与浮云处处闲。

中文译文:

送给微上人

禅宗门徒往来于翠微之间,
万里千峰耸立于剡山。
何时能一同来到天台,
身与浮云一起无拘无束地闲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写给名为微上人的禅宗修行者的赠诗。诗人以独特的笔触描述了禅门修行者的自由与闲适。

首句“禅门来往翠微间”,形象地描绘了禅门修行者在翠微山间行走的情景,翠微山象征着富有灵性的禅宗修行场所。

接着,“万里千峰在剡山”,写出了翠微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修行者在壮丽自然中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解脱。

接下来,“何时共到天台里”,诗人希望能和微上人一同到达天台山,在圣地上一同修行,并体验到更高层次的境界。

最后一句“身与浮云处处闲”,通过浮云与修行者的对应,表达了修行者拥有真正的自由,能在浮躁尘世中体验到内心的宁静和闲适。

整首诗以浅显、平实的语言描绘出禅宗修行者的境界和心理状态,通过与自然景观的对比,凸显了修行者的自由和超然。同时,诗中流露出诗人对禅宗修行的向往和赞美之情,表达了对心灵净化和内心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诗词推荐

青藜杖出氛埃外,白版扉开水竹边。造物与闲仍与健,乡人知老不知年。斋居每袖持螯手,妄想宁流见麴涎?昨夜小庭风露冷,菊花消息已先传。

哲理

白云自非桃李族,阳春且止听黄竹。江风吹苇暗天地,鸥鸟纷纷起追逐。请看万瓦变璠玙,平日尘寰无此屋。闲居幽事亦堪论,小迳苗生土增沃。

哲理

扣舷击节起歌呜,一榻横舟小结庐。篆籀古文三代上,丹青妙手六朝初。

哲理

清羸躬现疾,出处道还周。当轴谐人望,谋边缓主忧。庄环聊造适,伊鼎待烹羞。见约高斋会,将行尚少留。

哲理

题桥贵欲露先诚,此日人皆笑率情。应讶临邛沽酒客,逢时还作汉公卿。

哲理

水满平塘过雨,洗妆红褪芙渠。绿荷美影荫龟鱼。无限闲中景趣。潇洒高堂邃馆,那堪左右图书,凌云赋得似相如。多少风流态度。

哲理

画得青溪样,宜于紫府观。 ——皎然日明烟霭薄,风落水容宽。 ——崔万画野高低接,商工井邑攒。 ——潘述疏川因稼穑,出使问艰难。 ——皎然

哲理

沙虚防败岸,舟小怯惊湍。行路难如此,争如野处安。

哲理

姚公美政谁与俦,不减昔时陈太丘。邑中上客有柱史,多暇日陪骢马游。东山高顶罗珍羞,下顾城郭销我忧。清江白日落欲尽,复携美人登彩舟。笛声愤怨哀中流,妙舞逶迤夜未休。灯前往往大鱼出,听曲低昂如有求。三更风起寒浪涌,取乐喧呼觉船重。满空星河光破碎,四座宾客色不动。

哲理

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哲理

深意缠绵歌宛转。横波停眼灯前见。最忆来时门半掩。春不暖。梨花落尽成秋苑。叠鼓收声帆影乱。燕飞又趁东风软。目力漫长心力短。消息断。青山一点和烟远。

哲理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哲理

六幅生绡四五峰,暮云楼阁有无中。去年今日长干里,遥望锺山与此同。

哲理

野水弥漫绿涨川,乱云如兽出山前。天生一本徐熙画,全是蓬莱十月天。

哲理

町畦纷接壤,灌溉细穿渠。坐待佳蔬长,应须恶草除。向来师老圃,此去遂间居。绕屋扶疎处,兼寻种树书。

哲理

仁田义锄德其种,晚岁坐看苗幪幪。先生一去不可识,但喜郎君实麟凤。一线微言惊道丧,九鼎斯文赖君重。圣门涛澜无畔岸,我尝操舟怯奔涌。中流夺魄不敢进,乱流而济渠甚勇。射鼷强弩勿妄发,弹誉明珠戒轻用。峨冠进之白玉堂,天高会借长风送。细寻耒耨竟谁力,銍艾犹传挂丘垅。

哲理

踞蹯千古肇豪英,王气葱葱五色精。岩虎镇山风偃草,潭龙嘘气水明星。天开万载兴王处,地辟千秋永朕京。咸以六朝亨替阅,前祯祯后后嘉祯。

哲理

我有辞乡剑,玉锋堪截云。襄阳走马客,意气自生春。朝嫌剑光静,暮嫌剑花冷。能持剑向人,不解持照身。

哲理

百室机杼,衣褐具宜。民以卒几,神实惠之。言举祀典,答神之釐。有篚斯陈,振古如兹。

哲理

都缘相府有宗兄,却恐妨君正路行。石上长松自森秀,雪中孤玉更凝明。西陵晓月中秋色,北固军鼙半夜声。幸有清才与洪笔,何愁高节不公卿。

哲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