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隐僧

高僧成独往,古路少人过。
切柏贞心在,看山静意多。
清钟生响答,空翠与云和。
不解相随住,其如白发何。

作品评述

《赠隐僧》是宋代高僧释文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送别隐居的僧人,高僧独自前往远方,
古老的路上很少有人经过。
切身修持的心境坚定不移,
凝视山峦,心中充满宁静。
清晨的钟声回响回答,
寂静的山林与飘渺的云彩和谐共处。
但我无法理解你的离去,
就像白发一样,何苦相随而居。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禅宗僧人的赞赏和思念之情。诗人送别了一位隐居的高僧,赞美了他修行的坚定和精进,以及对自然山水的静心领悟。诗中的隐僧以清晨钟声和山青云翠作为回应,展示了他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然而,诗人对僧人的离去感到不解和惋惜,认为自己无法与其同住,就像白发不能与黑发相伴一样。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隐僧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僧人高尚境界和修行精神的赞赏。诗人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僧人独行古路、心境坚定的形象。他通过切柏贞心、看山静意的描述,传达了僧人内心深处的宁静和对自然的领悟。清晨的钟声和山青云翠与隐僧形成了和谐的对应,凸显了他与自然的紧密联系。然而,诗人对隐僧的离去表示不解,以白发与黑发相伴的比喻,表达了他与僧人无法共同生活的遗憾之情。

整首诗词以简约而含蓄的笔触,表达了对僧人高尚境界和修行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离别的惋惜之情。通过对自然和人的描绘,将内心的感慨与外在景物相融合,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儒释合一的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释文珦(一二一○~?)(生年据本集卷一○《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余。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文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及《诗渊》中所引录。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诗词推荐

敬亭一回首,目尽天南端。仙者五六人,常闻此游盘。溪流琴高水,石耸麻姑坛。白龙降陵阳,黄鹤呼子安。羽化骑日月,云行翼鸳鸾。下视宇宙间,四溟皆波澜。汰绝目下事,从之复何难?百岁落半途,前期浩漫漫。强食不成味,清晨起长叹。愿随子明去,炼火烧金丹。

短发萧萧老侍祠,夜坛三上华封辞。皇储天启重轮日,帝座春环万寿卮。材具不供当世用,林居亦望太平时。羽衣舞手香如雾,报答空餐但祝厘。

乍凉淅淅风生幕。人独在、朱栏翠阁。吹箫信杳炉香薄。眉上新愁又觉。从前事、拟将拚却。梦不断、花梢柳萼。一杯睡起谁同酌。斜日阴阴转角。

酆宫夜梦朱轮蹄,晓占熊虎嬉磻溪。鱼竿没浪豹韬出,金印斗大封全齐。百年梁柱出公族,外间国子中高徯。敬仲子孙尽鸾鹄,太岳廪廪卑凡黎。共惟太尉安国侯,庞眉绣黼游金闺。栽兰种玉一千顷,芳润衮衮生春畦。青齐百郡涴羶酪,无地可驷金狻猊。敖曹兄弟年正少,仰见赤日东方隮。

织草无人爱绿葵,一生私意竟谁知。须防白日倾心处,自是中园卫足时。

春色相将老,幽禽百样吟。一犁新雨骤,满地落花深。麦秀风翻浪,身青水透针。年登应可卜,稍稍慰侬心。

江边栏槛竹中斋,缘我频能扫又开。茅屋苍苔唤归去,来禽青李待书来。

太极干元父,清都大帝宫。宴酣忘御骏,仙去任遗弓。音遏思尧颡,旻号泣舜瞳。孤臣台阁旧,泪血洒春风。

燕目未归马未角,卞子抱玉无两脚。孤城食尽兵未却,度笮中怀挂一索。我辈於此酒宜酌,百岁千秋奈何乐。

曩既负幽讨,今敢萌遐心。扶桑下阳驭,砮磬浮空林。琼台渺詄荡,蕊佩栖高深。屡见仙骥舞,遥聆玄女吟。如遂睹开辟,那复忧崎嵚。抱关职贵重,启闭非所任。灵飚制虬户,同此琅琅音。愿并翠绡水,写之朱丝琴。

将军桥畔女仙家,年与钟馗宴与花。欲度世人无妙诀,睡长留日信檐牙。

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闻说澹岩天下稀,乘闲得得叩岩扉。中虚上透真奇观,□□□□□悟机。

山水路悠悠,逢滩即殢留。西江风未便,何日到荆州。

待船三五立江干,眼欲穿时夜渐阑。若使长年期不至,江流便作汨罗看。

烟翠饱青实,雨红黏绿苔。杨花随梦去,莺语唤愁来。吟事春三月,风光酒一杯。芳心久消歇,已作蕙炉灰。

安得舍罗网,拂衣辞世喧。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

多情王粲怕登楼,谁遣人间汗漫游。莼菜梦回千里月,苹花老却一江秋。人如沙燕年年别,骚到湘累字字愁。正尔相观衣带水,角声孤起暮云稠。

垂堂一跌血面,闭合三旬裹疮。有佛至维摩室,无人拜德公床。

瀼界东西境,人分远近村。关头千古路,夹口百川门。风定江知性,云开日返魂。客愁秋更剧,一望一神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