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夏竦的《厩马》
拼音和注音
shàng lín mù xu tiān chí shuǐ , bǎo shí cháng míng kě zì xi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上林:1.古宫苑名。2.泛指帝王的园囿。3.指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天池:海。天上仙界之池。指山顶之池。星名。穴位名。即承浆。参见'承浆'。
长鸣:长声鸣叫。多喻士人施展抱负﹑才能。
饱食:吃得很饱。
苜蓿:豆科。一年或多年生草本。重要牧草和绿肥。叶互生,复叶由三片小叶组成。花蝶形,呈紫色。结荚果。分布于欧洲、非洲和亚洲。古代专指紫苜蓿。现也作为紫苜蓿、南苜蓿等的统称。
夏竦
夏竦,字子乔,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原诗
万里无尘塞草秋,玉轮金轭未巡游。
上林苜蓿天池水,饱食长鸣可自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