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鏊的《志喜和秉之韵(其二)》
拼音和注音
yǐng dǐ yī zhāo qián hū xiàn , cāng shēng sì hǎi fù jiē ju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四海:1.指全国各地,指天下、全国;也可指世界各地。另有“豪放、豁达”的意思。2.四方。泛指四方之地。
苍生:(书)(名)本指生长草木的地方,后借指老百姓:~涂炭。
一朝:1.一时;一旦。2.满朝。3.忽然有一天。4.一次觐见或朝拜。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原诗
天书夜下罢游田,斗觉薰风入舜弦。
郢邸一朝潜忽现,苍生四海负皆蠲。
大横已协重离兆,厄运行辞百六年。
从此寰区无一事,朝廷尤望任惟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