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孔氏颜乐亭

颜巷久已空,颜井固不迁。
荆榛翳蔓草,中有百尺泉。
谁复饮此水,裹饭耕废田,有贤孔氏孙,芟夷发清源。
废床见缏刻,古甃昏苔痕。
引缸注瓢樽,千岁忽复然。
嗟哉古君子,至此良独难。
口腹不择味,四体不择安。
遇物一皆可,孰为我忧患。
阮生未忘酒,嵇生未忘锻。
欲忘富贵乐,托物仅自完。
无托中自得,嗟哉彼诚贤。

作品评述

《寄题孔氏颜乐亭》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颜巷久已空,颜井固不迁。
荆榛翳蔓草,中有百尺泉。
谁复饮此水,裹饭耕废田,
有贤孔氏孙,芟夷发清源。

颜巷已经荒废,颜井却依然存在。
杂草丛生覆盖着,其中有一眼深达百尺的泉水。
谁还来饮用这水,裹着饭食耕作废弃的田地,
有着聪明才智的孔氏后裔,舍弃低劣的生活而开拓清新的水源。

废床见缏刻,古甃昏苔痕。
引缸注瓢樽,千岁忽复然。
嗟哉古君子,至此良独难。
口腹不择味,四体不择安。

废弃的床榻上还可见到编织的痕迹,古老的瓦砾上长满了昏暗的苔痕。
重新引动水缸,注满瓢和酒壶,千年的岁月突然又回归。
叹哉,古代的君子们,如今只有孤独难耐。
他们不求口腹之欲,不拘泥于四肢之安逸。

遇物一皆可,孰为我忧患。
阮生未忘酒,嵇生未忘锻。
欲忘富贵乐,托物仅自完。
无托中自得,嗟哉彼诚贤。

遇到任何事物都能接受,哪个会成为我困扰之事?
阮籍不忘酒,嵇康不忘锻炼。
他们想要忘却富贵的享乐,只寄托于物品才能满足自己。
然而,内心的满足源于无需寄托,叹哉,那样真正的贤者。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辙对于古代君子精神的赞美和思考。颜巷和颜井象征着古人的智慧和精神追求,虽然时光已久,但它们仍然存在。通过描述废弃的床榻、古砖上的苔痕和重新引动水缸的场景,表达了古代君子在物质和舒适方面的奋斗与追求,以及他们对精神境界和自我完善的追求。通过引用阮籍和嵇康作为例子,强调了他们追求真正的内心满足和智慧的精神,与追逐富贵和物质享受形成对比。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古代君子的境遇和思考,表达了苏辙对于纯粹精神追求的推崇和思索。同时,诗中的反问和叹息,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境况的无奈和忧虑,《寄题孔氏颜乐亭》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颜巷久已空,颜井固不迁。
颜巷已经久已荒废,颜井却依然存在。

荆榛翳蔓草,中有百尺泉。
茂盛的荆棘和蔓草掩盖着,其中隐藏着一眼百尺深的泉水。

谁复饮此水,裹饭耕废田,
有谁再来饮用这水,裹着饭食来耕作废弃的田地,

有贤孔氏孙,芟夷发清源。
有着聪明才智的孔氏后裔,来清理荆棘,开辟清泉。

废床见缏刻,古甃昏苔痕。
废弃的床榻上还可见到编织的痕迹,古老的瓦砾上长满了昏暗的苔痕。

引缸注瓢樽,千岁忽复然。
重新引动水缸,用瓢和酒壶装满,千年的岁月突然又回归。

嗟哉古君子,至此良独难。
叹哉,古代的君子们,如今只有孤独难耐。

口腹不择味,四体不择安。
不求口腹之欲,不拘泥于四肢之安逸。

遇物一皆可,孰为我忧患。
遇到任何事物都能接受,哪个会成为我困扰之事?

阮生未忘酒,嵇生未忘锻。
阮籍不忘酒,嵇康不忘锻炼。

欲忘富贵乐,托物仅自完。
他们想要忘却富贵的享乐,只寄托于物品才能满足自己。

无托中自得,嗟哉彼诚贤。
然而,内心的满足源于无需寄托,叹哉,那样真正的贤者。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辙对古代君子精神的赞美和思考。颜巷和颜井象征着古人的智慧和精神追求,虽然时光已久,但它们仍然存在。通过描述废弃的床榻、古砖上的苔痕和重新引动水缸的场景,表达了古代君子在物质和舒适方面的奋斗与追求,以及他们对精神境界和自我完善的追求。通过引用阮籍和嵇康作为例子,强调了他们追求真正的内心满足和智慧的精神,与追逐富贵和物质享受形成对比。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古代君子的境遇和思考,表达了苏辙对于纯粹精神追求的推崇和思索。同时,诗中的反问和叹息,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境况的无奈和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待月长生殿,迎风太液池。兹颜欢乐日,圣德盛明时。

