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劝农六首

听我苦言,其福永久。
利尔耡耜,好尔邻偶。
斩艾蓬藋,南东其亩。
父兄搢梴以抶游手。

作品评述

《和陶劝农六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通过以农耕为主题,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和对社会和谐的向往。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听我苦言,其福永久。
倾听我苦口的劝告,这种福祉将会长久延续。

利尔耡耜,好尔邻偶。
用好耕耘的工具,与邻居友好相处。

斩艾蓬藋,南东其亩。
除去田间的杂草,南东的田地肥沃富饶。

父兄搢梴以抶游手。
父兄们挥动着长柄锄来驱赶游手好闲之人。

这首诗词以农耕为主题,展现了苏轼对农民劳动的赞美和对社会和谐的向往。诗中表达了苏轼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敬佩之情,他呼吁人们要重视农耕,并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通过描述农民使用耕耘工具、清除杂草等细节,诗人传达了对农民勤劳努力的赞美。同时,诗中也揭示了社会的现实问题,即存在一些游手好闲之人,甚至需要父兄们来驱赶。这种情景呼唤社会的关注和改变,以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

这首诗词简洁明了,行文流畅,用词朴实自然,寓意深远。通过对农耕生活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农民的敬意和对社会和谐的向往。整首诗意蕴含着对劳动价值的体认和对社会稳定的关切,旨在倡导尊重劳动、关爱农民,并为社会的繁荣与和谐作出贡献。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大省新开方岳重,人间第二紫微垣。丹池凤浴江湖浅,温室花开雨露繁。天柱星辰高北极,海门日月远东藩。相君大业凭谁赋,白发词臣诏立言。

雨未,雨蒙蒙,野田击鼓赛社翁。折条跨马社翁去,醉叟卧倒梨叶红。鳖头主人邀客饮,玉酒新赐蓬莱宫。彭宣不预後堂会,康成一举三百锺。更邀明月出海底,烂醉等是归蒿蓬。

今上龙飞始,先生驿召频。颇闻曾草疏,终不就蒲轮。勘破邯郸梦,抽回洛社身。也令千载下,知世有全人。

露井桃花发,双双燕并飞。美人姿态里,春色上罗衣。自爱频开镜,时羞欲掩扉。不知行路客,遥惹五香归。

子美太白常住世,佳人栩栩梦魂通。泻落天河浇汝舌,移来不周盪汝胸。千家锦机一手织,万古战场两峰直。孰南孰雅唤莫前,虚箫浪管吹寒烟。

契阔千里别,恻怆难具言。殷勤一宵语,愿子未即眠。空堂灯火青,旅褐借僧毡。劳劳一杯酒,不解道路寒。经年相从乐,既别亦茫然。人间事尽尔,聚散亦何叹。但悲多难身,尚获朋友欢。间关百忧中,一笑有万钱。张子年未冠,已雄群少年。巉巉坐我侧,紫眸秀双颧。壮志激衰懦,清谈

平明走马上村桥,花落梅溪雪未消。日短天寒愁送客,楚山无限路迢迢。

影殿临丹壑,香台隐翠霞。巢飞衔象鸟,砌蹋雨空花。宝铎摇初霁,金池映晚沙。莫愁归路远,门外有三车。

郡庭日休暇,湖曲邀胜践。乐职在中和,灵心挹上善。乘流坐清旷,举目眺悠缅。林与西山重,云因北风卷。晶明画不逮,阴影镜无辨。晚秀复芬敷,秋光更遥衍。万族纷可佳,一游岂能展。羁孤忝邦牧,顾己非时选。梁公世不容,长孺心亦褊。永念出笼絷,常思退疲蹇。岁徂风露严,日恐

君莫怪我不读书,君莫笑我不饮酒。更精文史岂足用,渐老欢娱复何有。负郭安得二百亩,举家已聚三十口。且来伴我数月闲,未几区区又西走。

岩桂初飘好问津,软风轻结露华新。诸方不用多招手,自有寻香逐臭人。

一官屡厄黄杨闰。

浑身著箭瘢犹在,万槊千刀总过来。轮剑直冲生马队,抽旗旋踏死人堆。闻休斗战心还痒,见说烟尘眼即开。泪滴先皇阶下土,南衙班里趁朝回。

天山青控戍楼中,画角呜呜咽晚空。沙碛雨颓逢箭镞,战场风急转河蓬。李陵望国台犹在,蔡琰悲笳怨未穷。猎骑遥遥入霜雾,?鹈泉外夕阳红。

麻衣草座思灵彻,一食安闲更无别,倏忽迁流数百年,杳杳谁来继其绝。吾兮亦是疏慵辈,冷淡身心存慷恺。偶续灵峰照夜灯,遽泛铁船下沧海。深嗟知困不知休,奔驰骇浪空淹留。纵得长鳌拟何待,堪白头时好白头。因观坏衲秀禅客,清苦如冰复如蘗。别我携筇步大方,为叶为花恣披拆。

濬发长源,奥惟始祖。五运协图,万灵来彷。

年来吴门笺,色泽胜西蜀。春膏最宜书,叶叶莹栗玉。贤甥更好奇,惠我小画幅。开缄粲殷红,展玩光溢目。巧随砑光花,傅色湿丹绿。桃杏春共妩,兰桂秋始肃。赵昌工折枝,露华清可掬。妙手真似之,臧去不忍触。苟非欧虞辈,谁敢当简牍。又闻乐间君,古篆颇绝俗。併求数纸书,寄我

出涌金门一黯然,初来犹是绍兴前。都人百万今谁在,惟有西湖似昔年。

重帘卷尽楼台日。华灯万点欢声入。老病莫凭阑。一城星斗寒。艳妆翻舞雪。目眩红生缬。不是故无情。羞君双鬓青。

盛时众吹嘘,谪去众毁辱。不为公存亡,幽兰春自绿。欲书名相传,安得南山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