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律三秋暮,金精九日开。
荣舒洛媛浦,香泛野人杯。
靃靡寒潭侧,丰茸晓岸隈。
黄花今日晚,无复白衣来。

作品评述

《菊》一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以下是分析和中文译文:

中文译文:
玉律三秋暮,
金精九日开。
荣舒洛媛浦,
香泛野人杯。
靃靡寒潭侧,
丰茸晓岸隈。
黄花今日晚,
无复白衣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的诗意主要围绕着菊花展开,描述了秋天菊花的美丽和寂寥。

首先,诗人用“玉律三秋暮,金精九日开”来形容菊花的花期。玉律三秋暮表示菊花在三个秋天之后才开放,而金精九日开则表示菊花每朵花只开放九天。这种时间的延长和短暂的花期,使得菊花的绽放更加宝贵和难得。

接着,诗人运用了“荣舒洛媛浦,香泛野人杯”等意象来描绘菊花的美丽和芬芳。荣舒洛媛,指菊花华美如洛水中的妖艳女子,香泛野人杯则形象地表达了菊花芬芳的香气弥漫于野人的酒杯之中。这些描写使得诗人把菊花的美丽与自然的景色和人们的欢乐与享受相融合,增加了诗歌的意境。

然而,诗人在最后两句“黄花今日晚,无复白衣来”中表达了菊花的遗憾和凋谢的忧伤。黄花今日晚表示菊花已经晚了,无法再迎来秋天的华丽装束。无复白衣来则意味着菊花不能再以纯净的白色出现了。这部分描写突出了菊花残缺和寂寥的一面,使诗歌更具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菊花的美丽与短暂,通过描述菊花的花期、香气和颜色的变化,给读者呈现了一幅优美而凄美的秋花景象,同时传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美好事物逝去的思考与感慨。

作者介绍

李峤,字巨山,赵州贊皇人。儿时梦人遗双笔,由是有文辞。弱冠擢进士第,始调安定尉,举制策甲科。武后时,官凤阁舍人,每有大手笔,皆特命峤为之,累迁鸾臺侍郎,知政事,封赵国公。景龙中,以特进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立,出刺怀州,明皇贬为滁州别驾,改庐州。峤富于才思,初与王、杨接踵,中与崔、苏齐名,晚诸人没,独为文章宿老,一时学者取法焉。集五十卷,今编诗五卷。

诗词推荐

水宿屡迁次,寒深霜染衾。孤征惮早起,半醉喜微吟。舟子每相谑,渔人时见寻。悠悠客途里,倚棹看秋阴。

滩恶过金水,波声远亦闻。诗同家信发,灯赂钓船分。数夜仍无月,看山半是云。又须登岸宿,囘望却思君。

百年家学妙兵机,知彼犹怜己未知。绝爱奇功成砍树,何缘卫足不知葵。

圩田岁岁镇逢秋,圩户家家不识愁。夹路垂杨一千里,风流国是太平州。

挥袂谢幽侧,腾身集崔嵬。心胎太极气,手扬斗间魁。荒荆忽成桂,蛰鳞冬有雷。君看九州宝,自入朱门来。

送友长江上,长江水正平。岸花萦别恨,风柳蕴离情。子去添惆怅,人称最老成。家乡归到日,童仆拥欢迎。

云出无心还自归,乱峰明处日西微。白衣不至东篱寂,满把菊花风动衣。

四百余峰海上排,根连蓬岛荫天台。百灵若为移中土,蒿华都为一小堆。

故人官江滨,蔼蔼起清望。因漂似木偶,千里远相向。穷达怀异趣,雅故恐遗忘。暨我即门墙,公喜不可状。握手问辛苦,容我纲伸嘀。凛然高义生,开怀出云上,衔恩在双腮,图报心愈谅。岁暮天益寒,江湖足波浪。箧中乃得诗,安流反门巷。

狐冢獾蹊满路隅,行人犹作御园呼。连昌尚有花临砌,肠断宜春寸草无。

上将还专席,双旌复出秦。关河三晋路,宾从五原人。孤戍云连海,平沙雪度春。酬恩看玉剑,何处有烟尘。

八年不见,清都绛阙,望河汉、溶溶漾漾。年年牛女恨风波,拚此事、人间天上。野麋丰草,江鸥远水,老去惟便疏放。百钱端欲问君平,早晚具、归田小舫。

朝来栏槛倚晴空,暮来烟雨迷飞鸿。白衣苍狗易改变,淡妆浓抹难形容。芦洲渺渺去无极,数点断山横远碧。樊山诸峰立一壁,非烟非雾笼秋色。须臾黑云如泼墨,欲雨不雨不可得。须臾云开见落日,忽展一机云锦出。一态未了一态生,愈变愈奇人莫测。使君把酒索我诗,索诗不得呼画师。

草底蛩吟。烟横水际,月澹松阴。荷动香浓,竹深凉早,销尽烦襟。发稀浑不胜簪。更客里、吴霜暗侵。富贵功名,本来无意,何况如今。

彩胜宜春字,流霞曼寿觞。涂歌并里咏,地久对天长。

园林摇落夜,静独奈秋何。黄叶下不止,青苔埽更多。回风喧地籁,浓露洗天河。怀楚思无极,长箫按九歌。

绵绵千丈丝,就此一寸的。但愿的成莲,莫教莲蒂意。

樽前谁遣雪儿歌,司马风情晚更多。银蜡影偏人已醉,紫檀声断欲如何。归来尚想桓伊笛,醒后空惭学士波。戏问韦娘今健否,青楼元自不曾过。十月二十八日,予与文量晚酌朱懋暹处,懋暹以教坊弟子王秀侑觞,夜深风冽,琵琶弦屡断,而懋暹以洞箫继之,已而秀舍弦按拍清歌数曲,中有

花香专引蝶,非蝶亦飞来。顾影不知耻,良为贪者哀。

闻说水东寺,旧有丞相家。小舟呼野渡,瘦马入梅花。龛像威容古,岩镌岁月赊。子孙今替落,相顾复咨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