上客南台至,重阳此会文。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务简人同醉,溪闲鸟自群。府中官最小,唯有孟参军。

建学多通显,何为尚布衣。不闻行聘久,始悟设科非。落日君寻店,深山我掩扉。几时残烛下,重听讲精微。

寡妹城西消息稀,老夫漂泊几时归。朝廷计议知何意,丞相征行事已非。东去鲸鲵方作横,南飞乌鹊正无依。可怜白发孤村里,终日哀哀赋《式微》。

天高江阔快飞篷,云去山移过眼中。江上鼓鼙惊不断,连朝送我岳阳风。

祀率旧典,礼崇骏功。齐明衷正,肸乡岂融。量币肃录,周旋鞠躬。神其昭受,幽赞无穷。

邺城旁缺通清沟,城南之水城中流。白沙涨陆最宜果,万梨压树当高秋。去年花开往独晚,不见琼苞肠欲断。隆冬骑马傍高原,却恨枯枝寒日短。忽然变化何处来,一夜东风吹雪满。晴川极望百亩开,三山银阙正崔嵬。杂花不容一朵间,照眼冷艳云为堆。堂中置酒对已好,千葩万蕊谁能绕。

平生中表最情亲,浮世那堪聚散频。谢脁却吟归省阁,刘桢犹自卧漳滨。旧游半似前生事,要路多逢后进人。且喜新吟报强健,明年相望杏园春。

海岳两无边,去来都偶然。齿因吟后冷,心向静中圆。虫网花间井,鸿鸣雨后天。叶书归旧寺,应附载钟船。

梦破邯郸百念齐,长汀西畔半分溪。护符清出黄冠品,承命有加紫诏泥。径捷更谁疑晚节,山居有客侈新题。老吾亦是三峰裔,何幸相逢有子兮。

赫赫炎威日正中,冰纨笛簟欲无功。一心愿伴沙头鹭,百计难呼木杪风。纤手削瓜刀似水,小甖分酒盏如空。洗心幸有高楼月,少待寒光出海东。

边将才无日越晖,中朝人是李斯非。顺流兵马竟揿舞,死战规模谁发挥。忍看金茎移露去,空歌玉树送春归。不图世变今如此,真与尘埃蠓蚋飞。

带飘飘,衣楚楚。空谷饮甘露。一转花风,萧艾遽如许。细看息影云根,淡然诗思,曾□被、生香轻误。此中趣。能消几笔幽奇,羞掩众芳谱。薜老苔荒,山鬼竟无语。梦游忘了江南,故人何处,听一片、潇湘夜雨。

太白山前终日见,十旬假满拟秋寻。中峰绝顶非无路,北阙除书阻入林。朝谒此时闲野屐,宿斋何处止鸣砧。省中石镫陪随步,唯赏烟霞不厌深。

身閒更喜交游绝,三径寥寥草树荒。但觉空门无住着,不知尘世有炎凉。吟残海月生松壁,定起山云满石床。何缘饥渴犹相累,拟觅幽人断谷方。

口语甘时心独异,中边甜处味方宜。诗情合荐东坡老,惭愧当年蜜荔枝。

别离何从生,乃在亲爱中。反念行路子,拂衣自西东。日昃不留宴,严车出崇墉。行游非所乐,端忧道未通。春野百卉发,清川思无穷。芳时坐离散,世事谁可同。归当掩重关,默默想音容。

春物竞相妒,杏花应最娇。红轻欲愁杀,粉薄似啼销。愿作南华蝶,翩翩绕此条。

花路横梢已碍马,断无人迹赏年芳。绿杨成穗点著地,蝴蝶作团飞过墙。不禁梦回多黯郁,长因酒后得凄凉。期君待与春翁约,买取东风任醉乡。

鲁公马病不可出,陶令言拙徒扣门。举家食粥焉用怪,但愿漉酒巾常存。长安侏儒胜方朔,水边潭母哀王孙。王孙功名立四极,方朔诙谈干至尊。我才不及三二子,摧藏自愧趋权阍。前时永叔寄秉粟,一秋已免忧朝昏。今君益之薪与菽,老马病骨生精魂。昨闻新拜历阳守,王国久客虱处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